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夢楠 ,王 倩,王麗娜,白 樺 ,金海威 ,劉啟成 ,牛衛東 *
(1.大連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4;2.大連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TBL(Team-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團隊為基礎,提倡課前預習和預習測試,在教師指導下展開小組討論,以促使學生利用團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把學生培養成終身學習者的教學方法[1],是由美國教育學家Larry K Michaelsen等于2002年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2]。近年來,TBL在高等醫學教育領域被廣泛應用,然而該教學模式在口腔醫學教育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口腔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又注重實際操作的臨床科學,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理論課往往抽象枯燥,而TBL教學的提前預習及小組討論等環節增強了課堂活躍性與趣味性,能夠收到較好效果。已有研究證實,TBL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3~5]。學生因素與教師因素均會對TBL課堂效果產生影響[6]。研究表明,TBL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作用在于TBL課程設計和組織,包括問題的準備、課堂引導與總結,這使得教師課前投入較大,而教學效果往往也與教師的設計密切相關[7]。
為了使TBL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在口腔醫學教育中發揮作用,本研究探討可能影響TBL教學效果的學生因素,促使學生自我調整以適應新型授課模式,為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供理論依據。
以大連醫科大學2011級口腔醫學專業全體學生為調查對象,對牙體牙髓病學進行TBL教學與傳統教學。
TBL教學時,將學生按照小組成員多元化原則進行分組,共分19組,每組5~6人。課前,教師介紹TBL教學流程、目的及意義,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及病例,學生自主預習,之后進行小組討論。課堂上學生獨立完成一套與預習內容相關的測試題,再進行組內討論,教師點評,之后,各組派一名代表對相關問題進行陳述,教師分析指正。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形式了解學生因素對TBL教學效果的影響。問卷內容包括對TBL課程的滿意度,傳統教學模式與TBL教學模式效果比較,影響TBL教學效果的學生因素(課堂參與情況、預習情況、小組討論情況、小組狀況、基礎課成績)等。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有效問卷96份,有效回收率100.0%。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并進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調查結果顯示,對TBL教學模式“很滿意”的學生有19人,占19.8%;“滿意”的有36人,占37.5%;“較滿意”的有33人,占34.4%;“不太滿意”的有8人,占8.3%(見圖1)。

圖1 TBL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
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對TBL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包括學生課堂狀態、課堂回答問題次數等。結果顯示,學生課堂狀態與教學效果密切相關(P<0.05,見表1)。此外,還對學生預習時間、預習方式、小組討論時長、課前多久進行小組討論等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小組討論的提前時間與教學效果密切相關(P<0.05,見表1)。
關于兩種教學模式對學生記憶內容影響的調查結果顯示:61人TBL教學后記憶的內容大于>20%,占63.5%;52人傳統教學后記憶的內容大于>20%,占54.2%,二者差異有顯著性(見表2)。

表2 兩種教學模式對學生記憶內容的影響[n(%)]
問卷還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結果顯示:37人對自己在TBL教學時的表現評分≥80分,占38.54%;41人對自己在傳統教學時的表現評分≥80分,占42.71%,二者差異有顯著性(見表3)。

表3 學生對自己課堂表現的評價比較[n(%)]
近年來,TBL教學模式已在國內廣泛開展,大量研究證明該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互相督促,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
學生對教學過程是否滿意直接影響其知識掌握程度。對于教學過程滿意的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汲取知識,而不太滿意的學生則難免產生消極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本次調查發現,有91.7%的學生表示對TBL教學比較滿意、滿意或很滿意,僅有8.3%的學生表示不太滿意。說明TBL教學模式在口腔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獲得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可。對于“不太滿意”的學生,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初次接觸該教學形式尚不能適應,或對教學環節設計、小組分配等方面不滿意有關。這就提醒我們在今后教學中,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次調查發現,學生的課堂狀態對教學效果有一定影響,也就是說,學生課上是否積極參與會影響其學習效果。課堂情緒與學習效果息息相關,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TBL比傳統教學模式更需要學生配合。調查顯示,TBL教學更能改善學生學習狀態,學生更容易跟上教師的思路[8]。同時學生只有盡快調整狀態,與教師的思路以及小組學習進度同步,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調查結果顯示,小組討論對TBL教學效果產生影響,而預習環節則無影響。通過提前多少天進行小組討論,可以了解小組討論的充分程度。在TBL教學中,預習是第一步,學生可以粗略了解學習內容;第二步是課前小組討論,組員可以了解他人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理解以及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知識點;最后是課堂講授。前兩步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學生應認真對待,在展示預習成果的同時學習他人優點,積極討論,使團隊的作用最大化。
調查發現,實施TBL教學后學生記憶的內容更多,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有研究表明,TBL教學使醫學生的情景思維能力和臨床技能水平顯著提高[9]。一方面,TBL教學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汲取,這種自主學習方式更能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小組討論使學習方式變得豐富多樣,小組成員各顯所長,同時也可以學習他人長處。此外,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學會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對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刻。但是,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對自己在傳統教學時的課堂表現評價更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學生首次接觸TBL教學模式,尚不適應,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以完善,引導學生轉變觀念。
綜上所述,TBL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能夠滿足口腔醫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教學要求,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應盡快適應,及時調整學習狀態,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Michaelsen L K,Bauman K A,Fink L D.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J].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2(1):287.
[2]Nathalie K Zgheib.Using team-based leaning to teach pharmacology to second year medical students improves student performance[J].Medical Teacher,2010,32(2):130-135.
[3]劉斌鈺,邢雁霞,劉斌焰,等.美容牙科教學中應用TBL教學法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127-128.
[4]李麗華,米方林,陳定根.TBL在口腔正畸臨床病例分析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估[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9):2915-2916.
[5]周紅波,李毅萍,龐丹琳,等.TBL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學理論教學中的初步應用及學生認知度調查[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31(1):84-87.
[6]魏紅蕾.T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研究現狀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4,24(7):128-129.
[7]陶人川,馬飛,曾啟新.TBL教學在牙周黏膜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估[J].口腔醫學研究,2011,27(3):255-257.
[8]胡兆霞,鄭霞霞,方仙桃,等.TBL教學法學生反饋意見調查與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143-1145.
[9]王艷.自主學習中的行為與成效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