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

摘 要:近些年,離子反應與離子共存一直都是高考必考的知識點,也是高中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并且離子反應與離子共存在高中化學中占有一定比重。就此,本文基于高中化學離子反應和離子共存問題展開探討,并就離子反應這一章節在高中化學教學工作中需注意的重點進行歸納、總結,以供化學教師參考。
關鍵詞:離子反應;離子共存;教學
一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在離子反應過程中必須滿足以下三點,第一生成難電離的物質,第二生成難溶物質,第三生成揮發性物質,比如反應物經過化學反應后有如下物質產生BaSo4、AgCl、CaCo3、CH3COOH、H2O、NH3·H2O、HClO、CO2、H2S等。
在化學反應中要想有離子反應過程必須滿足以上三點,這是因為在生成上述三種物質時,溶液中某幾種自由離子濃度減少,若不能使溶液中的某幾種自由離子減少,則離子反應不能發生。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過程中一般遵循寫、拆、刪、查四條規律,并且離子反應的書寫要有現實依據,不憑主觀意識隨意創造。而且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符號要標準化,并且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要考慮化學反應類型,考慮方程式兩邊是否守恒。比如,FeCl3溶液的形成Fe3++CL—=FeCl3,造成這一錯誤的原因是沒有考慮方程式兩邊電荷數量是否相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CL—=FeCl3。離子方程式書寫時要分清化學分子式如:在NaOH溶液中加入HI:OH—+HI=H2O+I—,造成這一錯誤的原因是把HI當成弱酸。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OH—+H+=H2O。書寫時還要考慮化學反應的環境比如:在次氯酸鈉中加入濃HC1:ClO—H+=HClO↑,造成這一錯誤的原因是沒有考慮強酸制的強堿。在書寫離子方程時還容易犯的錯誤是沒有考慮物質陰離子與陽離子的配比: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OH—+SO42-+H+=BaSO4↓+H2O,造成這一錯誤的原因時沒有考慮物質中陰離子與陽離子的配比,正確書寫如下:Ba2++2OH—+SO42-+2H+=BaSO4↓+2H2O。在離子方程式書寫過程中符號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錯誤比如:Al3++3H2O=Al(OH)3↓+3H+,這是因為沒有考慮鹽的水解一般不可逆,Al(OH)3量少,所以不能用↓符號。
二離子共存
1、離子共存的定義
離子反應是溶液中某幾種離子減少的過程,而離子共存就是溶液中離子不發生反應,離子不會減少。
2、離子共存的條件
離子共存的實質是離子間不發生反應,若離子在溶液中能發生反應,那它就不符合離子共存的條件,判斷離子是否共存就是判斷溶液中離子是否發生反應,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不僅要觀察是否有沉淀、氣體、水、難電離等物質的產生,還要測試是否發生酸堿性變化,顏色是否發生變化,是否進行了氧化還原反應等。
3、離子不共存問題
溶液中離子不共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1、判斷溶液中不溶物或微溶物質的陰離子與陽離子是否可以共存,比如Ag+與Cl—、Br—、I—、Fe3+、和OH—,Ba2+OH—和SO42-、CO32—.2、判斷離子間是否生產了氣體,比如H+和CO32—、HCO3—、SO32-等不穩定的酸生成的離子不能共存,一般離子間生成氣體則離子不能共存。3、判斷離子間是否生成弱電解物質。4、判斷離子間有沒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5、判斷離子間有沒有發生雙水解。6、離子發生絡合反應時離子也不能共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里離子反應與離子共存一直都是比較難以掌握的知識點之一,離子反應必須滿足生成物中含有難電離的物質、難溶物質、揮發性物質,離子反應可根據是否發生氧化分為兩大類,非氧化還原性離子反應是溶液中某幾種離子濃度減少,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一般遵循寫、拆、刪、查四條規律,并且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要考慮化學反應類型,考慮方程式兩邊是否守恒。離子共存就是溶液中離子不發生反應。判斷離子是否共存可從判斷溶液中不溶物或微溶物質陰離子與陽離子是否可以共存,判斷離子間是否生產了氣體,判斷離子間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判斷離子間是否會發生絡合反應,判斷離子間是否發生雙水解等幾方面入手。
參考文獻:
[1]陳博殷,麥達勤.基于微粒觀建構的高中化學“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教學述評[J].化學教學,2019(04):13-17.
[2]趙傳魁.實施觀念建構的化學教學方法——以高中化學“離子反應”課程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