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鋒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實施,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然而農村體育教育因受到地區條件與思想的限制,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嚴重阻礙了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制約著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通過分析這一現狀,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有效教學策略,旨在拋磚引玉,激起更多教育同仁的共鳴。
關鍵詞: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策略;新思路
體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大部分農村學校體育觀念落后,未能給予體育課足夠的重視,這嚴重阻礙了農村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致使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一直處于兩難的境地。為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應重視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利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較少的課程里學到更多體育知識,促進他們得以全面發展。筆者依照自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提出了一些關于農村小學體育的教學新思想。
一、教學內容要具有目的性,提高課堂質量
農村小學中體育課的課時較少,并且許多教師在教學時只是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就讓他們進行自由活動,完全違背了體育課的本質意義。鑒于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為數不多的課堂時間,設計具有目的性的訓練計劃,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促進他們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比如,為了減少學生在跑步時出現腿部酸軟無力的問題,筆者便讓他們先進行一些跑步的輔助訓練來鍛煉腿部力量,首先讓大家進行深蹲練習,每組十個,一共三組,由此來訓練他們的腿部爆發力,接下來進行爬樓梯練習,這樣則可以訓練他們的腿部耐力。經過這樣的簡單訓練,學生的腿部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煉,跑起步來也覺得輕松了許多。又如,為了讓學生掌握跳遠的技巧,筆者便先讓他們練習蛙跳來鍛煉腿部肌肉力量和髖關節力量,隨后又讓大家練習仰臥起坐來鍛煉腹部力量,經過這兩項輔助運動的練習,大家已經有了一定力量基礎,在跳遠練習時也都得心應手,輕輕松松就超過了預期的目標。由此可見,教師實施有目的性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得到相應的身體鍛煉,使得他們的身體素質得以提升,從而切實提高了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二、加大校園資源開發力度,完善體育設施
體育器材是保證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是學生得到高質量體育教學的物質保障,然而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體育設施短缺,致使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給學生帶來完善的體育教學。針對這一現狀,教師應加大對身邊廢棄物品的開發力度,帶領學生尋找一些可用來制作體育器材的物品,將這些物品加工變為一些基礎體育器材供大家使用,由此來彌補因教學器材短缺而導致訓練活動受限的問題。比如,為了開展接力賽跑活動,筆者讓學生從家中搜集廢棄的拖把桿和木棒,然后加工成長短適中的小木棒,再讓大家給木棒涂上顏色,就變成了精致實用的接力棒,使得接力賽活動可以順利開展。又如,為了讓學生可以進行跳繩訓練,筆者便在附近的工地上找到了一些廢棄的繩子,然后將繩子纏上膠帶防止大家被擦傷,又讓他們帶來了一些不用的筆管,將筆管和繩子固定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巧且方便攜帶的跳繩,使得學生可以順利進行跳繩訓練。在制作簡易器材的過程中,學生都非常積極地搜尋家中的廢棄物品,并且使用自己親手制作的器材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運動熱情。由此可見,教師應加大對身邊資源的開發力度,帶領學生一起將廢棄物品變廢為寶,如此可以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體育課的樂趣,促使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三、在教學中貫徹德育,增強課堂意義
道德品質在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大部分農村學校總是打著德育的旗號,卻沒有落實到實際教學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道德品質的良好發展。鑒于此,體育教師應以身作則,將德育理念滲透到體育活動中,以此來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德育的本質意義,并從中體會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比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一些體力較差的學生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于是筆者便會走到他旁邊帶他一起跑,并且在大家的鼓勵下跑完了全程,在訓練結束后,筆者告訴大家:“愛迪生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電池,經過了五萬多次的實驗才取得成功,這期間他不斷地失敗,但他依然沒有放棄,這才取得最終的成功。體育運動也同樣如此,每當你產生想要放棄的念頭時就告訴自己,我只差一點點就能取得勝利了,所以我不能輕易放棄。”同時,每當學生想要放棄跑步時,筆者就會跑到他旁邊鼓勵他并陪他一同跑完全程,經過了幾次激勵,大家都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的人生道理,便沒有人再半途而廢了。由此可見,教師應充分把握體育活動的契機來為學生滲透道德品質知識,從而讓他們在實踐中更深刻地理解德育的本質含義。
總而言之,農村體育教學的各方面都不夠完善,這便需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中挖掘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利用這些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其構建出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課堂,促使他們在其中積極自主地進行體育鍛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進.淺談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1.
[2]鄭勝利.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資源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