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方
摘要: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園地,一個積極進取全面發展的班集體,必將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展起到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勵作用。而要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關鍵要靠班級的強大凝聚力。班主任必須在平時的工作中盡力引導學生,讓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建立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的班集體。
關鍵詞:班主任;凝聚力;對策
一、目標合理,制度規范。
班主任即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吨袑W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明確規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務是:“按照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開展班級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學生,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體魄健康的公民。
一個班集體要想具有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凝聚力,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目標,目標的設立要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而定。目標的制定讓學生們一顆顆心聚在一起,大家想集體所想,急集體所急,激勵學生團結奮斗,不斷進取。而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會使學生們產生自信心,產生成就感,產生凝聚力,激發他們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新學年一開學是確定目標的最好時機。對于學生來說,無論曾經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已經成為過去,一個新的未來在等待著他們,因而“每個學生臉上都寫滿信心與希望”。因此有經驗的班主任都能迎合大家內心的期待和需要,要求每一個人對新學年確定自己的目標,每個目標都是一份激勵的強化物,促使學生產生“新學年有新表現”的行為動機。
在班級管理中,要制定合理可行的班規,引導和規范班級成員的日常道德和行為習慣。在班級管理中,一個好的班級規章制度,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規則意識、公平意識、平等意識等,也就是說,制度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約束、控制的工具,還應具有教育功能。班規的制定,要在廣泛征集的基礎上產生,要讓學生明白每條規定的依據和好處,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獎懲分明。
二、任人唯賢,動靜結合。
一個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個得力助手,選用好班團干部,不僅能使自己從繁忙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而且可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班委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性,選出的班委一方面個人要有積極態度,樂意干,有一定的管理,組織能力,另一方面同學們信任,有號召力。在班集體中,要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每個人都作為集體的主人,讓每個成員都參與管理,要通過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帶動所有成員積極愉快地參與班級管理,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集體的榮辱與個人息息相關,從而產生對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從參與班級的管理中凸顯出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和鞏固。
成功的班團活動是增強凝聚力的有效途徑。讓班委們發動學員,帶動學員,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由他們來安排籌劃活動。 通過同學們的共同合作,激勵學生不斷進取,來充分發揮團隊作用,各類活動為同學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使大家由相識到相容、相助。因此,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是展現自我的舞臺。在活動中激發學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大大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每次活動中,每個人投入越深,體驗就越深,集體歸屬感就越強,集體凝聚力就越大。
三、言傳身教,對癥下藥。
真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因而,班主任應該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真心愛護和班集體的溫暖,從而使班集體成為有極強凝聚力的集體。這樣,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就有了真情和關愛。一個團結、上進、友愛的集體,師生都以誠相待,以友相處,再沒有比這更具凝聚力的了。班主任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所從事的工作,始終堅持眼勤、嘴勤、腿勤的三勤原則,全面了解班級情況,對癥下藥,即平時多觀察,有問題多說、多去教室巡視,多和學生交心。多與學生接觸,到教室里看看,了解學生這段時間到課情況與學習互動性,有沒有碰到教與學的脫節,了解學生他們所遇到的困難是什么。這樣學生會認為班主任是一位可以和他們在一起討論、學習、說笑,可親可信的朋友,而產生集體感,對學習產生興趣。當然班主任更要從自身的工作激情和表率行為來感召學生,讓學生從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學的正面引導,課外正面的談心、說教。
許多學生生雖然在能力、成績和日常行為方面比其他學生優秀,但卻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挫折承受能力差、心理負擔較重、人際交往出現障礙等方面。那么,在預防和消除優秀生的心理問題方面,我們該做些什么呢?教師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挫折,告訴他們,偶然的失敗與挫折是學習和生活中的正?,F象,許多名人、偉人不也在成功之前艱苦備嘗嗎? 教師還要引導他們從失敗和挫折中發現成功的因子?;蛲聪驴喙?,彌補不足,或揚長避短,在其他方面超越他人,當優秀生能夠自覺地將失敗與挫折內化為前進的動力時,他們會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加堅實有力。
總之,班主任要充滿關愛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從關愛與理解出發,一言一行影響每一位學生,不能抱著與學生斗的心理,要有個健康的心態對待學生,班主任不能過分自尊,要適時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對待學生,要走近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交朋友,老師要能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我們要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我們敢說,敢于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