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小學生們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內容。通過實踐我們可以看到,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筆者在本文中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闡述了問題之處,然后根據現存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希望對之后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寫作訓練,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語文能力,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們自身的素質,但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之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培養其對寫作的興趣,鼓勵學生自己總結寫作素材,對身邊的事物留心觀察,從而讓學生們感到寫作的快樂所在。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讓孩子個性化閱讀,即閱讀是孩子們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是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孩子們學會鉆研文本,而不應該用教師的分析代替孩子的閱讀,應該讓學生自己在積極主動的動腦和情感活動中感受文章內容,從而加深理解與體驗,讓其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自己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到審美的樂趣之處。所以,作為教師,在進行寫作教育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將其對文章的理解與自己的生活經歷相結合,讓學生去理解學習并不是還原文本,而是需要與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去體驗、感受的。這樣學生就能夠深刻理解到生活對于教學有多么重要,而且能夠感受到生活處處有學問。而且,對于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可以拉近其與學習的距離,這樣就能夠很好地改變目前學生們寫作難、難寫作的狀況,讓學生們有想寫作的興趣。
(二)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效果,語文教師自身的素質也很重要,其自身有了高素質,才能夠將教學水平提高,從而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經驗與創新的教學方法,然后可以在課堂上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作為教師,也可以與自己的學生主動進行交流,這樣就可以準確地掌握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思想狀況,從而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寫作指導。根據每個學生的困難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文章思路、好詞好句、文章題目立意的學習。在交流中教師對學生的創新思路要給予支持和贊賞,這樣也會給學生的寫作帶來自信心與成就感。
(三) 培養學生日積月累能力
因為小學生現在的生活經驗很少,為了讓其在寫作之時有話可說,就要鼓勵他們主動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做適當的引導,引導學生們在觀察的時候記錄生活中的每一個難忘的瞬間、或者自己看到過的美麗風景。學生將這些點滴事情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樣在寫作過程中也就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現象。教師也可以舉辦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們在參與中感受生活。教師也多鼓勵學生們參加校園活動,自己親身經歷各種心情與情感,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具有真實性,寫出感動。
(四) 注重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意識
對于一個相同的作文題目,每個學生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千差萬別,但是教師不應該去批評某個學生,反而需要培養學生們的這種自主意識,鼓勵他們有自主想法。在語文寫作中學生們可以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想法充分地體現出來,融入自己的各種想法感受,這樣一篇具有個性化的作文就應運而生。作文不一定都是老師看,可以學生們之間進行作文互批,這樣學生就能夠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這種方式能夠滿足學生們對成就感的追求,同時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五) 走進生活,加強訓練
小學生們平時在學校的寫作時間很少,所以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自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不僅僅能夠將其情感發泄出來,也可以幫助他們積累寫作的素材,從而愛上寫作,對學生寫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對于日記內容不需要有限制,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記錄下來。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觀察細節的思維方式,使他們樂于觀察,自己學會處理問題。小學生們在開始寫日記時難免會出現各種亂,各種不會,但只要教師能夠堅持指導下去,監督他們,漸漸地學生們自己也會重視,寫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得到提高。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對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也有很好的補充作用。
因為每個教師自身所具有的基礎知識有所差異,導致他們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還有很多教師對于寫作內容的教學缺乏經驗,因此其也很難從根本上了解到小學生們的寫作需求,其沒有有效的教學方法,結果只是一味地灌輸寫作技巧。盡管我國一直倡導素質教育,但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根本無法根除,所以素質教育的實施難以讓人滿意。在課堂上的教學容量越來越多,學生們無法全部消化吸收。語文寫作這方面的內容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的,但是課堂上老師為了灌輸更多的知識,根本不會給學生時間練習,其能夠寫作的時間只是在考試的時候,而這就為學生的信心帶來打擊,學習寫作的積極性消磨殆盡,導致其從小寫作能力差。
讓小學生們進行寫作,根本目的在于讓他們對身邊的生活進行反映,然后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但是通過實際的情況來看,很多的小學生在寫作之時根本不會描寫自己身邊的實際情況,而是生搬硬套其他文章中的詞句,這就導致其寫出來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泛泛而談。還存在這樣一個情況,有些小學生平時不喜歡積累語句,在寫作的時候連生搬硬套的機會都沒有,這就讓他們覺得寫作文的時候根本無話可說,其描述某個事物和場景只是一味地寫一些大話,還存在文章難以銜接的現象,導致其作文水平一直停滯不前。
綜上所述,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責任就在于教師,只要教師將自身的素質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有更大的提升。現在實踐中的教師自身知識嚴重缺乏,又怎能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呢?筆者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給教師帶來更多的幫助,同時讓學生寫作思維得到改變。
參考文獻:
[1]蔡輝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
[2]趙會.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速讀(上旬),2014(4).
[3]周萍萍.以學生生活為基點的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0.
[4]朱江華.教師教學交往的偏失及其對策-基于課堂提問話語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10(12).
[5]李成飛.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0.
作者簡介:周蕓,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鎮新城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