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富寶
摘 要:學困生是每一個老師都要遇到的,也是每個老師值得關注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與學困生溝通,幫助學困生進步,使他們擺脫學習困難,趕上大多數學生的步伐,是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將就從小學數學學困生的造成原因和有效轉化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困生;轉化措施
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有效地與學困生溝通、交流,幫助學困生擺脫學習困難,順利完成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促進教學發展呢?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產生原因及轉化策略,談一些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
1.學生自身的原因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學生學習上出現了困難,不僅與老師的教學方法不恰當,對學生的關注度不高有關,與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上課聽講等也有關系。試想,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講,接下來的表現,首先是作業應付,要么抄答案,要么抄同學,為了做作業而做作業,作業對別人來說是鞏固,對他來說是負擔。小學數學雖然簡單,但是邏輯性很強,是一環套一環的,學生一堂課聽不懂,可能接下來就有兩三節課聽不懂,久而久之,不懂的知識點越來越多,學習越來越困難,也越來越沒興趣。其次,長期不認真聽講,抄作業,讓他們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不踏實,課堂上好動、說話,不但讓自己學不好數學,也影響他人的學習,更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可見,作為一個小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致使自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導致自己步入“學困生”的行列。
2.老師教學上的原因
學生困生的出現,跟學生自身有很大的關系,也跟老師的教學方法有著不可分割的牽連。小學生心理特別單純,也很敏感,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因為自己的喜好,對某個學生關注度不夠,勢必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冷落,從而不愛上這個老師的課,導致成績下滑,學習困難。還有,如果老師不跟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改革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還沿用傳統的觀念,采用單一、枯燥的方法,這也會造成學生對數學的逆反,覺得數學沒意思,更別說激發他們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長期如此,影響了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讓他們的全面發展受阻,而且讓課堂教學沒有成效。
二、幫助學困生進行轉化的有效策略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能改變一個人。”一點都不假。對于一切都正在發展中的小學生來說,在教學中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他們數學成績的關鍵。首先,要讓學生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實踐證明,課堂四十分鐘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要,如果他們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認真思考后,聽老師講解,理解難點、重點,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就能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情況,實現學困生向平行生的轉化;其次,要讓學生認真對待課堂練習、家庭作業。我們知道孩子的記性再好,所有的知識點不可能只靠一堂課就能牢記于心,還要經過課堂練習的鞏固,家庭作業的復習,才能讓他們對課堂學習內容,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也才能逐步解決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問題,把他們拉進平行生,甚至優秀生的隊伍中;最后,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不但能讓學生了解新課要上的內容,而且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不懂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使課堂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也實現自己的完美轉化。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作為小學數學老師,為了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集中精力專心聽講、認真學習,并在學習中提問、思考,獲取新課。老師就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對老師的提問積極回答,增強與老師的互動。如,情境教學、游戲教學、生活化教學、運用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都能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比如,在教學“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先讓學生報出多個多位數數字,然后讓他們猜猜,看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等。最后讓學生動手驗算,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對這節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這種小游戲簡單、有趣,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幫助學困生理解難點,無論是對學困生的轉化,還是對課堂教學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真正幫助學困生進步,讓他們有效轉化,就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努力,從改變學生習慣、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入手,努力學習,用心教學,轉化學困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曾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轉化工作芻議[J].陜西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