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平
摘要:在新課改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廣大教師認真研究教學的策略,把握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課堂教學評價的辦法,激起并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力求使數學教學達到生動、互動、主動、共識、共享、共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有效教學;師生關系;問題情境;學生發展
“有效教學”是當今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教學理論,從廣義而言,凡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實現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其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套策略和技術。在新課改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廣大教師認真研究教學的策略,把握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課堂教學評價的辦法,激起并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力求使數學教學達到生動、互動、主動、共識、共享、共進的教學效果。那么怎樣做到這幾點?下面,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本人的一些粗淺見解。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
(一)培養師生良好情感是有效教學的突破口
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就是要以師愛去激勵每個學生進步。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無效學習學生較多,作為數學教師,千萬不能因為學生學習不好或表現不好而放棄對他們的培養與轉化。或許老師的冷眼相看,是把他們推向更為錯誤方向的助力。對初中數學無效學習學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必須正確認識他們,關心他們,以愛心撫慰他們的心靈,以誠心贏得他們的信任,以耐心期待他們轉化,讓他們健康成長。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對數學無效學習學生加以特別的照顧,如回答問題、上黑板前板演,只要他們有人舉手,就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感到在老師心目中有與優生一樣的地位。課堂上,為了給他們更多表現的機會,要經常向他們提一些簡單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對能正確回答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如果回答不正確就及時給予啟發引導。
(二)關注學生的發展是推動學生有效學習的助推器
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俯下身子從學生的角度去關注理解他們的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由于數學教學過程,也是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這就必須深入地去研讀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發展的每一個尋常時刻,分析他們這些行為產生地本質特征和內在誘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才能真正的支持、提升生成活動這種富有生命力的活動,使學生們真正成為活動的主動建構者,成為推動學生有效學習的助推器。
當然教師預設與學生學習活動更應相互交融、有效滲透。學生自發生成的活動與教師的預設活動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滲透的。學生學習的主題經過教師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師預設的活動形式開展,而在教師精心預設的活動中,學生受到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又會時時拓展生成屬于他們新的主題。因此,教師預設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遞進,周而復始的。而我們教師的作用更多地是聆聽、篩選、建構、支持和拓展,始終把學生擺在教育教學的中心地位,從而推動學生有效學習。
二、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入是有效教學的關鍵環節
設置學生熟悉的、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生動有趣的知識內容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因此,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挖掘課程資源,聯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開展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的積極參與是促進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
新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創設學生參與探究的時空,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推導的結論要讓學生自己去推導。教師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現、探索知識的奧秘,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適度評價是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催化劑
新課標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評價具有激勵性,有助于學生欣賞自己的成功,發展積極進取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動機并形成成就感,是實現有效學習的催化劑。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及時適度、多元地評價學生。“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聽起來似乎有點絕對,但也不無道理。要真正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善于發現和及時作出評價。同時在新課標實施過程中也要防止評價的極端傾向。數學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回答,不管是對的或錯的、全面的或片面的,教師都發出表揚命令:掌聲鼓勵。一節課上,表揚的掌聲不斷,我們應反思一下:無度的表揚激勵有價值和意義嗎?筆者認為,評價應該是在客觀公正的原則上以鼓勵為主。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濫用表揚評價,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應的評價;對那些有錯誤但蘊涵創新思維的想法,在給予鼓勵的同時,再指出不足,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火花。
總之,數學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的教學應是:有效的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有效的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有效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有效的親身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的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生活,學生有效的獲得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研究,去尋找最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