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平
摘 要: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我們要進一步利用、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的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的開展呢?應該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回到兒童實踐活動中,打破書本與生活的墻垛,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
一、活動的要求要
1、立足語文學習
盡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涉及自然、社會、生活等內容,但它首先姓“語”,其落腳點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其他學科和其他領域的知識。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形成的能力,在實際運用中得到鍛煉,課內學到的在課外得到延伸,了解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培養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動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注重培養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語文綜合能力,真正做到“學生活中的語文,過語文的生活”。
2、重視活動的開放性
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更要注意實施開放性原則,真正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放飛學生潛能的天空。如學習了《臺灣的蝴蝶谷》這篇課文后,學生想開展“了解臺灣”的綜合實踐活動,他們列出了好多他們想知道的問題,如了解臺灣的歷史,了解臺灣的名勝古跡,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了解臺灣的風味小吃,了解臺灣的發展變化,了解臺灣的環境,甚至還有學生提出了想了解大陸和臺灣現形的關系問題……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途徑也可多種多樣,可以查閱書報、上網瀏覽,可以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可以請教他人……呈現活動的成果更是可以豐富多彩:錄像、照片、編輯小報、繪成圖畫……通過這些開放的活動,為孩子們提供“活”的更廣闊的求知的空間,讓每個孩子都有自主學習、自由探索、施展才華的機會。
二、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形式
1、抓住教材中的異議點,組織開展辯論會
“辯論會”的目的是砥礪學生的思維,錘煉學生的快速表達能力。為了讓孩子敢于開口說話,開口辯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們經常開展各種話題的“辯論會”。“辯論會”前先讓同學們根據話題確定正方反方,然后兩方各自搜集材料。辯論會上,正方和反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常常爭得面紅耳赤。例如在教學《牛角尖里的老鼠》一課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喜歡這只老鼠嗎?”結果大多數同學和我預設的一樣,表示不喜歡,因為那只老鼠不聽人家善意的勸告,一意孤行。我聽了很滿意。這時偏偏有幾只小手舉起來說喜歡,他們認為老鼠身上有一種堅持不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我適時抓住這一異議,讓學生展開了一場辯論會,不但使他們達成了共識:老鼠身上的這種“堅持不懈”是不值得提倡的,而且學生在爭辯中也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2、結合教材中的風景名勝,讓學生“導游”
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描繪了祖國的壯麗河山,介紹了一些旅游景點。如《我愛三峽》、《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在學生學習了課文之后,可設計一次當小導游的活動。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輪流當“導游”、“游客”。“導游”依次介紹景點,“游客”可向“導游”隨時提問。然后各組推選出最佳“導游”、“游客”在班內表演。這樣,不但在復述、質疑、解難中,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而且為每個學生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并能領略到最精彩的語言。
三、小學高段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建議
長期以來,小學高段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都作為課堂的輔助手段出現,因此,很多語文教師對實踐活動的開展并不重視,而且認為其開展起來非常容易。其實,要組織好這一活動并不簡單,隨意開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巧設計,善引導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應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因此教者應該成為活動準備工作中的“參謀”,實施階段的“小兵”,總結階段的“統帥”。為上好一節實踐活動課,作為高段學生會收集來大量的資料,可又不懂得如何投入到活動之中。那么,如何選擇材料,整理材料,運用材料就成為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步。這時,教師就要以“參謀”的身份發表自己的意見,引導學生巧妙設計步驟,把材料加以整合。
(二)重過程,抓特點
盡管小學高段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重實踐,但不應失去語文特色。要體現學語文、用語文的目的。如何避免這一現象?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對這一活動過程的引導,讓高段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學語文、用語文,發展語文能力,提高學語文的興趣。
(三)轉觀念,換角色
在小學高段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但學生水平有限,教師是否能真正蹲下身來參與其中,而不再指手畫腳又去指導甚至指責?這就需要教師觀念的轉變。
毋庸置疑,在小學高段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其語文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鍛煉,語文綜合素養猶如春風化雨悄悄潛入學生的心田。小學高段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書本與生活的墻垛,軟化了學科邊緣,在開放的、動態的、實踐的土壤中,幫助小學高段學生構筑自己感興趣的并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維場、情感場、學習場,使小學高段學生的語文學習翅膀翕然張揚、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鐘啟泉等.課程與教學論[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