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福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ERP系統管理給成本控制帶來的影響進行闡述,從優化企業成本管理方式、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實現流程重新改造三個方面入手,對ERP系統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發揮的作用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如何應用ERP系統管理進行成本控制的優化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企業;ERP系統管理;成本控制
在當前科學技術全面發展的背景下,ERP作為信息化發展產生的必然結果,一經出現,得到了諸多領域的關注和應用。當前,ERP系統已經成為各個企業實現成本管控的主要方式。而ERP作為企業資源規劃體系的簡稱形式,借助信息化技術,把企業各項資源實現科學分配,在提升資源應用效率的同時,讓企業物流以及信息流等內容加以整合,從而達到企業成本管理的效果。下面,本文將進一步闡述和分析如何應用ERP系統管理進行成本控制。
ERP系統就是把企業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三項內容進行整合和管理的一項系統。借助ERP系統,能夠對企業中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財力資源中相關數據加以整合和探究,并且借助探究結果,實現數據管理,從宏觀角度出發,明確企業有關數據,給企業供應鏈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ERP系統作為信息化技術集中的表現形式,其不但能夠實現相關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同時還能對成本加以管控和分析。以財務用友 T6.U8ERP等ERP系統為例,能夠把信息化技術和企業運營戰略以及管理思想加以融合,根據企業戰略標準,實現對企業成本管控,在減少成本投放的同時,提升工作效率,從而給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
要想借助ERP系統來實現對成本的控制,首要條件在于具備獨立的成本核算方式,也就是滾加法。通過對企業系統層級的優化和整理,秉持由低到高的約制,加以累積疊加,把成本關聯者都納入到ERP系統成本核算中,讓成本核算和企業運營充分融合[1]。
(一)優化企業成本管理方式
ERP系統作為一項有諸多系統進行融合和影響而產生的綜合性系統,其中涉及了出納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存貨管理、運營管理、營銷管理、采購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等眾多子模版。不同子模版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從財務管理角度來說,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以及資金處理等方面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和影響性,通過將原始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可以達到成本減少的效果。將諸多子模版進行融合,可以給財務監管和評估納入到子模版中營造條件,從而實現對企業運營風險以及資金系統的統一管理,讓企業財務監管和控制體系進行充分結合,進而產生財務問責體系,借助ERP系統來實現對成本的科學把控。
(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
利用ERP系統,能夠讓企業實現對采購環節、庫存環節、營銷環節、應用環節等全面把控,讓財務管理和業務處理進行充分融合。站在企業業務管理層級角度來說,ERP流程相對較為簡便,并且應用便利,能夠達到數據傳送的效果[2]。站在內部控制管理層級角度來說,能夠讓企業各個業務逐漸實現規范配合,各個部門可以第一時間查詢所需的數據和信息,這不僅有效提升了企業內部運營效率,同時還能實現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
(三)實現流程重新改造
現階段,大多數企業設定的系統之間存在信息獨立性,導致相關數據無法第一時間傳遞到應用者,給企業管理層級建立決策帶來了約制,進而給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ERP系統可以對各個部門資金運營狀況進行統一監管和控制,讓企業對財務數據有所認識和了解。此外,ERP系統還能實現企業現有流程的重新改造,借助成本控制方式,讓企業管理層級對企業當前應用的管理流程有全面了解,明確企業價值增值鏈,在此環節之上,實現企業運營、研發、生產、營銷、售后等諸多內容的優化,在減少企業運營成本投放的同時,建立完善的生產運營鏈條,進而達到企業一體化水平提高的效果[3]。
(一)采購方面成本控制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ERP應用的系統主要以SAP系統為主,也就是把SAP系統標準成本當作基礎進行設定,特別是在汽車整車企業中,SAP系統應用較為廣泛。因此,在采購環節中,要想落實成本控制工作,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在進行控制,一個是定量控制。也就是說在落實采購成本控制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借助ERP系統來設定采購流程和標準,同時建立最低庫存預警值,采用批量采購的方式,明確采購規模和數量[4]。另一個是定價控制。ERP系統中涉及了成本單價控制內容,因此,企業需要把供應商提供的價格記錄到系統中,讓采購工作人員在落實工作時,借助ERP系統中提供的價格進行,這樣可以實現對采購價格的合理把控,減少采購成本的投放。
(二)生產方面成本控制
針對生產環節來說,借助ERP系統建立工作流程,設定BOM 清單,利用ERP系統開展核算工作。以用友 T6 為例,結合生產工作標準和要求,把作業需求傳送給ERP系統中,自動建立生產投料清單。在生產投料清單中標注出用料數量、用料種類等,結合生產真實情況,選擇ERP限額用料標準,針對高于生產投料部門,不可再進行發料。在領料時,根據生產投料清單實施,做好材料成本把控工作。此外,ERP系統中設定了申請流程和審批標準等,對生產材料補充和應用情況加以監管,針對超額現象,第一時間進行反饋,從而實現企業成本的合理把控。
(三)庫存方面成本控制
有采購部門把采購清單第一時間傳遞給庫存管理部門。如果存在庫存過?,F象,將會引導流程資金問題,在迎合企業運營標準的情況下,應該減少庫存成本投放。借助ERP系統,實現對庫存情況的監管,并且結合庫存量做好記錄工作,保證庫存管理工作人員可以精準的掌握相關數據。如果存在庫存管理不規范現象,將會加劇庫存成本投放,進而給企業帶來一定經濟損失。然而,假設庫存不充足,將會給企業生產運營帶來影響,延長生產周期。因此,這就需要利用ERP系統來實現對庫存的合理調配,將資金應用效益進行全面激發,待采購產品到位之后,做好入庫管理工作,和采購清單進行比對,防止存在偏差。
(四)銷售方面成本控制
結合產品信息效益標準,明確產品交易價格,做好銷售成本控制工作,對企業今后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結合庫存部門提供的相換數據,和客戶訂單信息進行對比和明確,從而實現成本控制。針對應收賬款管理和客戶信息管理來說,應該結合客戶需求,ERP系統自動生成訂單數據,在與系統客戶信用情況進行對比的基礎上,利用優惠政策,把相關數據傳遞到庫存部門,實施發貨,在財務部門中形成交易記錄[5]。當相關數據傳送到財務部門后,做好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結合客戶回款信息,將其記錄到財務管理系統中,進而建立關系維護檔案,優化信譽評估機制。
總而言之,從企業成本控制角度來說,ERP系統在應用過程中將會存在一定繁瑣性,企業要想將ERP系統高效應用,就要結合自身真實需求和發展標準,合理選擇ERP系統應用方案和對策,并且落實好ERP系統應用方案的建立工作,結合企業成本控制標準,加強成本管理,提升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在給企業成本控制工作開展提供條件的同時,將ERP系統自身作用充分發揮,從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睿.ERP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通訊世界,2017(21):311-312.
[2]殷建紅,張瑞君.基于ERP系統的預算控制研究[J].財務與會計,2005(11):47-49.
[3]王靜.淺議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會計師,2016(04):33-34.
[4]劉金龍.ERP系統在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03):140.
[5]王佳佳.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企業ERP系統的實施研究[J].科技視界,2017(07):32+15.
(作者單位: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