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軍
摘要:“班班通”提高了我們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班班通”在高效課堂建設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潛能,突破了教學難點,優化了課堂結構,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快樂起來。
關鍵詞:“班班通”;教學手段;有效課堂
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們樂于動手操作,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所以如何提高科學課堂質量以及探究科學教學方法十分重要,然而翻開科學教材卻發現,圖片占據了教材絕大部分的版面,敘述性的文字少得可憐。如何組織學生進行研究,該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前兩年剛接觸小學教科學的我茫然了,對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我更是一籌莫展。
課前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設計教案,準備材料,制作教具,結果在堂上要么學生提不出問題冷了場,要么是瞎提問題亂了場。課前準備的材料經常是蜻蜓點水走過場,討論、交流時學生出不了場,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結果又收不了場。我頭疼了,有時課堂上熱熱鬧鬧,掌聲笑聲都能聽到,一次探究活動下來,學生什么結果都沒有得到,這是不是一節好課呢?該如何看待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呢?我又迷茫了。
近年來,由于地方政府對教育十分重視,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區教科體局同時借著迎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檢查的契機,為我們農村學校也配備了“班班通”,同時學校進行了“班班通”開放教育, 為我營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我抓住這個好機會,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的豐富資源,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精彩、生動。然而要用“班班通”,必須要轉變觀念,提高自身能力。但如果只單純的照搬,不一定就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還需要在選用的同時能創造性的使用。可以這樣說,“班班通”能普及,給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好處,我覺得“班班通”提高了我在科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班班通”在高效課堂建設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潛能,突破了教學難點,優化了課堂結構,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快樂起來。
“班班通”促進了我作為科學教師專業素養的成長,“班班通”通過便利的條件,除了在教學方面提高了自身的素養外,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方面提升了自己,同時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促進了他們的學習、家庭互聯網的開通,使學生比成人更快的掌握了網絡這門技術,使他們通過查找資料、聽音樂、聊天、玩游戲、制作幻燈片、電子報、畫圖等,豐富了他們學習的內容,增加了學習的樂趣,尤其在高效的課堂建設中的課堂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如:課前大量收集有關資料,自己制作幻燈片,學習在課堂展示活動中的演講技巧等。
“班班通”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精神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以往教師的工作是在教學大綱的明確規定之下,以教科書為準繩,教師用一只粉筆一張嘴進行教學活動的。學生的學習只重視結果,忽視過程,學生學得被動,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改變這種狀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深挖教材內涵,深究能有效激活學生自身內在動力的要素。合理使用班班通,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適時地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變被動學為主動學習。
“班班通”讓科學課有聲有色,借助“班班通”資源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變知識為能力。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真正價值并不在于知識本身。時代在進步,知識在更新,當學生對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中,“練”貫穿于全過程,并起到重要作用。為此,發揮班班通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加大練習力度,加深練習坡度,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有效手段,它不僅傳授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而能力的展現促進了知識的發展。
總之,班班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先進教學方法的平臺。通過觀看一些教學實錄,使我體會到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根據學科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學知識。多媒體網絡教學能使教師獲得創造性的自由,更能體驗到探究的樂趣。我們教師一定要抓住機遇,利用班班通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立志成為一名成功者!合理使用班班通,讓每一個學生喜歡我們的課堂,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如果說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班班通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只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才能讓我們的課始終充盈著智慧與靈動,才能讓課堂流光溢彩,激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