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琦潔
摘要:本文根據會計電算化的定義,概括了國際上電算化的發展,分析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歷程,進一步闡述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結合現實應用發現其中存在阻礙了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因素和存在問題。因此提出一些針對性解決對策,并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展望未來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電算化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發展趨勢
經濟發展得越快,會計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個高速發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會計作為國際商務語言,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網絡的已成為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滲透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計算機信息網絡也逐漸進入了會計行業,會計由原始的結繩記事到算盤算賬到現今的會計電算化,可謂“大轉型”。
一、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1、手工方式。是指人類利用算盤、計算器等工具進行數據的統計與整合,進行數據的分析,最后填制報憑證,報告,編制報表等工作。在會計發展歷程中,手工方式一直處于主要地位,直到現在仍被廣泛利用,其缺點是財會人員需耗費大量精力在日常重復無味的繁瑣抄寫與計算上速度慢、效率低、還出錯率高,這不僅影響了會計工作質量,而且不適合現代管理與未來經濟快速發展。
2、機械化方式。機械化方式是指用機械替代人工處理會計數據,利用穿孔驗機、卡片分類機、機械式計算機及制表機等機械設備,組成一個機械化的處理體系,完成大部分會計核算工作。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機械化數據處理技術日趨成熟,機械操作代替以往的手工操作,遺憾是這種機械化的處理方式,后來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3、電算化方式。電算化方式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數據處理,利用電子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會計法律法規等一系列要素組成了一個人機系統。它以計算機代替傳統手工操作,大幅度提高會計信息處理的質量和速度,實現會計工作方法的變革和人手工操作的解放,具有源遠流長的影響。
二、我國會計電算化產生背景及發展歷程
1、產生背景。知識經濟需要重視和發展會計電算化。在現如今知識要求高,經濟發展快速的情況下,同樣也要求會計信息高速的傳遞。社會進步需要會計電算化。從茹毛飲血的遠古社會到如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社會的進步必然帶動著會計行業的發展。傳統的會計核算已遠不能跟上現階段社會的快速進步,這要求會計工作必須貫徹推行會計電算化。管理的要求需要會計電算化。在管理信息系統中,會計信息至關重要,如不開展和加強會計電算化工作,管理者所需大量的會計信息就需要人的手工操作,這不但降低會計經濟效益還提高了成本。
2、發展歷程。會計核算電算化:是電算化的起步,人手來計算,而是用電腦來總計。會計管理電算化:是在會計核算電算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從會計核算電算化發展而來的,是一種在核算基礎上進行管理的工作。會計決策支持系統:是一種幫助管理人員進行決策的系統,它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工具,為決策者提供所需的各類信息和數學公式,已達到幫助決策者選擇最適合的方案來降低或避免決策失誤,規避各類可能出現的風險。網絡財務:是運用網絡計算技術,以實現企業電子化工作的開展,為企業帶來預期的收益,是一種網絡化的會計行為。
三、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在近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會計電算化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大幅的提高。很多管理軟件得到廣泛的應用,會計軟件的開發也已逐漸走向專業化的道路。
2、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部分財會專業人員計雖然業務經驗豐富,但計算機知識卻很缺乏。雖可以基本利用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工作,但對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夠熟練,從而導致辛苦半天的工作因無法靈活運用電腦導致數據丟失和錯誤甚至影響整個系統。原始的模式已無法適應現在工作模式和環境。傳統的按部就班的套用過去的分工模式使得各崗位之間不能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相互控制,容易出現權力的濫用和推卸責任,這種過時的傳統的分工模式已被現在的時代所淘汰。會計工作伴隨著科技已經發展成了會計電算化,而會計制度還在原地踏步,沒有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社會在不停發展,而制度卻止步不前,所以制度也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緊跟時代腳步,促成會計電算化發展。數據沒有進行相應的保護和備份。沒有按時備份保存,一旦機器出現故障,部分數據丟失或備份的數據盤沒有定期檢查,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會給單位和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會計電算化后檔案的不重視及不能正確的管理和保存。會計檔案是會計工作的依據和存根,現在很多單位沒有建立會計檔案室的想法,認為存放在電腦里就是安全的,這也是一條導致會計電算化檔案丟失的“導火索”。現階段使用的財務管理軟件不具有審計功能。現在很多會計軟件缺乏對其數據控制、清算和結果進行審計,無法保證會計原始數據是否真實,不能解決會計人員作假賬和會計信息虛假的問題。
3、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培養復合型“多才多藝”的會計人才,會計更新會,會計人員也應及時“充電”,不斷學習最新知識。會計電算化的出現暗示著計算機的必不可少,只有掌握了豐富的會計財務理論和計算機知識,才能做好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有效預測和控制,充分發揮會計的作用。根據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要求,會計崗位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時代的改變下,會計電算化應由傳統的以總賬報表崗位為中心轉換為以系統管理崗位為核心。單一片面孤立的崗位是不適宜現階段的發展,應該建立系統化整體化的崗位結構。從會計電算化的特點出發,編制或修正最新的會計制度。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應及時對會計制度進行修訂,更好的保證會計工作的開展和實行,為會計工作提供堅強的后盾。做好日常數據備份工作,是確保會計電算化數據完整的重要措施。數據如若丟失就意味著會計工作的終止,接下來的一系列會計工作都無法實施和進行。在日常工作中應堅持每天對財務數據備份,并由專業人士保管定時檢查,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注重會計電算化內部環節的控制和管理。由于會計電算化軟件缺乏審計功能,因此各單位在實現會計電算化后,須根據各自的特點建立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每個部門和環節應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以防止篡改數據,倒賣數據等不法行為,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四、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
會計電算化普及范圍越來越廣。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學校、企業和社會不斷開展會計電算化培訓活動,活動旨在為全面普及會計電算化提供人才,推動會計行業的蓬勃發展。會計電算化的管理辦法更加規范,制度更加嚴謹。有了人才的供給,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管理使會計更有條理、嚴謹,更好的造福于人。會計軟件頻繁使用,更貼近人性化。軟件的更新速度遠超乎人的想象,每一次的更新都是一次蛻變,而會計軟件的發展必將越來越實用和人性化,更好地服務于會計行業。會計軟件的制作和標準更加成熟。電算化的推出已有有段時間,會計軟件的標準也在根據實踐做出相應調整。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工作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會計制度將進一步完善,計算機審計準則不久將制定推出,一齊促進著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標準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湖北省會計學會:《會計電算化》,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2]崔洪俊:《對會計電算化發展趨勢的展望》,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年第2版
[3]魏鋒:《會計電算化實務》,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