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松英
摘 要: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對于語言知識的實際應用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隨文練筆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寫作訓練與語文知識學習相結合,使學習和讀寫共同進步。針對如何通過教學中的隨文練筆來提升小學生的語用能力進行分析,并結合經驗談談體會和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用教學;隨文練筆
語言的運用要注重學生對于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而隨文練筆能夠將讀和寫結合在一起,有效地發揮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及時挖掘教材文章中的練筆點,讓學生能夠運用多種語言形式把讀寫聯合起來,在這個融合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
一、認真備課,尋找練筆點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備課,深入了解教材內容,精讀每一篇課文,尋找其中的練筆點并且可以自己嘗試寫一下,避免出現切入點不合理或者頻率太高導致學生厭煩的問題。以第一篇課文《小蝌蚪找媽媽》為例,教師可以在學完課文之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想象遇到烏龜后,如果還沒有遇到媽媽,它們又有可能遇到誰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可能遇到的小動物一一寫下來,根據原文的內容,仿寫景物或對話練習等。通過對教材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教師可以掌握各種訓練點,比如說話訓練、仿寫訓練等。比如,在課文中的留白處讓學生發揮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表現力。當有了這樣充分的準備之后,在開展隨文練筆教學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帶給學生更具體、更有效的語用鍛煉。隨著不斷的練筆,慢慢會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
二、講課過程中隨文練筆教學實踐
1.說寫結合
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當把握好課堂時間,精講多練,避免出現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開展隨文練筆之前,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后進行交流。通過交流產生出思維的火花,擴展學生的想象能力,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和高效。交流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剛才說的變成文字,寫到作業本上,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將自己的想法和說出的話清楚地表達成文字。
2.多媒體輔助教學
語文教材的知識容量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已經大大增加,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需要借助資料,豐富學生的見識和知識儲備。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呈現出不同的信息和知識。在學習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布置搜集資料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或小組合作的努力,搜集有利于教學的信息,加深印象。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搜集資料的過程用文字記錄下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和資料的理解,更好地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
3.抓住課文重點,避免作業負擔過重
現在學生的語文作業越來越多,日記、周記、摘抄、背誦……學生的寫作練習量很大,但是寫作水平卻并沒有提高,這是為什么?筆者認為主要原因還在于這種留作業的方式過于盲目,日記、周記寫什么?有什么寫作手法?標準是什么?這些教師都沒有明確指出,僅僅是布置了寫日記作業,學生寫作水平不一,有的僅僅是流水賬,不但沒有得到寫作練習上的進步,反而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讓學生負擔過重。因此,教師在隨文練筆時,應當注重教學目的,抓住課文重點,讓學生體會到課文的特色和寫作手法。比如,在學習課文《日月潭》的時候,教師在隨文練筆時要注重學生對于修辭手法的運用,諸如“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等句子,都是學生練筆學習的典型。通過這樣目的性強的訓練,能夠減少學習的盲目性,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
三、品味文章,學習寫作手法
讀課文不能僅僅通讀一遍就開始寫作,而是需要精讀,精讀完之后還要學會品味文章,感受其中的情感表達和寫作手法。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注重開頭和結尾的互相照應寫法,根據課文,讓學生明白好的開頭和優秀的結尾對于文章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品味文章時,注重對文章結構的分析,課文的起承轉合,段落之間的過渡和照應等等,這些寫作手法和技巧能夠幫助學生解決自己存在的寫作問題,提升自己的語言文字應用水平。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修辭手法。一個用得好的修辭, 能夠畫龍點睛,讓原本平凡的句子瞬間靈動起來,給人眼前一亮的美感。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在隨文練筆中要求學生使用相同的修辭手法進行寫作練習,不斷在練習中體會感悟,最終讓自己的語文運用變得鮮活起來。
古人將閱讀作為根,將寫作作為葉,只有根深才能葉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隨文練筆,激發學生思維想象能力,拓展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寫作天地。當學生通過語用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時,能夠給他帶來成功的自豪感和滿足感,能夠更加熱愛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緊抓課文重點,緊扣課文引導進行練筆,發揮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練習修辭、文章結構等寫作手法的運用,讓文章更加生動,讓學生語用能力不斷提升,打造高效的語用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黃玲.讀寫交融,有效表達:有效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7).
[2]蔡菲.三年級“隨文練筆”的落點選擇與訓練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