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英
摘 要: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數學概念的教學,改變以往陳舊、死板的教學方式,上“活”概念課,靈動新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數學;教學質量
現在很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不到位。數學概念一般比較枯燥、乏味,教師如果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可能會使一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概念,愛上數學課是每個數學教師工作的重心。我認為想要教好數學概念課、靈動新課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是蹲下身,走入學生中,用學生的眼光來理解和對待教材;二是靈活運用新課標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方法;三是對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要進行精心設計,使教學方法更科學;四是改變急功近利的教學心態,讓學生扎實學好數學概念。以下是筆者在教學數學概念的點滴體會。
一、實踐體驗,提高認識
數學書本上的概念比較抽象,這對于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抽象思維差的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照本宣科、簡單地按照教材上課,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使其成為數學知識學習的堅固基石。針對這一現狀,教師不妨換一個角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的感官參與到概念學習中,讓思維和感覺同步。這樣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而是主動參與,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如我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數學統計這一概念時,就采用了此方法。在上課之前,我分析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設計出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統計的教學活動中的方案。在課堂中,我為學生準備了月平均氣溫表,讓學生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整理,自己動手實踐,畫出該月氣溫的折線統計圖,讓他們真正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樣的教學設計,整堂課下來,不僅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學生通過動起來、學起來、做起來,不僅提升了學習興趣,還使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活起來。學生通過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既學習了本節課的知識點,又促進了他們合作意識的提升,對提高教學質量也多有裨益。
二、深化理解,化難為易
1.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往往比較抽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些耐心和細心,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著手,進行直觀形象的引入,尤其是對于一些學困生,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基礎與他人存在著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或只是批評,這樣才能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讓學困生變優,讓優生更優。如我在人教版四年級數學統計這一概念時,就采用了此方法。在課堂上,我先將學生分成了10個小組,每組5個人,各個小組人員分配并不是隨機的,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組中既有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也有學習中等與較差的學生。小組分配完成后,便讓學生統計自己喜歡看的課外書類型:如武俠小說、穿越小說、名著等,小組統計完成后,便可根據統計結果繪制本小組的統計圖。各個小組在動手進行統計圖制作時,組員之間互幫互助,最先完成的小組將會獲得相應的獎勵,獎勵機制促進了小組成員學習熱情的高漲,也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將各個小組的統計結果進行匯總,得出全班的統計數據。這樣的過程遵循從易到難的學習順序,符合數學概念的學習規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對統計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也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以舊知識引導新知識
數學中有些概念往往無法用語言進行直觀表述,此時就可借助多媒體,通過多媒體的直觀、形象表達,化難為易。在數學概念中,有些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舊知識存在著某種關聯,教師此時可從舊知識著手,進行合理引入。在備課時,就要分析哪些新概念與舊知識存在著聯系,然后進行科學設計。這樣的教學方法,既降低了數學概念的學習難度,又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舊知識的復習,可謂一舉多得。
3.科學揭示概念的本質
小學生的思維往往以形象思維為主,數學教師應注意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概念教學。在此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從而為其他科目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概念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合作教學法、興趣教學法等來引導他們探究概念的本質,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樣的過程去學習和理解概念,從而提升他們的抽象思維。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各個階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著種種關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引入生活之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參與到概念學習中來,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對教學環節進行科學設計,使他們對概念深入理解,化難為易。通過優化概念數學教學,使學生在掌握概念時,也提高了數學學習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胥寶鳳.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6):21-22.
[2]熊玲.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體會[J].新課程(中),2011(7):23-24.
[3]黃秀玉.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新課程(中),201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