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康
摘 要: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中越來越強調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端正學生“做人”的態度就是其中的重要要求。而思想政治課程主要從學生的思想角度方面給予指導,并且從情感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端正態度。結合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情況而分析情感目標構建和實踐情況,期待對其他政治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課;情感教學目標;建構;實踐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既是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認知過
程,又是開啟學生心靈的情感過程,情在從知到行的轉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多年來的應試教育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沒有獲得更多的情感價值指導。例如在生活態度以及“做人”態度等方面表現出不理想的一面,出現德行分離的情況。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需要根據學科特征而融入情感教育。在本文中主要結合初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分析思想政治課程中構建情感教學目標的方式以及實踐情況,期待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需要逐漸凸顯出來,而教師則在課堂中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勇于表達自己,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而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1],這也可以較好地豐富學生自身的情感經歷。
例如在講授初一思想政治課程中的第四課《友誼和成長同行》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如何和同學、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誼,因為初一學生剛剛與小學的同學、朋友分別,而在初一新的學習環境中還尚未和新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所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這其中學生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展示,而且學生還可以在課堂中自主地表達,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學生的情感經歷而切入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然后可以指導學生如何在新環境中逐漸和新同學建立健康的情感。這不僅可以較快幫助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而且又促使學生參與思想政治學習的活動中,對情感目標的構建有重要幫助。
二、課堂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和學習,這對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中建立情感目標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就需要師生之間積極建立和諧與民主的師生關系,這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目標得以建立的重要方式。
第一,教師在課堂中需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愛學生和嚴格要求中提升他們掌握知識的能力,同時贏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尊重[2]。
第二,教師可以結合思想政治內容而積極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引發學生的思想碰撞,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在不同的思想情感中實現多角度理解問題的目標,促進學生在思想政治的課堂中真實參與情感目標的構建以及體驗。例如教師講授思想政治第六課中的內容《師生之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教師的認識,一方面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對教師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夠分享學生自己和教師之間所建立的情感。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師不僅是解答難題的指導者,而且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其他方面的指導,在思想政治課堂中,教師積極構建良好的關系,可以促使學生更加自覺地在課堂中和教師交流,學生和教師可以逐漸建立和諧的關系。
三、教師重視情感價值引導
思想政治課程主要從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角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實踐教育過程中就需要不斷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價值,幫助學生在掌握思想政治知識的同時也獲得情感體驗[3],從而促進學生提升自己的情感價值能力。
例如在教師講授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發現自己》第一節內容“認識自己”,學生對自己的認識可以從外在的變化情況獲得,例如自己的身高、體重等變化情況。此時教師可以根據此內容而建立情感目標,例如指導學生從內在角度認識自己以及他人,通過生活、學習中的小事情而反映出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如不驕傲、不自卑,能夠正確接受他人的評價等,此外,學生還可以在加強自我管理以及控制方面認識自己,而他人的評價則相當于一面鏡子,學生可以從他人的評價中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這對糾正自己的錯誤、彌補不足等就有重要作用。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認識自己,并且還學會如何管理自己。這對學生學習尊重他人以及樹立良好的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調整教學方式,其中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融入情感教育,同時處理好學生掌握知識以及情感價值的關系,幫助此階段的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情感價值,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情感教育,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杜維華.新課程下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方法探析[J].關愛明天,2015,321(7):175.
[2]趙忠山.淺談新課程下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方法探析[J].讀書文摘,2016,12(32):31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