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琴
摘要:互聯網在成為中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的同時,又對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人際交往產生了很大的沖擊,這種形勢使得互聯網時代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使互聯網環境下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最大功效,促進中學生的健康發展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一、中學生使用互聯網現狀
中學生的互聯網活動基本上涵蓋了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各式活動與服務。因此中學生運用互聯網的形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他們查詢和下載資料、玩互聯網游戲、QQ聊天、聊微信、刷微博、看電影、網上購物等,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生活。隨著手機技術的發展及上網功能的完善,許多中學生選擇使用手機上網,手機使用率正不斷逼近傳統臺式電腦的使用率。除此之外,盡管互聯網有著龐大的信息資源,但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和互聯網功能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體現出很強的自主性。
很多中學生選擇在網吧上網,這樣便失去了學校、家庭的必要保護和監督,又加上網吧的經營者只顧追求經濟利益,缺乏社會責任感,使中學生上網基本上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下,許多中學生們自制能力差、自我監控能力弱,互聯網游戲成為多數中學生網民的主要活動之一,游戲的逼真與刺激,使中學生沉迷而欲罷不能。
二、互聯網給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互聯網豐富了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一方面,互聯網使教育內容的形態多樣化,己不再只是文字,還包括聲音、圖片、視頻、影像,它將文字、聲音、圖像、數據等集為一體,為同學們展現最新的時事資料、社會動態等,使內容變得形象而生動。另一方面,互聯網使教育內容變得豐富而全面。互聯網的信息量大、速度快,可以方便地獲取大量的信息,包括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覆蓋面廣,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廣度。
互聯網拓展了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日益被各大中學應用到課堂的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也變得豐富和有趣,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進行教學、課程中可以為同學們呈現多種相關的案例以及為同學們播放音頻、視頻、動畫等和課堂相關的聲像材料。除此之外,互聯網環境下,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拓展到了課堂之外,互聯網信息量豐富,學生可方便的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源。并且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到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主題網站、博客、論壇等各種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與外界自由地進行思想交流,真正地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說,互聯網進入思想政治教育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現代化、科技化,與新的生產力、新的知識工具和新的交流工具相結合,也更加具有生機與活力。
在互聯網環境下,中學生可以主動地從互聯網上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網上瀏覽和下載各種教學參考資料,來彌補教材中信息的不足,這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增加了閱歷,學生由消極變得積極。在這一空間里,他們可能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自己獨立地去解決,學生的潛能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極大的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可以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變大自己的見解,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獨立的個性。并且網上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供了中學生聯想和想象的空間,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互聯網給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從知識方面看,教師和學生都可以迅速的從互聯網上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掌握最新資訊,學生對于某些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與理解能力甚至超過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權威性受到了極大地挑戰,給教師帶來的很大的壓力。
就以往來說,教育對象的思想上的變化,教師通過其言行比較容易察覺到,從而可以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幫助學生端正意識,解決其思想問題。而如今互聯網成為中學生傾訴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日益通過互聯網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給教師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正是由于互聯網的虛擬性與信息的不可控制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逐漸趨于復雜化,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帶來重大沖擊,互聯網的各種負面信息容易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效果,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被弱化。
互聯網既是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垃圾場。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各種各樣的信息蜂擁而至,各式各樣的文化、思想觀念大量傳播,既有健康、進步、積極向上的,又有色情、暴力、反動的信息。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特殊時期,自控能力差,意志力弱,對不良信息缺乏正確的辨別能力,容易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沖擊了傳統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學生思想的混亂和不道德的行為。互聯網信息的不可控制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產生了重大沖擊,削弱了傳統育人環境的影響力,容易對中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適度的上網對學習和生活都是有益的,但如果長時間沉迷于互聯網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大損害。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一些同學上網成癮,沉迷于互聯網之中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了耽誤學業、甚至放棄學業的不良現象。中學生應當從自身的身心健康出發,學會理性地對待互聯網。中學生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上網習慣。要深刻認識到互聯網是增長見識、開拓自己視野和思維的輔助工具,而不能沉溺到互聯網游戲中,荒廢自己的學業。中學生要合理安排自己學習時間,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并自覺接受家長和學校的監督。
參考文獻:
[1]高琴. 互聯網時代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J].教育創新,2005(08):129-130.
[2]何云.互聯網環境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12.
[2]唐莉.對互聯網時代強化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D].重慶交通大學,2010.
[4]程彩英.互聯網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科教論壇,2009(15):169.
[5]李薇菡.互聯網交往對青少年心理產生的負面影響與對策研究[J].廣東社會科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