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為了進一步加強計量質量檢測研究單位博士后人才隊伍的建設,充分地發揮博士后高技術人才的作用,文章將從計量質量檢測研究單位博士后人才培養與管理現狀著眼,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博士后人才與隊伍建設的聯系與相互作用。通過完善博士后管理體制,建立合理科學的考核體系,推進用人單位的人才培養。
關鍵詞:檢測研究;博士后;隊伍建設
1、前言
隨著國家科技的不斷進步,高技術、高學歷人才越來越被國家和用人單位重視。我國博士后人才建設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體系,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如何加強博士后人才在計量質量檢測研究單位的作用,以及正確認識博士后人才與隊伍建設之間的相互作用,成為了用人單位高度重視的日常管理工作。
2、博士后人才對隊伍建設的促進作用
在計量質量檢測研究單位,博士后人才對日常的檢測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對人才隊伍建設起著促進作用。文章將從如下幾方面探討:
2.1優化研究單位人才隊伍結構
研究單位的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研究人員的學歷結構不合理是目前計量質量檢測研究單位存在的一個問題。高學歷的年輕研究人員的稀缺導致研究單位缺少活力、創新力,使得質量計量檢測研究單位的研究工作進展緩慢。年輕的博士后的人才不僅可以增進研究單位的創造活力,而且可以為中年研究隊伍輸送新鮮的血液[1]。博士后在學歷上的明顯優勢也可以激勵研究單位的有志青年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有助于他人努力提升自身的學歷,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引進的高學歷人才能更好地完善研究單位的人才建設,提高整體的科研水平,為科研隊伍建設提供更強的動力,加快科研隊伍的建設速度和效率。
2.2有助于提升研究隊伍的創新力
在現有的研究單位人才考核體系下,研究人員為了完成任務指標,仍是以論文和研究成果為主要目標,而不重視研究工作中的創新和探索。與之不同的是,博士后人才有著充足的時間和充裕的資金去研究自己的項目,因此他們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這就為以后的創新性研究成果的出現提供了保證。并且博士后在培養的過程中知識面是很全面的,這就避免了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出現知識匱乏的情況,為博士后在以后所從事的具有創新性、前瞻性研究工作提供保障[2]。而且博士后的人脈資源也很豐富,他們能利用自身的優勢為研究單位帶來更大的效益和資源,有效提高科研隊伍的創造活力。
2.3降低研究單位的人才錄用風險
人才選拔不論是從合作高校還是社會引進,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對引進的人才了解不夠全面,以及引進的人才是否會對研究單位的研究工作起到促進作用都是要面臨的問題[3]。博士后在學校培養期間,其所在的學校會對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學習能力做判斷,并對其在學校的研究成果做完整的評價。用人單位可以和相應的高校進行及時的溝通,充分了解所任用的博士后的個人素養和科研能力,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用人單位在人才錄用上的風險。對錄用的博士后要認真對待,給予相應的補貼和優待,可以定期組織博士后進行交流,了解他們自身的情況,有助于研究單位的科研隊伍建設,提高科研人員的凝聚力。
3、加強隊伍建設對博士后人才的作用
質量計量檢測研究單位的博士后對用人單位的隊伍建設起著促進作用,同時加強隊伍建設也對博士后人才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3.1優化博士后人才管理體系
一個研究單位的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優化博士后人才管理體制,能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研究單位要結合國家戰略安排和自身發展需求不斷完善博士后人才管理制度,健全研究單位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建設博士后人才流動站,規范博士后流動站的管理,還要聘用專門的博士后管理人員,強化博士后的責任。制定符合青年博士后人才培養的體系,有效地提高引進的博士后的質量,從而促進研究單位的博士后人才隊伍建設[4]。同時要建立健全更加準確、切實、有效、靈活的博士后工作績效考核模式和激勵體系,鼓勵博士后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進行創新性工作,打破原來只以論文為評價指標的方式,要結合實際的科研項目進行創新,著重考察引進的博士后的工作潛力和能力。要對工作取得進步的博士后進行獎勵,這樣不僅可以肯定引進的博士后的突出貢獻,而且還可以充分地調動研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研究工作的順利展開。
3.2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研究單位
博士后是具有很大創造力的一個群體,研究單位要充分認識到博士后的作用。研究單位應該按照構建人才梯度的標準來聘用博士后人才,并結合研究所自身的發展規劃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滿足研究所的需求。此外,研究所還應該積極推進博士后的制度實施,建立更加完善和靈活的招聘機制,吸引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隊伍。在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時以合同的形式進行簽訂,入職后博士后可享受相應職稱的工資和待遇,而職稱的評定是和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和考核成績直接掛鉤的[5]。通過考核的博士后就可以留在研究單位繼續工作,同時他們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單位,這樣既可以保證博士后研究人員的正常流動,還可以降低研究所的人才聘用的風險。
3.3有助于創新科學研究模式
良好的科學研究創新模式對研究單位的人才培養以及創新性成果的獲取起著關鍵性作用。研究單位還應該開展多種多樣的科技文化交流活動,為博士后進行創新性活動創造有利的條件。研究單位可以定期組織博士后外出與高校進行交流,及時了解該研究方向的前沿科技,充分調動博士后的自我學習、自我激勵,并且要注意活動的相關內容要和博士后自身的情況相符合。研究單位也可邀請國內知名的專家開展學術交流座談,為博士后提供一個開放的創新性平臺,進一步加強本研究單位和其他高校以及研究所的合作與交流[6]。同時可以組織博士后定期為其他低層次的研究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高其他人員的科研素質,加強科研隊伍的整體科研水平。
4、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都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轉變,高科技人才逐漸成為各個研究團體的核心力量。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潮流,研究單位要更好地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切認識博士后人才與研究隊伍建設的相互作用。同時要注重培養科研人員的創新與創造活力,腳踏實地的去發展和革新。
參考文獻:
[1]黃蓉.高校師資博士后制度的實施及其路徑思考 江蘇高教,2015,(5):42-43.
[2]衛丹,張勇,任武剛.以博士后聯誼會為基礎構建博士后科研創新平臺探索 教育教論壇,2015,(12)
[3]和云祥,龔杰昌.提高博士后培養質量應從招收選拔環節抓起 中國博士后,2016(2):41-44
[4]郝楊楊.企業博士后制度問題及對策研究 總裁,2015,(10):11-12.
[5]盧昌寧.加強和改進企業博士后工作的若干思考 企業導報,2016,(10):193-226.
[6]黃飛躍,陳曉玲.發展企業博士后的理性思考 高等理科教育,2015,(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