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桂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慢慢替代了應試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顯著。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數學老師們一般都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即學生是被動學習,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嚴重缺乏。主要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讓更多的學校在教學中可以多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具體性的課程,老師們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數學課堂只會讓學生覺得很無聊,而老師們如果在數學課堂上引用情境教學模式和問題導入式教學模式,學習課堂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可以讓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更是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培養,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探究數學。但是老師們的教學模式只是單純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才可以真正地了解學生,讓學生做到獨立思考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思考
獨立思考是一個智力和非智力一并參與、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單純只有熱情的思考是不夠的,而缺乏熱情的思考則是沉悶和凝重的,都會給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與習慣的養成帶來嚴重影響。因此,老師們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要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加以重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只有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數學成績才能夠得到提高。教師們要讓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數學課堂中來,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并且快樂地思考。教師們不能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而是要巧妙運用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教學課堂。例如,一個三位數,數字和為2,這個三位數減去6后,還是一個三位數,新的三位數字和是5,問:原本這個三位數是多少呢?就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座位1號到尾號的學生進行順序回答,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樣可以讓平時不愛表現的學生挑戰自我,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讓學生主動思考、獨立思考問題,才能以學為樂。
二、精巧提問,讓學生主動思考
精巧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老師們主要以講解為重心,把每個數學點都講得十分詳細,把每個知識點都灌輸給學生,使得學生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時間久了,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依賴性,不知道怎么思考。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們需要多運用提問的方式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心中的疑慮,引領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獨立思考。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認識”時,如果老師們直接把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告訴學生,這樣只會讓學生被動接受老師傳輸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們可以采用精巧提問的方式,用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例如,(1)數一數長方形與正方形各自有多少條邊、多少個角?(2)長方形與正方形各個角的度數。(3)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每條邊與每個角相比較,你們從中發現了什么呢?這樣的問題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展開獨立的思考,這樣可以讓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使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
三、引導質疑,讓學生獨立思考
教師們要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為重心,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要對教師們提問的問題加以重視,教師們也要為學生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展現自我的舞臺,這樣才能讓學生盡情地獨立思考,讓學生從中可以真正地學會思考。例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時,老師提出了三個問題,讓學生通過用尺子去測量講臺每條邊的長度,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且長方形、正方形四個角都是90°的結論。在測量時肯定會有很多疑問,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想到什么答案就說出來,不論對錯,都是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后得出的結論,所以都是思考后的成果,教師們把教學的話語權交給學生。在這樣自由而快樂的數學課堂上,學生并沒有局限于教材內容,沒有局限于標準答案,而是能夠在數學學習課堂上把學習的主體性與能動性體現出來,能夠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獨立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獨立思考,讓學生成為學習課堂上的主人翁。
總而言之,教師們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情況去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都不同,遇到的問題也是不大一樣的,為了把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教師們要從學生的現實經歷出發,實事求是,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給學生指引正確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打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會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J].新課程(教師版),2010(4):52-53.
[2]宋開紅.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