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凡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集團公司建立合并財務報表的作用進行闡述,從會計信息不具備精準性、合并范圍不全面、合并會計處理方式不合理三個方面入手,對集團公司合并財務報表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集團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優化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集團公司;合并報表;問題;策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在給現代化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前景的同時,也給其運營提出了考驗,在此環境下,集團公司要想得到長遠發展,就要落實好財務工作。而合并財務報表作為集團公司建立決策的主要依據,同時也可以將集團公司的真實運用狀況以及發展規模進行體現,在運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此,這就要求集團公司對合并財務報表有全面的了解,明確其在集團內部起到的效果,并且做好集團公司合并財務報表探究工作,這樣才能將合并財務報表的自身作用高效發揮,提升集團內部財務管理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從而促進集團公司長遠發展。下面,本文將重點闡述和分析完善集團公司合并報表的策略。
通常情況下,合并財務報表一般指可以將集團公司真實財務情況以及運營狀況加以體現的財務報表。合并財務報表是由集團公司自行建立,集團公司和子公司都均可作為財務主體。集團公司主要指涉及了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而子公司主要指由集團公司進行股權管理的公司。從該角度來說,集團公司在獲取法人資格之后,需要在相關法律標準的許可范疇內來開展運營工作,結合相關法律需求進行控股企業的注冊和記錄。通過開展合并財務報表工作,能夠有效確保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讓其及時對企業真實的運營狀況以及財務數據加以掌握,給集團工資決策的建立提供依據,提升公司風險防范水平和實力。合并財務報表凸顯的作用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借助合并財務報表,將集團公司和子公司真實運營環節中出現的財務信息進行體現,確保有關工作人員的知情權。另一個是采用合并財務報表,可以將內部交易進行消除,防止集團公司和子公司之間采用內部聯合交易的方式裝飾財務報表,進而提升財務報表的精準性和真實性。
(一)會計信息不具備精準性
針對集團公司來說,合并財務報表通常由各個公司財務報表整合而成,因此,合并財務報表中所有數據將會受到子公司真實財務狀況的影響,一旦子公司財務狀況出現問題,在實現財務報表合并之后,將無法保證合并財務報表有關數據的精準性和真實性。結合真實狀況來說,各個公司都具備特有的財務政策,因此,應用的財務報表編制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在集團公司開展財務報表數據收集和整合工作時,將會把核算出的相關數據合并于一體,進而使得合并財務報表所體現的公司資金流量以及財務狀況和集團公司真實運作情況不相符。集團公司和子公司落實在財務工作中,因為操作方式以及管理理念存在差異,使得財務問題處理方面也會大不相同,在這種狀況下,集團公司財務工作人員即便結合相關標準和需求來對有關數據實施處理,但是無法減少數據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而給集團公司各項財務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影響。
(二)合并范圍不全面
在當前環境背景下,集團公司開始朝著繁瑣化和規模化的趨勢發展,子公司分布領域比較分散,同時含有多樣化投資體系。另外,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往往具備跨領域、跨國界等運營特性,為了迎合市場競爭要求,實現公司整體效益的提高,大多數公司會采用采購股權方式來落實并購任務。部分集團公司為了實現節稅,把部分僅僅作為子公司的單位轉變為分公司,或者為了提升合并報表的規范性,沒有結合真實狀況,把子公司納入到合并范疇中,導致合并結果缺少合理性。鑒于上述現象,假設公司沒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對子公司股權占比改變狀況和真實管理狀況加以明確,在進行財務報表合并的過程中,將會存在合并范疇不規范的現象。在會計準則中已經詳細表示,集團公司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過程中,需要把管控在境外的全部子公司都融合到合并財務報表的范疇內。
(三)合并會計處理方式不合理
結合目前情況,在進行合并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沒有對被收購公司盈余情況結合收購之前和收購之后的兩種情況加以探究和分析。在進行采購之前,針對盈余形成購買日子公司開始,可以將其當作凈資產公允價值中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實現投資以后,在實現投資之后,子公司的盈余方可形成合并收益的部分。由于我國合并財務報表沒有對收購日進行全面思考,而是把子公司整體效益當作集團公司長期投資的抵消內容,從而使得合并會計處理方式不具備合理性。
(一)提高會計信息準確度
集團公司在開展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時,因為合并財務報表中涉及的相關數據都是把各個子公司財務數據當作依據,因此,將會遭受子公司財務政策、財務操作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在這種狀況下,各個子公司財務政策將會存在一定差異,并且各個財務工作的操作方式也有所不同,進而使得財務數據不具備精準性,無法將集團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加以體現。為了能夠讓集團公司對自身真實財務狀況有所認識,對各項財務數據加以確定,集團公司需要結合各個子公司的真實狀況,實現相關財務政策以及財務操作方式等內容的高度一致,同時對子公司運營狀況有所掌握,優化合并財務報表框架的方式,在提升財務數據精準性的基礎上,給集團公司建立運營方案提供便利條件,這樣不僅可以給集團公司創造更好的效益,同時還能推動集團公司的長遠發展。
(二)以實際控制確定合并范圍
隨著我國合并財務報表準則的相繼頒布,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疇開始朝著股權分配的趨勢發展。以某公司為例,M是N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而M則是G 上市股份公司的控股企業,但是為了將主業進行突顯,N集團公司需要把G 公司轉變為子公司,并對其實施監管,進而和M公司一同作為N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從形式角度出發,M公司需要把 G 上市公司一同融合到合并財務報表范疇內。新會計準則中已經詳細指出,在進行合并范疇明確時,需要秉持注重實質的原則,這樣可以對真實工作中出現的不足加以全面處理。
(三)推動會計集中核算系統建設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大部分集團公司都創建了完善的EPR系統,利用EPR系統,實現對各個子公司的統一管理。針對EPR系統而言,將財務管理體系和各個管理體系進行融合,借助計算機技術構建完善的財務體系,并將其運用到對應的財務報表中,確保集團公司各項臺賬以及賬目都可以利用計算機來得以落實,從基礎上防止財務部門及運營部門賬賬不符的現象。但是,EPR系統無法將合并財務報表自身產生的問題進行全面處理,例如,缺少精準的財務數據、合并范疇不規范等,為了將這些問題進行處理,我們需要結合集團公司真實狀況,構建會計集中管理體系,運用會計集中管理體系,防止人為修改報表的現象,在優化合并財務報表構建質量的基礎上,保證合并財務報表的規范性和合理性。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企業運營規模得到了擴充,企業之間的跨領域以及跨國界等現象頻頻出現。針對集團公司而言,財務管理作為公司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財務管理質量將會給公司整體運營水平帶來直接影響。其中,完善的合并財務報表能夠將集團公司真實的運營情況以及財務狀況加以體現,給公司決策的制定提供依據。這就要求管理人員需要結合公司的真實狀況,加大合并財務報表探究力度,在梳理集團公司和子公司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做好子公司的管控工作,在提升公司整體財務水平的同時,給集團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鵬.集團公司財務會計報表中合并問題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18):96+98.
[2]唐國斌.集團公司報表合并遇到的問題及注意事項[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9):140.
[3]何慧娟.集團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探析[J].會計師,2016,(12):11-12.
(作者單位:溫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