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時代科技的發展,各種新鮮好玩的多媒體應用軟件層出不窮,孩子們已經不再滿足以前的視聽學習,而音樂學習活動即是一種欣賞感知活動又是一種多渠道參與學習的體驗活動。因此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我們音樂學習活動中已經成為了一種音樂教學方式的客觀趨勢。通過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應用策略來更好地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主動性、創造性,幫助幼兒感受、理解、表達音樂的特性,強化、體驗并享受音樂藝術的美。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音樂活動;應用策略
《指南》指出藝術領域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與創造能力和培養幼兒對審美對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審美感受能力。隨著近年來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幼兒音樂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與改革,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我們音樂學習活動中已然成為了一種音樂教學方式的客觀趨勢。在音樂活動中我們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制定目標,完成音樂教學任務,需要用符合兒童的學習方式來進行音樂活動。利用多媒體應用軟件可以更有效地設計游戲化、現代化的教學過程,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激發幼兒對音樂傾聽、感受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也讓我們教師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認識幼兒音樂教學活動,將多媒體靈活機動的教學技術整合到游戲化教學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的促進幼兒音樂活動的順利開展,優化活動方式,讓幼兒園音樂活動有更多的可能性。結合以往的多媒體教學經驗我將音樂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效的教學經驗整理歸納,可供大家參考。
一、 合理利用歌曲動畫助力音樂教學活動
現在是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孩子們早已不再滿足單方面的感官視聽,他們從小便接觸到手機、iPad、學習機等各類結圖、文、音、像又操作便捷的多媒體軟件。若幼兒園的音樂活動還未注入這些新時代的潮流文化,可能會略顯蒼白,幼兒容易失去對音樂活動的興趣。特別是小班的幼兒,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使之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如果活動對他們沒有吸引力那么他們就沒有興趣參與其中。如:小班的音樂活動《親親》,這是第一個主題中的課程,由于歌曲有兩段而歌詞又比較繞口,對于剛剛入學的小班新生來說是非常有難度的,很多幼兒學不會或者是學到一半失去了信心注意力轉移。那么如果我們將這首歌曲制作成可愛、童趣的動畫歌曲,有了具體的形、聲、像,那么幼兒們就能聽著歌曲看著圖像邊唱邊學。一方面動畫的效果有助于提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更能讓幼兒投入其中;另一方面歌曲中比較難記憶的歌詞如“我的小臉像蘋果”“老師的笑臉像花朵”等都可以用具體形象的圖片來呈現,幫助幼兒去感知、理解、記憶歌曲,幼兒在視聽感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去熟悉旋律哼唱歌曲,教師再加以適當的教學策略,讓幼兒自主地、主動去學習。
再如:音樂《灑水車》節奏感強,歌詞簡單易懂,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邊唱邊表演。因此在活動開始我制作了一段音樂動畫,讓幼兒結合視聽來感知理解樂曲。在休止符的地方我用了兩個“噓”的圖像來表示,并請幼兒說說其含義,做一做“噓”的動作,結合圖譜讓幼兒用多種感官來體驗休止符的特點。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演一演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體驗歌曲想要表達的情感。
二、 靈活巧用圖譜活化音樂節奏游戲
我們都知道在音樂活動中通常先引發孩子去欣賞感知音樂,然后再激發幼兒去表現和創造,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完成幼兒對音樂的一種情感體驗和表達創新,這一般都是音樂活動的重難點,而若要幼兒在活動中很好去表現音樂創編動作節奏的把握是基礎。老師們經常會用圖譜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幼兒練習、把握節奏,而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更靈活的展現圖譜,將傳統的圖譜教學模式轉變為音樂小游戲,讓幼兒在玩中把握節奏感受樂曲,把自主權還給幼兒。如:在大班的音樂活動《天生一對》中,選擇的是樂曲《可愛頌》選段,目標定位在1. 熟悉音樂,借助圖譜感受音樂溫情、友好的情感并嘗試創編表現;2. 能根據音樂有節奏的律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由于《可愛頌》的樂曲結構分段不是特別明顯,需要大班的孩子在一節活動內去感知和理解是非常有難度的,因此我采用了圖譜游戲的方法試著讓幼兒去感知摸索。活動中我結合圖譜創設了一個新年舞會的場景,先將圖譜利用白板軟件功能全部都隱藏起來,然后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請幼兒根據音樂的不同性質猜猜在舞會中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孩子們都覺得非常有趣,猜想著舞會中王子和公主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他們一起感受樂曲、探索樂曲,當孩子們說出相關的場景時我將圖譜顯示,靈活而又機動,并請幼兒邀請他們的王子(公主)跟著音樂一起來玩游戲,將場景再現。孩子們在此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節奏,還感受到了音樂帶給自己的成功體驗。當整幅圖譜完整呈現時孩子們特有成就感,因為是他們自己在游戲中、在聽音中摸索出來的,在這樣的活動體驗后,當然,他們很樂意去表達和表現自我。
三、 發揮多媒體優勢創設音樂情景
幼兒的情緒具有情境性的特點,常常被外界所支配,某種情緒往往隨著某種情境的出現而產生,又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消失。愉快的情緒往往使幼兒愿意學習,不愉快則導致各種消極行為。因此在中班活動《邋遢的牛牛》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與“牛牛”交朋友的情景,首先出示邋遢的牛牛的形象,請幼兒說說為什么不愿意跟牛牛做朋友原因,并請孩子一起想想辦法,自然地引出了“小毛巾”,并通過請出小毛巾幫牛牛擦洗的動畫情境讓幼兒初步感知小毛巾的本領。隨后我又通過“沒擦干凈”“牛牛脖子臟了”等情景請幼兒與小毛巾一起跟著音樂幫助牛牛擦洗,在此過程中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學唱歌曲,培養幼兒的愉悅情緒,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音樂是幼兒的表達形式,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方式,在我認為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體資源能很好地幫助我們將音樂寄于游戲當中、將游戲融于音樂當中,將其二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音樂活動的形式更靈活、更自由,同時也給了我們教師更多的音樂教學方法和策略,讓音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作者簡介:姚倩,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鎮朝陽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