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福龍
摘要:初中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村學校的師資、生源都比較薄弱,教學有效性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鑒于此,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探討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有效性
有效的教學是指教師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經過一定時間的教學活動之后,學生獲得的進步與發(fā)展。教學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否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學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而是學生是否學習到有用的東西。學習是人適應社會的過程,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學習有效性是不同的。農村初中生數學學習有效性比較低,主要受到家庭背景、經濟條件、教學觀念等方面的影響,農村學校的師資條件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農村數學教師,要從現有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探討策略與方法,以期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僵硬
農村教學條件比較落后,教學方式比較傳統(tǒng)落后,教師在課堂上依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沒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填鴨式、滿堂灌、一張黑板一只粉筆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學生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缺少自主探究的意識與欲望,只能夠被動的接受知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比較低下,這是影響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學生缺少主體意識
農村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比較少,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提升,處理問題的實際能力有待提升,學生兩級分化比較嚴重,具有較大的遷移,農村學生受到家庭背景、教育觀念等方面的影響,農村普遍存在厭學的現象,他們好奇心比較強,活潑好動,但是缺少有效的引導,學生學習缺少積極性與自主性,沒有從多個角度認識自己的學習,不善于自我反饋、自我總結,學習有效性難以得到提升。
(三)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
當前農村還有許多留守兒童,父母對子女的學習關心不足,農村教學質量、教學條件等都有待提升,整體素質可能偏低,與此同時,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都并不相同,有的學生悟性比較好,掌握知識、理解知識比較快,有的學生悟性有待提升,需要教師仔細耐心的講解,學生才可以一點點的消化理解。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與能力差異,教師要采取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立足于提升學生的整體效果,逐漸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提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改善農村家庭落后的教育觀念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每個人不可逾越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與發(fā)展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當前,讀書無用論正在影響人們,許多農村家長認為讀書沒有價值,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然后出去賺錢,才是正理,認為讀書與不讀書都是沒有關系的,他們不想將所有的命運壓在讀書上,一些農村家長重男輕女的觀念依然存在,如果是女孩子,他們不希望他們讀太多的書,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腐朽的觀念依然存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多方面的努力,政府要大力的宣傳教育政策,接受教育是每個人基本的權利,保證學生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每個家長應盡量的責任,對家提供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支持與幫助。同時,要引導家長客觀看待社會現實與自身實際。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提升自身素質,特別是數學知識,家長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穩(wěn)定的心理因素,學生的學習受到興趣的支配與影響,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符合農村學生的學習實際、年齡特點與心智特點,通過情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待提升,促進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例如,在學習“圓”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整圓,然后讓3個學生出來,一人畫一部分,共同完成圓形的制作,激發(fā)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講究教學藝術,多講講數學歷史上的數學趣事,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數學實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還是在學習圓形的時候,讓學生考慮自行車的車輪為什么是圓形的,如果是方形的、橢圓形的會有什么后果,物體的形狀與位置會有什么影響,這是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會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三)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農村學生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學生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如果促進學生有效的獲取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就在于教師在教學中是否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效獲取知識,整體上改善數學落后的情況。教師要依據學生成長背景、性格愛好、興趣特點、優(yōu)點缺點等,將學生分層不同的層次與小組,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給與大大的鼓勵,適當的提升學習難度,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綜合能力,對于性格內向、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要更有耐心、更有信心,采取以優(yōu)帶差的學習方法,發(fā)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四)吸收借鑒教學方法,注重創(chuàng)新
教學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升,知識更新?lián)Q代的速度比較快,教學方法、教學方式也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農村教學環(huán)境、教學條件比較差,在教學改革中常常處于比較落后的地位,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揚長避短,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積極主動改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多去參加座談會、培訓會等,促進自身教學能力逐漸得到提高。
(五)改善師資條件,提升教學積極性
數學是邏輯嚴密、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教學具有極強的教學能力與教學經驗,但是農村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流動性比較大,這對教學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不高。這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又一個因素,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對教師加強思想上的引導,學校通過教學理念、師德教育等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世界觀、人生觀等等,解決教師實際生活上的困難,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生活條件,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同時,要嚴格的管理與考核,做好考核,創(chuàng)新賞罰制度,強化民主意識,讓教師真正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
參考文獻:
[1]段志林.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數學成績[J].教育教學論壇,2013(46):114-115.
[2]林鳳.家庭文化背景對農村小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1,(5):66-67.
[3]李國誠.影響農村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原因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0,(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