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的修訂,新教材的使用,將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老師把作文教學的中心放在文章寫法的外在規律上,諸如開頭結尾、結構層次、規范語言及記敘抒情、議論推理等,而對學生的寫作內驅力的關注和培養重視不夠。作文教學模式單一:布題——習作——講評。評改只重結論,忽視過程。作文教學一直陷入“費時多,見效慢”的困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激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強調“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當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這一觀念的轉變,無疑給作文教學帶來了曙光。
作為語文老師,我希望借當前課改的春風,把作文教學和當前課改緊密結合,采用開放的、活動式的教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走向生活,關注現實,寫出有靈性的文章。教學中,我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激發學生“說的興趣”
語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語文一致,說寫并重,都要讓學生受到最好的訓練。學生也只有養成較好的口頭表達習慣,具有較高的語言素養,今后才有可能在更廣闊的領域里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為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故加強口語訓練,提高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
作為語文老師,應該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有說話和演講的自信,激發他們說的興趣。如初一第一堂語文課,可以先不講課文,而抓住新生渴望認識別人,也渴望被人認識的心理,先示范性地作自我介紹,然后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介紹自己,剛開始有些人不好意思開口,慢慢地就大膽地站起來發言,情緒激昂,這便是一堂成功的口語訓練課。此外,也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或讓同學們講幽默故事、笑話,或以某個話題(如“我的個性”“我們的共同愛好”)讓每人做1~2分鐘的即興發言。活動課開得生動活潑,連平常膽小的同學也能臨場不亂,變得敢說話、會說話了。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所以,對口語的訓練,應采取興趣和實用相結合的方法,貼近學生的期待和需求,讓學生有興趣說,且能堅持說下去。
二、 以讀帶說,以聽促說,提高寫作能力
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除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實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越多,積累的知識越多,便不愁寫作的素材,讀書本身也是一種語言的輸入和學習。
此外,應該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首先要能聽得懂,才有交流下去的可能。強化學生的聽力訓練,讓學生可以在較為自信的態度下提高說的能力。可以開展“焦點訪談”“實話實說”等聽記活動,即由一位同學在課前介紹,聽者補充內容,最后每位學生以書面形式上交。總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培養學生的語言敏感性,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文本于語。”即能說是會寫前提和基礎。當然,說話和寫作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表達,口頭的語言或許不免凌亂些,蕪雜些,寫到紙面上去可得要求其精確、整齊、干凈。這個要求不是另外去造一種語言,只是要把語言運用得更精練些。
三、 構建充滿活力的作文教學,激活學生寫作內驅力
寫作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它只有在學生的寫作內驅力被激活后,才能把寫作變為自覺的行動,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因此,我們要擯棄傳統的注重傳授所謂“技巧”“經驗”的“滿堂灌”的寫作教學模式,給學生一方自由廣闊的天地,設置一種嶄新的學習氛圍,創設一堂堂生動有趣的作文課。如分組合作式教學,學生分組合作,共同審題,獨立成文后互評互改,形成佳作。既體現了以人為本、民主平等、團結合作、共同提高的教育理念,又使學生向“學習發展”的主體角色轉變,讓學生在合作中溝通交往,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從而觸發他們內心的體驗,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內驅力,使他們愛寫作文,樂寫作文。
總之,作文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關鍵,牽一而百發。倘若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能轉變觀念,積極探索,作文教學定會有新的轉機,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韓秀葉.中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之我見[J].中國科技信息,2005(11).
[2]嵇慶法.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與對策[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04).
[3]陸大雁.農村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學生優秀作文(教學),2010(08):50.
[4]蔣文娟.如何改進初中作文教學——以生活作文《讓生活充滿感動》為例[J].寫作(上旬刊),2015(06):72-75.
[5]沈海波.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05):73.
[6]蘆艷紅.加強口語訓練,以“說”促“寫”——淺議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上),2013(05):13-14.
作者簡介:
鄭玉勉,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