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華


【摘要】 目的 探討系統護理對改善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作用。方法 150例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75例。觀察組患者采用系統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生活質量調查量表(SF-36)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31.2±12.6)分、SDS評分為(32.5±
13.4)分、SF-36評分為(78.6±23.9)分, 均優于對照組的(56.4±13.9)、(60.4±17.1)、(52.1±12.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系統護理干預安全可行, 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護理效果好, 值得推廣。
【關鍵詞】 慢性胃炎;系統護理干預;胃潰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9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clinical efficacy, unhealthy psycholog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F-36 (short form-36) scal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AS score as (31.2±12.6) points, SDS score as (32.5±13.4) points and SF-36 score as (78.6±23.9) points,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56.4±13.9), (60.4±17.1) and (52.1±12.7)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safe and feasible and shows good nursing effect for chron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hronic gastritis;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Gastric ulcer
良好生活習慣是健康體魄的關鍵,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 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響了人們的健康。慢性胃炎、胃潰瘍是臨床常見消化科病癥, 主要是由于消化液浸潤引起, 有的是由于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 造成患者嘔吐、惡心、腹瀉、泛酸、腹脹等, 對患者生活造成干擾, 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極易造成患者消極情緒堆積影響生活質量[1-3]。作者為分析系統護理干預效果, 選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進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75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采用系統護理干預, 具體方法如下。
1. 2. 1 心理護理干預 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的病程時間較長, 長期治療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 使得機體處于一種應激狀況, 影響神經內分泌, 加重病情。因此, 護理人員應建立與患者之間的良好關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對患者的病情充分了解, 了解患者的心理訴求[4, 5]。然后, 依據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和病情狀況給予心理干預, 出現消極情緒時應及時給予關心和疏導, 并詳細向患者介紹治療方法和效果, 消除焦慮與疑慮, 更好取得配合, 提高信心。
1. 2. 2 生活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應準確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 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意見, 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且依據患者的病情制定飲食計劃, 叮囑其以高蛋白、低脂肪以及便于消化的飲食為主, 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攝入, 定時定量, 少食多餐。同時, 叮囑患者保證睡眠質量, 避免過度的勞累, 注意保暖。叮囑患者的家屬應給予監督, 密切的觀察其病情的變化, 及時處理, 避免病情的進一步惡化[6]。
1. 2. 3 用藥護理干預 患者住院期間應隨時調整患者的臨床用藥量, 詳細講解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病原因和具體治療方法以及預后, 使得患者有全面的認識。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不同用藥情況加強用藥指導, 詳細告訴患者用藥的方法和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訴患者要不間斷的服藥, 且告訴每一種藥物的名稱和用量以及方法, 按時服藥。
1. 2. 4 運動護理干預 適當的運動對緩解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且還能夠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 增強其身體免疫力。因此, 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的自身狀況進行制定個人喜愛的運動方式, 增加有氧運動, 運動強度應在患者的接受范圍之類, 加強監督。
1. 2. 5 隨訪護理干預 慢性胃炎與胃潰瘍均是一種長期疾病, 患者經常需要長期的服藥治療。因此, 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出院之后加強隨訪護理, 定期電話隨訪或者門診隨訪, 督促患者需要按時服藥,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7, 8]。同時, 隨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依據臨床表現進行調整臨床用藥量。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SAS、SDS、SF-36評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31.2±12.6)分、SDS評分為(32.5±
13.4)分、SF-36評分為(78.6±23.9)分, 均優于對照組的(56.4±13.9)、(60.4±17.1)、(52.1±12.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各大醫院對于消化道疾病報道逐漸增多, 這源自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錯誤的飲食結構、消極的運動方式等均會導致消化道內的分泌物代謝異常, 從而引起胃潰瘍、慢性胃炎。此病情進展較快, 病情持續時間長, 反復發作[9, 10], 不僅會影響患者情緒, 也會隨著病情的發展, 惡化成梗阻、出血或者胃穿孔, 對患者健康造成威脅。目前, 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 但是長時間的服藥會由于患者依從性降低, 達不到治療效果, 因此, 要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周紅梅等[3]在研究中指出, 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 可以使胃潰瘍、慢性胃炎癥狀改善, 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等功能顯著改善, 評分均>70分。付俊芝[4]在研究中指出, 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 優質護理也能夠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其SDS、SAS評分顯著降低。系統護理干預是臨床常見護理模式, 其通過對患者的心理、生活等進行干預, 在不影響治療前提下, 使護理過程系統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31.2±12.6)分、SDS評分為(32.5±13.4)分、SF-36評分為(78.6±23.9)分, 均優于對照組的(56.4±13.9)、(60.4±17.1)、(52.1±12.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這與付俊芝[4]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系統護理干預對提高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生活質量意義重大, 在改善消極情緒方面效果也非常顯著,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晶, 王六尾.系統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29): 130-132.
[2] 劉海珍.系統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8):1924-1926.
[3] 周紅梅, 封木忠, 查國華, 等.系統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中國當代醫藥, 2014(24):175-176, 179.
[4] 付俊芝.系統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研究.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6):9, 11.
[5] 耿小莉. 系統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醫學創新, 2015, 12(4):101-103.
[6] 胡利英. 系統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5, 21(1): 43-44.
[7] 齊銀娟, 陳文娟. 系統護理在改善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中的價值分析. 心理醫生, 2016, 22(19):138- 139.
[8] 盧永霞. 研究系統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 17(37):197-198.
[9] 孫穩先. 系統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療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民康醫學, 2017(14):106-107.
[10] 劉義蘭. 系統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當代醫藥, 2017, 24(25):189-191.
[收稿日期: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