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摘要: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體能測試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和運動能力‘現如今,大學生體能測試的成績己經被嚴格的列入到學生檔案中。然而,缺乏鍛煉意識、學生體質下降等問題在當今的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由此引發的學生身體健康問題也受到了極大地關注。加強體能測試對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成為目前體育教師的必修之課.基于此,本論文將從高校體能測試檢測現狀、在體育教學中體能測試的作用、體能測試不斷推進以提升學生體質和提升體能測試成績若干措施等多個層面來進行初步探討,以期為體能測試在體育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貢獻理論基礎。
關鍵詞:體能測試;體育教學;積極作用
各級院校在針對學生體育素質培養的過程中多采用體能測試的方式,現有的實踐經驗也證明了體能測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與自我鍛煉能力.在檔案管理中,體能測試成績也被列為重要評價指標,這直接導致學生體能成績達標狀況與其畢業證書獲得與否形成聯系。而目前,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著學生缺乏運動意識、鍛煉意識差和體質弱等問題,這使得高校學子身體健康問題受到整個社會極大關注。基于此,高校應努力加強體能測試在現代體育教學中作用,使其積極性可以得到真正發揮而非流于形式。
1 高校體能測試檢測現狀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能測試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是學校檢驗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指標,也成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高校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每一個學期都會進行體能測試,但不可否認體測的功能并沒有真正發揮.學校針對體能測試對體育教學的宣傳不足也導致了學生并沒有真正了解到體測的意義。僅僅停留于表面的課堂講解也并沒有真正激起學生對體能測試的熱情與關注[1]。由此可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能測試的低宣傳度也造成了學生對體測的認識不足。
1.1高校層面現狀
1.1.1管理層面。從高校體能測試的管理現狀來看,繁瑣的管理系統使體能測試的有效管理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繁瑣的管理系統可以從管理者與管理過程兩個方面來分析。大多數的管理者出于對體能測試的實質性掌握力度不大、管理程序不清晰的情況,表現出一種盲目應付態度.在具體測試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多部門之間松散且缺乏溝通而導致工作進程中斷。可以看出,管理部門的缺失極大地影響了測試工作的正常進行。借此,在改善高校體能測試管理層面的工作上應該加強力度,改變這種缺乏目的性運作。
1.1.2硬件設施層面。測試儀器的優劣狀況也直接影響著體能測試的進展過程.。很多高校雖然在對待體能測試的態度上發生了較大改變,但是在實踐運行中仍然存在著測試儀器過舊或者儀器不足的問題。不合格的測試儀器一方面會導致測試結果不真實,而另一方面則是會延誤學生進行體能測試的進程[2]。
1.2字生層曲現狀
1.2.1學生態度上的不重視。從高校以往的經驗中可以發現,在體能測試的檢驗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的不合作現象,比如長跑項目中出現嘔吐、暈厥等問題,體能測試的不達標。針對這種種問題,學生自身富有極大責任,如對體能測試的不重視、對體育鍛煉的不關注以及日常生活中少運動的生活模式。針對這一局面,校方應作出相應的改善措施。首先,在學生少鍛煉問題上,校方應該盡最大能力為學生創造合理的運動機會,引導其主動參與鍛煉。再者,針對學生的惰性與缺少鍛煉伙伴上,教師可以通過學員匹配的模式來合作運行。最后,相應的完善一些體育政策在提高學生對體能測試重要性態度上也具有較大作用。
1.2.2學生學業安排上的沖突。學生在高校中進行專業學習中面臨著較大的學業壓力,不僅要完成課堂上的作業同時也要參與社會實踐,這就使得學生在體能測試上的精力與時間都遠遠不足。因此,就會出現學校對在校生統一進行體能測試的安排存在較大難度。同時,在體測時間的選擇上,學校往往集中在前半學期,這也就使得測試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3]。而簡單的過于重視測試結果的達標率也會導致學生在體能測試訓練中忽視自身的健康狀況。
2在體育教學中體能測試的作用
2.1自我鍛煉能力的提升
對于自我鍛煉的界定主要借鑒于現有的文獻研究,它具體是指通過體育鍛煉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豐富學生體育知識、培養學生體育興趣與改善學生體育鍛煉的觀念。大學生通過定時的體能測試,可以提高自身的自我鍛煉能力。
2.2運動能力的發展
體能測試的范圍極為廣泛,涵蓋長跑、跳遠以及各項身體素質。通過不斷的體能測試檢驗無疑可以改善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身體素養等。
2.3身體素養與健康的自我評估
體能測試的根本目標在于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通過嚴格的測試標準學生可以發現自身的體質與健康情況,進而改善生活模式[4]。因此,高校應該不斷發揮體能測試的積極作用,從而造福學生群體。
3體能測試不斷推進以提升學生體質
近幾年,高校中普遍存在著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低下、身體素質較差的弊端.體能測試的出現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個考驗,同時也給校方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從體能測試的初衷來看,無疑是對學生的一種愛護,但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測試項目與指標的不完善。為了體現學生的體質素養,校方在設置測試項目與目標時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意見與鍛煉喜好。現如今,在推進體能測試的進程中,校方應該以學生為主位,使學生在觀念中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真正體驗到鍛煉本身的愉悅感。
同時,針對學生而言,鍛煉的環境氛圍也是及其重要的,只有鼓勵學生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將鍛煉與生活相融合才能真正達到改善身體素養與健康狀況的目標。回顧現實,我們可以發現體能測試的結果往往帶來本末倒置的危險,使測試流于形式。這就再一次告誡校方在實施體能測試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而積極鼓勵學生走出寢室參與運動。
4提升體能測試成績若干措施
4.1加強鍛煉,改善身體素養
4.1.1依據測試項目本身的能量代謝特點進行具體安排。在高校內的體能測試項目基本屬于中長跑,而這其中的男子3000米與女子1500基本上都是歸類為有氧代謝運動[5]。具體來看表現為,在運動過程中容易供氧不足從而出現抬不起腳、上肢無法擺動以及呼吸過快的現象,這被稱之為“極點”。極點出現的早晚,基本上與運動者本身的運動狀況以及身體素質直接相關。當體能測試過程中出現這種情況時,學生與老師不必過于慌張。而應該安撫運動者慢慢調整呼吸,直至“第二次呼吸”的正常到來。
4.1.2巧用測試項目的基本訓練方法。有氧代謝訓練有著自己的特點與優勢,這一類訓練模式往往表現為長時間的訓練與較大的物質消耗。而同時它也表現為較少的疲憊感與肢體不適,因為在運動過程中運動者可以有效防止乳酸的過多產生與堆積。因此,針對這一優勢人們可以利用乳酸閥訓練來完善自身鍛煉.從而使乳酸減少堆積,降低疲乏感。但是當機體運動強度過大超過了乳酸閥那邊會出現酵解能供能,而此刻乳酸便會開始在體內堆積從而使人體產生疲憊感。
4.2心理素養訓練
4.2.1心理狀態的培養。針對學生的心理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而同時心理訓練的目標在于消除運動者心理障礙、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與控制心理強度。在高校中進行的心理訓練主要是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行為與語言上的正向引導。比如說在進行體能測試前一周,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中出現的焦慮、不安與緊張的情緒進行安撫,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力。
4.2.2心理素養的實訓教程。
肢體放松訓練。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在面對體能訓練中出現的緊張與焦慮感可以通過自我肢體控制來排解[6]。其中深呼吸被廣泛運用,深呼吸過程中先從小部位的放松再慢慢轉移到全身心的一個放松狀態.此刻需要運動者注意心情的放松,擺脫外在的一切干擾,由內至外去感受肢體的輕松感,而達到身心放松。
注意力集中訓練。在運動過程中若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容易造成受傷,在針對注意力集中的訓練中應該主要引導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將自己的注意力凝聚于肌肉放松與呼吸調節上。這種訓練模式可以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關節、肌肉與呼吸上去,進而全心全意的完成當下的一個訓練項目.注意力的集中訓練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實現學生的情感控制,從而使其在測試過程中始終保持堅持到底的信念。
善于利用語言暗示的訓練。語言上的積極暗示往往可以帶來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或者同學之間的語言暗示可以給運動者帶來堅持的毅力與信心。從以往的實踐中證明老師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都會對即將進行體能測試的學生帶來極大的影響,會使大部分學生更加自信的完成測試項目。因此,教師不僅應該培養自己對學生進行語言暗示的習慣也可以教導學生自己養成自我暗示的習慣。
4.3合理搭配飲食,補充機體營養
在進行體能測試時機體無疑會消耗各種物質,首先就是糖分的損耗。對于糖類物質的補充,學生可以采取在測試之前增加食物中的含糖物質,也可以采取在測試當天食用巧克力。同時,機體運動過程中對能量的消耗也是大的,這時候學生就應該增加食用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C與維生素B。而且長跑項目會使運動員酸堿平衡被打破,因此學生在進行體能測試時也應該適當的飲用堿性飲料。
5小結
隨著近年的發展,體能測試在現代體育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它不僅僅可以使每一位學子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同時也為體育鍛煉的評價指標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在高校師生不斷探索下,體能測試一定能夠更好的順應社會、學校與學生的需求,并逐漸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體育教學提升之路。
參考文獻:
[1]潘明宇.論現代信息技術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3,4(36):102-103.
[2]黃曉紅.唐迅.體育游戲在現代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J].宜賓學院學報,2008,8(6):98-100.
[3]宋忠義.多媒體技術在現代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0,5(24):145-145.
[4]肖英.淺談德育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現代企業教育,2009,5(6):61-61.
[5]周秀云.淺探中國傳統養生思想的價值及其在現代體育教學的作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1):109-110.
[6]喻和文,李明.職業體能下應用技術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江西科技學院學報,2015,8(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