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聰穎
摘 要:如今,在初中教育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屬于一門不可或缺的學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引入道德與法治教學,不但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道德水平,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較強的法治意識。同時重點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是現階段中學教學中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一個關鍵性目標。為此,以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初中生學習主動性培養為主要闡述點進行分析總結。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生;學習主動性
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最主要的教學目的不是為了實施詳細知識的傳授,最關鍵的是能夠為學生創建一個比較完善的思維體系,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以顯著提高,最終能夠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及知識,充分挖掘學科的作用,獲取理想的教學效率[1]。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狀
現今在初中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那就是在學習中沒有足夠的積極性[2]。當前由于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加之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學生接觸到社會的機會越來越多,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認知體系,并且也對社會產生了新的認識及不同的看法,同時學生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個性化理解。所以,教師若想依靠說教的方式對學生實施道德與法治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其提出的要求。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老套,并且教學模式也是反反復復的一套,嚴重缺乏教學手段的創新,無法切實對應“生本理念”,只是將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粘貼復制,忽略了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致使整體教學水平偏低,對初中生構建健康、積極、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認知體系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初中生學習主動性的具體措施
1.活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知識傳授時,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從而有效活化教學手段,最終能夠實現多元化教學模式,以此高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顯著提高教學效率[3]。
例如,在開展環保及資源節約的教學時,教師若是簡單將教材內容復述出來,極易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乏味感,因此,在授課時教師可在其中加用故事大賽教學板塊,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如收集一些與環保和節約相關的小故事,并且在課堂中進行演講,最后讓學生對每一個故事實施特色評價,以此使學生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此外,由于詩歌朗誦、環保知識競賽等均屬于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具備成本低、易執行的特點,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定期組織學生到紀念館此類型的場所實施現場學習,或者是積極參加養老院慰問、社區服務等活動,使得學生的道德品質得以優化。
2.開展合作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知識傳授時,教師可在其中引入小組學習,并且將這一教學手段安排在課堂前半部分,以此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學生預先對知識有一定的理解,同時經過教師、學生的共同討論,對問題進行提前剖析,進而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深度分析問題,高效處理問題,提高教學效果[4]。
例如,在進行《增強生命的韌性》教學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式學習,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對問題展開積極的討論,并且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渠道對問題進行查閱,如互聯網、相關書籍等,使學生團結協作,匯總搜集來的一些從古至今經典的名人故事,并將其制定成一份材料,于課堂學習中進行匯報。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及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課堂上查詢資料消耗的時間。此外,在教學中,教師可將課堂時間使用在重點知識點的傳授及處理學生疑問上。利用小組式學習,能夠利于學生在其中精準發現對應自己學習能力的位置,并且獨立處理自己的問題,充分展現自身作用,深度學習。
3.強化課程問題導向,吸引學生自主探索
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知識傳授時,教師應盡量充分展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高質量的教學計劃,始終開展問題導向,顯著優化教學指導,利用高效合理的問題,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使其能夠積極、自主地去發現新知識,并以此強化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別把尊嚴丟了》教學中,教師可將何以維護我們的尊嚴作為主要的論述點,并且在授課中使用經典案例進一步證實,同時有效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由于每一位學生均經歷過這樣較為現實的問題,并且在體驗過程中也產生了自身的疑惑,因此,針對這類型的問題,教師可根據實際的情況對其進行合理的剖析及設計,充分使用有效課堂時間,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結束授課任務后,可重點對教學效果執行有效的評價以及指導,針對每一位學生具體的表現進行對應的評價,以此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加以重視,且能夠讓學生及時積累學習經驗,主動與教師、同學進行探討,最終增進自己的自學能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學中對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性的培養,以此讓其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積極指導學生自主深度學習,獲取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實現道德與法治學科預設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鄭翠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改革的特色和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7(9):183.
[2]吳佳佳.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應用及探討[J].中國培訓,2017(10):60.
[3]胡蓉.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0):126-127.
[4]陳均武.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J].神州,201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