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內的教育事業已經發展到新的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被視為校園的重點培養項目。現如今,小學教育不僅僅將資源和精力集中在學生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方面,對學生“軟實力”的培養也極為重視。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自身潛力,并且鍛煉出強壯的身體是體育教師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其他教育者以及家長需要積極配合的重要工作。本篇文章中,筆者主要從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完善兩個方面出發,提出三點具體的實施方案來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方式;發展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體育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不僅可以放松身心,還可以加強身體素質。鍛煉身體需要學生有耐心有毅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教師進行正確的指導,以興趣帶動體育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較為簡單,學生的學習壓力也相對較弱,所以小學六年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機。體育教師應該重視課堂內容的趣味化,創新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運動積極性的提高,幫助學生茁壯成長,快樂的度過小學六年時光。
一、 設置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小學生的活躍度較高,體育教師應該有效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性設置合理的課堂計劃來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以合作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中同樣可以發揮其優勢。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級課堂教學任務設置一些合作環節,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布置一些相同的任務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在相互比較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合作能力就可以得到清晰的判斷。例如在進行跳繩練習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分為五人一組的小組,然后要求每組成員進行跳繩接力,學生一邊跳繩一邊在操場上跑,每位成員完成十米的距離,然后下一位成員接著拿起跳繩向前跑,最先完成五十米跳繩接力的小組勝利。學生在相互配合中可以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而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而現實生活中,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都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教師一直以來培育的重點內容。但是,不同的班級有著不同的教學任務或者是教學目標,甚至是在不同的季節,體育教學內容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冬季較為寒冷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室外的運動項目來激發學生的活躍度,可以采用以上跳繩的方式來實現合作的練習,而在炎熱的夏天,體育教師可以在室內進行一些活動,例如進行羽毛球或者是乒乓球的練習等,兩兩搭配,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合作意識。
二、 采取游戲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
將游戲因素融入體育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在寬松的課堂氛圍中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在小學階段,體育課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但是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也是重要目的之一。畢竟對小學生而言,大多數的事物都是充滿未知性,需要慢慢學習掌握的,所以體育教學內容的設定也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游戲為主導,展開適當的鍛煉。而游戲的方式和任課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專業素養有關,但是體育教師除了提高體育專業素養之外也要學習一些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思維。在游戲教學方面,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掌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針對學生熱愛游戲熱愛運動的相關特點,設置一些有積極意義的游戲,在游戲中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
三、 豐富體能訓練方式,提高課堂趣味性
課堂教學是一項需要消耗腦力的過程,適當的放松和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所以無論是從學生學習成績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學生身體素質的角度出發,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都是十分必要的項目。考慮到小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能訓練時要注重訓練方式的多樣化,全方位發展學生身體各部位的機能。例如在鍛煉學生肺活量時,體育教師除了通過傳統的練習方式——長跑以外,還可以組織一些其他的練習,如接力賽,曲線跑步,或者是進行一些球類的運動等。以此為例,在鍛煉學生其他體育素質的時候,體育教師應該酌情考慮練習方式,創新思維,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進一步完善練習方式,從而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最終為小學生的校園生活增添色彩。
四、 結束語
小學體育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還要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以提高學生運動興趣為中心思想,從而制定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無論是最基礎的體能訓練,如彈跳力、肺活量、柔韌度等訓練,還是一些體育運動技能的培養,如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練習,體育教師都需要堅持勞逸結合的原則,組織適當的游戲來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按時完成練習的內容。合作精神也是小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在課堂上,體育教師也要將合作學習思想融入日常練習中,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加強精神層面的修養。
參考文獻:
[1]謝慶杰.學法指導,促成高效課堂——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性探索研究[J].高考,2016(36):188.
[2]薛娟.體驗課堂快樂 感悟體育魅力——淺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11):215.
作者簡介:
王明華,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第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