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隨著所教學生年級的升高,學生以往對英語的好奇心已不再強烈,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不像最初那樣濃厚了。學生學習惰性現象的出現,使得英語學習更需要一種內在的學習動機來保持。有沒有一種教學模式能改進這種現狀呢?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教學流程
認真分析自己的課堂教學后我試著摸索,嘗試并初步構建了“話題—語境—運用”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力求通過對固定話題設置不同語境,讓學生在合作、競賽、游戲等活動中最大限度地運用語言,完成學習任務,分享學習成果,以保持持久的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本教學模式為三步五環節
1.動感啟動,進入情境
指教師在上課開始以話題激趣,用富有動感的韻律歌謠等創設寬松的、能夠調動學生“情感參與”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新知導航,明確目標
明確學習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要利用圖片、詞卡、實物、簡筆畫、多媒體等呈現新知,讓學生在語境中帶著問題視聽文本,感知語言,識記詞匯,學習句型。
3.合作交流,操練技能
設計口頭模仿、競賽、歌謠,看圖替換等機械性操練和有信息差交際的實踐性操練來培養學生語境中的語言表達及合作學習能力。
4.展示運用,提升能力
設計貼近生活的語境和有層次性的任務型活動。展示任務過程與學習成果,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注重開放式練習,側重信息輸出。
5.歸納提煉,總結評價
師生共同完成評價,并圍繞學習目標談收獲。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我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是:
以“holiday”話題為主線,設置“my holiday”“Amys holiday”“Your holiday”三個語境。通過韻律啟動、游戲操練、話題運用、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對本課的詞匯和句子進行操練和運用,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并通過總結評價和歸納提煉,培養技能。
二、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1.動感啟動,進入情境
本環節是指教師在上課開始以話題激趣,用富有動感的韻律歌謠等創設寬松的課堂環境,目的是一能夠調動學生“情感參與”,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新知導航,明確目標
本環節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要方法是利用圖片、詞卡、實物、簡筆畫、多媒體等呈現新知,讓學生在語境中帶著問題視聽文本,感知語言,識記詞匯,學習句型。
本節課此環節,用“我能學會”這一導語出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并通過 “Amys holiday”話題語境的展示,對新詞bought presents,rowed a boat,saw elephants,went skiing,went ice-skating進行了整體感知后,并引出新句型,將句型與詞匯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重點知識重點操練。
3.合作交流,操練技能
本環節主要通過設計口頭模仿、競賽、歌謠、看圖替換等機械性操練和有信息差交際的實踐性操練來培養學生語境中的語言表達及合作學習能力。
本課此環節中,通過對“Amys holiday”話題語境的深入討論,并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全員參與游戲、競賽等活動來進行機械性操練和實踐性操練,分別設計“火車接龍”和“對話表演”“復述表演”“描述報告”及“吟唱歌謠”,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合作學習能力及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4.展示運用,提升能力
本環節是通過設計貼近生活的語境和有層次性的任務型活動。展示任務過程與學習成果,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注重開放式練習,側重信息輸出。
本課此環節是通過完成“Your holiday”開放式語境話題任務,讓學生展開想象完成“Make a survey”“Make a card”兩個任務,深入應用語言,展示任務過程與學習成果,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5.歸納提煉,總結評價
本課結束時,除了由師生共同完成評價,并用“我學會了”語句圍繞學習目標談收獲,分享成果。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并用歌曲A trip in China將學生帶入新的假期情境中,是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放松,也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教師接著鼓勵學生寫回信,作為課堂知識拓展的一個補充。
參考文獻:
[1]程燕芬.圖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快樂閱讀,2012.
[2]黃明敏.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