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注意從教學的有效性出發去反思我們的教學行為。強調所有的教學行為都要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出發,討論如何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行為來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促成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力提倡情境化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倡;運用;方式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很難給出統一標準的工作。這是因為作為教育教學組織工作的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更因為作為教育教學對象的學生也是有思想的。所以說,我們很難用某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法來參照,或是用某一套評價標準來衡量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所以說,教育界才會流行著一種“教學無定法,只要得法”的說辭,這也算是對教育教學評價尺度無法一致的自嘲吧。特別是在今天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情勢下,各種各樣的先進教學模式不斷地刷新著我們對教育教學的新觀。因此,有的老師這樣感嘆道:“新課程改革越加深入,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越來越不會評課了。”說到底,就是觀念越新,教法越是多樣化,就越是難于去評價一堂課。
確實的,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存在許多讓我們耳目一新的新式教法。這些教學方法在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上有著大膽的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在這方面,真的會讓我們的教師有一種很難借鑒學習的感覺。那么,是不是說我們就沒有辦法對課堂教學進行大致的規范與要求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為不管教學樣式多么的花樣百出,我們還是要注意從教學的有效性出發去反思我們的教學行為,要強調所有的教學行為都要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接下來,本文就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出發,去討論一下如何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行為來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促成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大力提倡情境化教學模式
在小學階段,情境教學法是深受各科教師喜愛的教學方式之一。這是因為小學生天性比較活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夠長久以及他們對于抽象事物的理解比較遲鈍的原因。而情境教學法則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起來,甚至于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東西形象化,起到很好提升學習效率的作用。特別是對小學數學學科來說,如果我們數學教師能夠對于教學的內容進行巧妙設計,針對教學的內容作適當改編,加入生活因素、突出時代特征、結合本地特色的話,那么小學生將很容易提起學習興趣來,很快地進入情境化的教學模式中來。
以教學六年級《比和比例》章節的知識為例。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會混淆比、比例、比值等概念。正因為如此,學生自然在運用知識進行解題的過程中會感到混亂,有無從下手的感覺。所以,數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得他們在相宜的教學情境中直觀、形象地區分幾個概念,形成正確的認識,為接下來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打下良好基礎。比如說我們可以準備一個燒杯、一桶水、一袋鹽和一副天平,然后通過演示的方式創設實驗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去測量一下水中加入鹽前后的質量,以此來使他們明白什么是比值,什么是比,什么又是比例。通過這樣的演示,這幾個抽象的概念自然就變得直觀、形象了。學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幾個概念的區別。
二、 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現代化教學理所當然地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極佳教學輔助手段。要知道,通過巧妙設置教學情境,組織引導小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固然能夠取得極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樣的教學方式畢竟比較浪費時間,我們不可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多地使用,而是只能在處理些學習的重難點的時候運用。再加上確實也有些教學的重難點是很難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所以說,在這個時候,現代化教學手段就能夠很好地化解這個矛盾了。
以教學《平移》這個章節知識為例。因為這個知識點本身就比較抽象,而且是比較難于進行多種的演示操練。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我們可以制作一系列的圖形平移的flash動畫,在屏幕上進行隨心所欲的移動。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近階段電視熱播的卡通形象入手,組織學生觀看他們所喜歡的卡通形象的運動路線。這樣的話,學生對學習很感興趣,自然也就注意觀察,加上數學教師適時的引導、歸納,他們當然就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必需的教學任務了。
三、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所極力倡導的學習方式。新的教育形勢之所以要倡導這種教學方式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是真正地體現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組織引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自己去決定學習的方向與深度。就是因為這種學習方式是開放性的,是學生自己所真正喜歡的,他們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地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他們也才能在這種逐漸常態化的學習方式中去培養合作精神與探究精神,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成果,總結出真正適合自己的終身學習方法來。當然了,在組織引導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的時候,還需要的是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前精心組織與設計,而不是說數學教師就可以不管不顧,當個“甩手掌柜”而不去履行自己課堂教學“主導”的角色。
參考文獻:
[1] 劉珍.信息化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M].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1.
[2] 張麗賢.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J].吉林教育,2015.
[3] 馬志堅.論小學數學的有效性和如何上好小學數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
作者簡介:姚秀華,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