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瓊
[摘 要]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的國際貿易形式促進了國際物流的發展??焖侔l展的物流運輸模式必將造成環境污染。應將循環物流的運作模式引入到物流行業,以促進我國國際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跨境電商;循環物流;可持續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159
跨境電商是指交易的兩方(買方和賣方)位于不同的關境,且在應用一定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上,完成商品選擇、支付、運輸等交易環節,最后賣方通過跨境物流將商品送至買方手中的一種交易模式。
國際物流是指在應用國際化物流應用網絡的基礎上應用現代物流技術而選擇的一種高效率、低風險的物流方式,主要呈現方式是交易貨物在不同關境內流動。
從2011年至今,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每年幾乎以1.5倍的速度增長,2016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總規模超過45萬億元,出口交易規模高達5.3萬億元。由于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郵政小包、國際快遞、海外倉、集貨運輸等為主體的國際物流迅速發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國際消費者的需要,帶給消費者定點、定時以及定量的服務,但是這樣超負荷的運行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例如,超頻率和高強度的運輸過程消耗了過多的能源,排放了大量的廢棄物并且造成了城市噪聲,物流產品多是一次性的包裝,有的甚至用到了一些不可降解的材料,這樣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并且造成了生活垃圾,在流通加工方面,對資源的利用較低,并且一些邊角廢料難以重新收集起來進行使用,進行拋棄的話也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出現的這些環境問題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威脅,傳統的粗放式的物流運行模式顯然是不利于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因此就需要對物流行業的運行模式進行整頓,在整頓的過程,就需要將循環物流的理念運用到物流過程中。循環經濟的理念就是在進行物流活動的時候將循環經濟和保護環境運用到其中,將可持續發展、循環利用資源的理念運用到其中,將逆向物流的理念運用到正向物流的過程中,在尋求物流行業深遠發展的同時降低能源的消耗,不給整個社會造成過多的資源負荷,最終建設成物流與環境共生的物流系統。
1 循環物流的理論依據
1.1 循環經濟
傳統的尋求經濟的發展方式就是以對資源的消耗為主,這樣的一種經濟增長的方式實現的是經濟的單線增長,但是社會的資源并不是無窮無盡的,為了實現經濟的長遠發展,就需要將已經使用過的資源進行循環利用,這樣經濟的發展是一種螺旋上升的趨勢。循環經濟所提倡的實際就是要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實現雙贏,將資源—經濟—再生資源這樣的物質循環模式運用到經濟增長過程中。循環經濟最為核心的理念就是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也就是所謂的“3R”原則。將這一原則運用到物流行業中就是要在物流活動中不對環境造成傷害,要實現物流資源的循環利用,積極探索逆向物流的發展模式,從而保證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2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的發展理論就是要求人民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改變以前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將環境的負荷能力考慮到經濟增長過程中,從而在較低的資源消耗狀況下實現經濟的發展??沙掷m發展的理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環境可持續、經濟可持續以及社會可持續。環境可持續就是要求人們在尋求快速經濟增長的時候,要將整個人類的發展過程考慮在內,不要過度消耗子孫后代的資源,從而使得人類能夠實現長遠發展;經濟可持續就是要求經濟活動要推行清潔生產以及文明消費的理念,經濟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氣、廢水、廢渣要經過處理以后才能夠排放到環境中,不要因為人類自身的經濟活動對別的生物造成傷害;社會可持續,就是要求人們要尋求一種積極向上的高品質的生活質量,要給人類營造一個健康、和平、安全的生存環境。物流活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能源消耗的過程,將可持續的理論應用到其中就是要求在進行物流活動的時候要考慮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形成一種健康循環的物流過程,和環境之間不是單向的過程,而是變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關系。
1.3 生態倫理學
生態倫理學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經濟行為進行反思,人類的確在整個自然界中占據著支配地位,但是這并不說人們就能夠為所欲為,人類和其他的動物、植物、生態系統等之間是存在著相互聯系,人類要尊重自然界中的道德規律,不僅要調整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還需要調整好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人類要對其他的生物心存敬畏,要對自然界和其他的生物講道德。人類要對我們的子孫后代進行負責,不能夠無限制地進行資源的浪費,這是當下人類應該思考的問題。循環物流的提出就是基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基本道德提出來的。
1.4 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
所謂“正向物流”,就是產品的生產、流通以及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這是傳統的物流模式,其核心的理念就是需求拉動生產。而逆向物流則是提倡人們將正向物流過程中的衍生物進行回收處理,然后再加工再利用,這個過程正好是和正向物流方向相反的,因此也就稱之為“逆向物流”。循環物流的模式是將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相結合,兩個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相互轉化,比如管理不到位、技術不過關的正向物流就將轉化為逆向物流;逆向物流的再加工再處理的產品符合標準的話也可以轉化為正向物流。
1.5 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四部分:原料加工、產品生產、消費者使用以及最終的報廢過程,相對應的物流過程就是供應物流、制造物流、銷售物流以及回收處理物流,這四部分的物流結合起來的話就是循環物流。
2 循環物流的運行模式
2.1 循環物流的技術支撐
循環物流過程的技術支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2.1.1 運輸
在運輸過程中,就必然造成能源的消耗和廢氣的排放,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就需要對物流網點進行重新規劃,盡量縮短運行路線和降低空載率,運輸工具在運行的時候也要提倡使用清潔能源,從而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此外,還需要防止運輸過程中的泄漏狀況,以免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威脅。
2.1.2 儲存
在對產品的存儲上,要對倉庫進行合理的分配,不能夠過于密集,這樣就增加運輸的次數;也不能過于松散,這樣就會形成沒必要的空載,從而增加能源的消耗。在建立倉庫的時候,要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來對產品進行管理,從而保證物流過程高效有序。
2.1.3 包裝
傳統的包裝材料都是一次性的材料,隨意丟棄就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因此就需要對產品的包裝進行整改,使用一些綠色的包裝材料,從而使得包裝材料能夠回收利用,要逐漸普及折疊式的包裝材料,從而降低空載率。
2.1.4 裝卸
在物流過程中,進行卸貨和裝貨是經常要進行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因此一些物流公司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進行一些不當的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對貨物造成損害、丟失、損耗、混合等,這些現象一旦發生,就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在循環物流的理念下,就需要將叉車、托盤等現代化裝卸工具運用到這個過程中,既能夠提高貨物分揀的效率,又能夠降低對貨物的損耗。
2.1.5 配送
配送過程會發生配送車未滿就進行配送的現象,這就在無形之中浪費了社會資源、增加了環境的負荷,增大了運輸成本,因此就需要對人員、物資、時間進行管理,利用現代化的移動設備、專用工具、通訊信息來對物流配送過程進行管理,從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2.2 循環物流的運行模式
2.2.1 以供應鏈為基礎的循環物流運行模式
供應鏈的定義是圍繞核心企業,將原料采集、生產加工、銷售以及最終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結合起來,將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以及零售商結合起來的一個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信息、資金以及物流管理的一個網絡結構模式。循環物流的概念運用到這個過程中,就使得整個供應鏈的各個部分不再是孤立地進行物流活動,而是以合作、協調、配合的形式來進行物流過程,從而提高整個物流過程的運行效率。循環物流的供應鏈管理不僅僅是對物流的正向過程進行管理,還對物流的逆向過程進行管理,包括貨物的回收、退貨、廢物處理過程等?;诠湹难h物流模式對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用戶進行統一的管理,綜合考慮環境和資源的因素,在整個物流活動中盡量降低資源的消耗,使得供應鏈中所有企業風險共擔、利潤共享。
基于供應鏈的循環物流模式中,能夠對消費和或者零售商的損害貨物、退貨、產品的報廢進行統一的管理,并且對這些廢棄產品進行統一的回收利用。對廢棄資源進行再生產以后還能夠進入到原產品鏈甚至是產品鏈,從而使得產品重新回到正向物流過程中。這樣一種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結合的形式,就能夠使得整個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密切配合、高效運轉,從而使整個供應鏈的資源消耗降到最低,使得供應鏈的競爭優勢增強。
2.2.2 以產品生命周期為基礎的循環物流模式
以產品的生命周期為基礎的物流過程主要包括五個步驟:第一,供應物流。供應物流是產品能夠保持正常生產的前提,供應商所提供的原材料、配件的質量和環保性直接關系未來生產的產品的品質和性能。在循環物流的理念下,就需要盡量提供品質較高且容易降解的原材料來進行生產。第二,生產物流。生產物流就是按照產品的生產工藝的流程,使得產品或者半成品在各個車間之間進行流轉。生產物流的過程包括物料運輸、存儲、生產以及包裝的過程,這是整個物流鏈得以正常運行的基礎。第三,分銷物流。分銷的過程就是產品從倉庫流通到有所需要的消費者的手中,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包裝、存儲、運輸以及裝卸等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對貨物造成損害,從而造成退貨或者報損的現象。第四,回收物流。這個過程就是對報廢的產品進行回收、加工,然后再重新進行使用。如果回收物流發生在物資的生產階段,就直接在生產企業內部進行回收利用;如果回收物流發生在產品的使用階段,則需要送到專門的回收站進行無公害處理。第五,廢物物流。對于一些沒有辦法再進行回收利用的物資,要進行集中的運輸、搬運、凈化處理,處理的方式主要有掩埋、粉粹、堆放等。
2.2.3 逆向循環物流模式
逆向物流主要就是使不合格的產品經過回收加工以后重新回到正向物流鏈的過程。①要實行逆向循環物流過程,就需要政府規定逆向物流的標準。其一是政府要頒布一些激勵的措施來促進企業積極探索逆向物流的過程;其二就是政府要通過建立起來合理的機制,使得供應鏈中的各個部分的企業能夠加強逆向物流過程中的合作。②企業也要探索逆向循環物流的技術,來對循環過程進行管理。比如以綠色設計為整個逆向物流的原則,因此在進行產品再加工的時候,就會優化技術,采用一些環境污染較低的材料、減少資源的使用、降低廢棄物的排放等。③在公共層面上,要嚴厲打擊違規操作的生產方式,通過社會輿論來對企業進行監督,使得企業在進行循環物流的時候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
總之,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循環物流理念運用到物流過程中成為必然,但是由于我國國際物流行業的起步較晚,循環物流的理論知識和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地提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循環物流將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物流行業乃至全球物流改革的主流。
參考文獻:
[1]郝楊.基于跨境電商環境的國際物流模式分析[J].電子商務,2016(17):51-53.
[2]馬新剛.循環物流的理論方法及運行模式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
[3]潘文軍.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區域綠色物流發展評價體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3).
[4]馬鳳.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國際物流發展問題及策略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2.
[5]李建民,孟慶霞.循環物流運作模式及實施策略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6,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