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軍
摘 要:隨著時代的推移,我國初中教學課程也在不斷地改革。九年級學生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是從初中到高中的一個過渡時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必須要使用情景式的教學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此次論文主要探討的是情景教學和實效性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及進一步的分析。
關鍵詞:情景教學;實效性;九年級;化學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強灌式”的教學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讓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為此,必須要利用情景式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1.利用化學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實驗的學科。通過化學實驗的現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比如,在學習“銨離子的檢驗”時,都會先進行“氯化銨與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銨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化學實驗,然后,通過觀察實驗得出結論,檢驗銨離子。在開始實驗之前,需要先了解銨鹽與堿性物質發生反應時,會釋放氨氣。所以,在實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濕潤的紅色石蕊在靠近銨鹽與氫氧化鈉混合液的試管口時,試紙會發生顏色變化,產生一定的氣味。接著,老師可以讓學生來解釋實驗的現象,并作出結論。然后,再由老師進行補充和完善。對于這樣的實驗教學,需要真實的畫面和理論依據,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是,在化學實驗結束之后,老師應當講述一些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在化學實驗開始之前,如果沒有了解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一些關鍵細節。為此,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學生必須要注意實驗的流程、條件和最終的結論。這樣,才能真正地了解實驗的內容,準確地觀察到實驗的現象和結果;其二,在化學實驗結束以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談論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上述的化學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論:試紙會變藍,產生有刺激性的氨味。其三,對于實驗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細節,可以記錄下來,運用到類似的實驗中,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比如,“氯化銨與硫酸銨中的銨離子檢驗” 得出的結論運用到其他類似的實驗中,總結經驗。其四,對于實驗的過程和結論,學生必須記錄下來,在課本上進行標識,便于后期復習。
2.增強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講解的內容需要根據科學的依據進行闡述;其次,語言描述要生動形象,不能過于理論化,這樣,會讓很多學生難以理解老師講述的知識。比如,在學習“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濃溶液與稀溶液”時,老師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濃溶液與稀溶液的關系,就像一個人吃飯一樣,吃飽的人不一定能吃很多,沒有吃飽的人不一定吃的很少。利用這種修飾的比喻手法,讓學生知道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的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又或者比如,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瘜W變化指的是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質,而物理變化指的是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兩者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人長胖一樣,有的人喝水都會發胖,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
3.豐富課外活動
與化學課程相比,九年級的學生更喜歡化學實驗。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重點內容進行實驗教學,并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從而活躍課堂的氛圍,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燒不著小船”的化學實驗。實驗流程為:在紙船里添加清水,然后,將帶水的紙船放到酒精燈上加熱,這時,紙船的水會開始沸騰,但是,紙船卻沒有燃燒。又或者比如,“在一盆水中添加汽油”的化學實驗,實驗流程為:先準備一盆清水,然后再向里面添加汽油,然后點火。這時,會發現水在燃燒。在九年級化學的實驗過程中,通過這些有趣生活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此,在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進行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4.進行化學史教育
化學的歷史對化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適當地講解相關的化學歷史,創建歷史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物質的組成、性質以及化學變化”時,可以穿插一些化學歷史:1661年,英國科學家波義耳首次賦予“元素” 的定義,提出化學元素的理念。然后,他將這項實驗引入到化學領域,進行深入地研究,為化學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提前預習、思考分析、仔細觀察、記憶等。在記憶的過程中,必須要將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使用一些靈活的方式記下來。通過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技巧,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從學習中體驗樂趣,從而進一步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6.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它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學習技能,在科學的學習方式下,體驗學習的樂趣,探究化學知識??茖W探究活動主要是以提問的方式開展,讓學生勇于參與其中,進行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在九年級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可以結合實際的生活例子,創建生活情境,接著,追求生活的真理,讓學生了解到科學的變化與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奧秘。 比如,在學習“催化劑”時,要仔細觀察催化劑能改變什么?什么沒有發生變化?最后得出結論:催化劑能夠改變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生變化。就像人們胃里的胃蛋白酶,可以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和其他物質。它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但是它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卻是沒有改變的,僅僅起到催化的作用而已,而它在工業上被稱為“觸媒”。
7.強調學生學習的目的
根據調查得知,很多學生對化學課程,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往往是因為學習這門學科可以解決分數問題而已。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目的,就沒有學習壓力和動力。為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確定學習的目標。尤其是讓學生了解學習的含義,不是為了獲得分數去學習,而是希望學生通過學習化學知識,能夠更加了解生活和大自然,讓他們明確自己未來的生存目標。
結語:總而言之,情景式是一種趣味性強、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在九年級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為真實地感受到知識的奧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情景式教學的運用,從而提高九年級化學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曾小園. 教學情境和實效性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 考試周刊, 2015(20):148-148.
[2]陶建中. 淺談情境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 2010(12):66-66.
[3]張俊先. 淺談問題情景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3(1):74-74.
[4]姚寒秋. 淺談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J]. 教育, 2016(9):00159-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