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世寶 豐雅倪 榮梓欽
摘 要:新媒體以滿足多元利益訴求和呈現不同的價值內容為宣傳特點吸引著眾多大學生的關注,尤其是以微信公眾號為載體的信息源紛繁復雜,這使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面臨考驗。為了確保學生對主導價值觀的自覺認知、認同和踐行,高校需要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保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因其平等、自由、實時、互動的傳播特點,更好的滿足了受眾對傳播信息的差異性需求,這使得新媒體日漸成為大學生獲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改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環境。面對新的教育載體,教育者應該以現有理論研究成果和傳統資源為基礎,綜合運用文字、聲音、影像等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初語言轉化為容易被大學生接受的信息形式,切實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才會獲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們的青年人才會更加主動的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遼師自律”微信公眾號是遼寧師范大學展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動態,體現學生自主管理理念的重要平臺。本文旨在分析該公眾號的相關數據,揭示利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實踐規律,為高校創建新媒體平臺提供實踐方案。
一、 合理設置推送時間會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的關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礎在于學生認知,方法在于引起學生對內容的關注,即學生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合理設置圖文推送時間,有利于引導學生關注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
我們采集了“遼師自律”微信公眾號(以下簡稱公眾號)近兩年的用戶數據進行分析,以圖文信息每天的平均閱讀量作為數據對比的標準。
分析數據結果,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主要集中在17點至23點之間,每年當中,關注人數增加集中在校園重要活動期間。因此高校要把握住關鍵時期,如校園比賽、新生入學等,扎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宣傳,引導學生閱讀,這能夠有效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氛圍,提高價值觀教育內容的關注度。
二、 恰當的排版邏輯能夠增加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認知
公眾號的宣傳效果會因為圖文信息排版位置的不同表現出差異,頭條新聞因其位置的優勢更易吸引大學生的閱讀。所以高校要高度重視頭條內容的導向作用,展現核心價值觀指導個人行為的現實意義,從而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在統計的358條圖文信息中,總閱讀量174542人,不同圖文順序推送的內容統計信息如表1所示。第一條至第四條圖文信息推送數量一致,但頭條閱讀量占總閱讀量的比例超過50%。
三、 創新新媒體內容形式是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的關鍵
通過豐富的形式設計,貼切的語言表達,改變核心價值觀教育單一的文字闡述,打破學生關于價值觀教育生硬、基于理論說教的原有印象,會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的心理阻抗。
(一) 傳播情境是創新新媒體內容的客觀條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利用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要充分利用客觀教育環境,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作者分析了公眾號閱讀量超過1000人的內容,這些新聞的發生點都在學校重大活動期間,如新生報到、軍訓、先進學生事跡宣傳等。有的內容是將流行音樂與校園文化符號融合,進行歌曲改編,如遼寧師范大學版《南山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創新內容要關注客觀情境變化,抓住關鍵期,因勢利導,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利時機。
(二) 從現實生活中關照學生成長是創新新媒體內容的基礎
杜威提出:“知識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會生活背景中材料的明確形象和概念時,才是名副其實的或有教育性的”,這對于我們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新媒體融合在內容創新方面具有指導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要從真實的生活情境出發,講好身邊事,用好身邊人,以真切的情感去溫暖、服務每一個學生。形式要創新,但內容要圍繞生活,情感上不能矯揉造作,行動上不能空喊口號。要在校園生活中,呈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向結果,使每一個學生在我們倡導的價值觀引導下,實現自我發展。如輔導員利用新媒體宣傳大學生標兵事跡,發揮榜樣示范作用;通過宣傳教師、宿管人員等事跡,展現他們愛生、敬業、誠信、友善的品質。學生在感受到他們被社會認可的氛圍中,逐漸發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自我實現的重要意義,意識到學校教育是對他們個人發展的真切關照,進而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有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用,“外化于行”就成為潛移默化的教育結果。
(三) 圖文信息制作主體是創新新媒體內容的保證
新媒體內容的制作主體要依靠學生,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既成為受教育者也成為教育者。學生在實施教育過程中,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雖未變,但他們的設計思路和創作形式更加貼近自身特點,又勇于革新,不會像教師帶有明確的教育傾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學生間共同的知識背景、相似的認知水平,鼓勵學生以真實的情感為表達,實現閱讀者與制作者的共情,這是提高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過程中完成認同的關鍵。只有讓故事中的人講故事中的事,才更加真實,更有說服力。
(四) 尊重大學生的成長規律是實現新媒體內容創新的根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大學生,我們必須遵循大學生的成長規律。成長規律是科學的總結,是指導創新內容有效的根本依據。任何違背學生成長規律的創新都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更無法有效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的。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分析了學生使用新媒體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特點。樣本量1359人,92.35%的學生能夠接受通過公眾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大學生具有運用新媒體接受核心價值觀學習的動機。
形式上,73.51%的學生希望通過參加實踐活動學習,他們更愿意接受有多種感官參與的教育方式。內容上,學生更愿意閱讀與自己相關的校園生活和常識,這符合當代大學生個體行為特質中“現實性、主體性”的特點,體現了重過程、重實效、重現實的價值取向。只有尊重他們獨立自主的個性特點,滿足個人發展需要的內容才會受關注。
進入新時代,利用新媒體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仍然面臨諸多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務必深入研究新媒體特點,切實把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核心價值觀的真實價值,從而將核心價值觀內容融入到學生文化當中,真正實現情感認同,價值引領,行為實踐。
參考文獻:
[1] 黃世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傳播的有效性分析[J].政工研究動態,2009(1).
[2] 唐平秋,盧尚月.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4).
[3] 年大琦.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
[4] 馮剛等.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理論與實務[M].第四章對象行為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 方愛東.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引領作用[N].安徽日報,2014,12(12).
[6] 柳禮泉,陳方芳,唐珍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的四個著力點[N].光明日報,2015,6(16).
作者簡介:閻世寶,豐雅倪,榮梓欽,遼寧省大連市,遼寧師范大學學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