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數學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教育的要求。為了能夠在初中數學更好地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感、情感態度,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本文將探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滲透情感教育,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滲透;情感教育;策略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應當:“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彪S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初中數學教學滲透情感教育已經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重視。但是無論是從厭學情況還是教學中追求高智商,都表露出了情感教育的缺失。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漠視、扭曲和阻礙學生情感的發展,師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只一味地求追教學目標的完成,導致教育在畸形地發展。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師面臨的難題。那么面對情感教育,初中數學教師應當何去何從呢?
一、 知識轉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材中的數學科學知識也可以充滿情感色彩,前提是教師要懂得把數學知識轉換成帶有情感色彩的教育素材。初中數學的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更多的是一種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通過和諧統一、相互理解的師生關系,把此情感轉化為學習動力,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所以教師要鉆研教材,在理解知識內容之上巧妙地設計教學,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到新鮮有趣,從而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軸對稱》時,把枯燥的軸對稱知識轉化為實物的探索。如“做剪紙”、“觀察蝴蝶標本”、“折風車”等。利用這些活動來引入軸對稱的相關概念。這樣,把純粹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實物觀察、探索,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既學習到了數學知識,又提高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明白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認識數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生活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二、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
初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如果教師單純地講解知識,學生很難真正理解。也不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富有濃郁情感色彩的情景,那么就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一些生活圖畫、游戲、生活場景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情景中感受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享受學習帶來的無窮樂趣。例如在教學《概率初步》時,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玻璃杯從1米高處落到水泥地面上會破碎”這件事一定會發生嗎?然后通過擲骰子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思考與探索。激發學生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的熱情。通過擲骰子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確定事件、不確定事件。進而引入概率的相關概念。學生通過情景學習到概率的知識,并意識到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有趣的情景中把純粹的數學課變成了游戲課,變枯燥教學為趣味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情景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收獲喜悅。
三、 實踐探索,強化學生的情感教育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感知數學,了解數學知識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數學的教學結合如社會調查、戶外實踐操作、角色扮演體驗等實踐活動,能夠使數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作用。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如果教師只是進行知識的講解,那么學生對于勾股定理的理解就不會很透徹。而如果教師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那么學生就會感到有趣、快樂。如讓學生觀察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測量斜邊的長度。然后驗證直角三角形的關系。用實物給學生感知,讓學生探索、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讓學生在探索中理解勾股定理。明白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數學知識,學會運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的教學不單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更要注重學生情感的教育。教師滲透情感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機與欲望。把數學教學變得有趣,學生易于接受。有助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當中,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樂學、好學,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南新煥.初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3(6):114.
[2] 孟頌鋒.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3).
[3] 許元星.初中數學合作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策略探討[J].都市家教月刊,2014(7):62.
[4] 郭憲龍.初中數學合作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策略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
作者簡介:劉鵬龍,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裴家營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