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旺
摘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由平面幾何的計算向立體幾何計算的轉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學生已初步掌握,但空間思維想象能力沒有形成。這是學生學習掌握此內容的短板,只有精心組織教學,優化教學手段,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通過學生全員動手操作,學生面對面的講、手把手的教等活動,課堂良好的學習氛圍,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鏈,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得出結論。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關鍵詞:實踐操作 合作 探究 情感體驗 思維發展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由平面幾何的計算向立體幾何計算的轉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學生已初步掌握,但空間思維想象能力沒有形成。這是學生學習掌握此內容的短板,通過學生全員動手操作,學生面對面的講、手把手的教等活動,要準確形象地構建出表面積的概念,同時掌握計算的方法。教學的設計思路按照巧設情景激發興趣、動手操作探究方法、設計練習優化求法、聯系實際靈活應用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研究討論、動手操作中得出結論,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又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長方體、正方體的基本特征是這節課學習的基礎,我是這樣設計的:從實際生活中汲取信息,提出問題——引出表面積的概念——理解計算表面積的意義——嘗試求表面積——總結求表面積的方法、條件和規律——獨立計算表面積——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以上的教學設計思路脈絡分明、邏輯思維清晰,利于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使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學會了方法,知識獲得了提升,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親自動手實踐,小組合作討論,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學生課堂”理念。
計算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是教學的難點。為此,我利用模型、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仔細看、動手摸、拆剪拼裝、小組對比來感知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助他們建立空間觀念。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多媒體課件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就必須明確長方體的面與棱的關系,知道每個面的面積是由哪兩條棱相乘得到的。課前,我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用不同的顏色表示長方體的各個面,這樣讓學生能很清楚地觀察到每個面的位置關系,從而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空間觀念;課堂上,我還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將紙盒展開,標清它的六個面后再還原整合,動手觸摸長方體的每條棱,讓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征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
小學生空間觀念比較差,立體圖形的概念知識具有抽象性,學生只有多動手操作、反復感知來突破這一瓶頸,通過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的教學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交流、動手操作、反復比較,就會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之間的關系,也就會明確求它們的表面積就是求這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面積之和,那么推導出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自然就水到渠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充分發表看法,大膽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培養了他們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數學的學習就在于把教室中在座每一同學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全身心熱情的參與課堂、體驗每一個學習交流環節。課堂一開始出示課題后連續用了兩個遞進的提問:“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們都舉起了手說明學習熱情高漲,積極性的氛圍已被調動起來了。學生五花八門的回答:“想知道表面積和面積有何不同”,“想知道如何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孩子們充滿激情而有智慧的提問,我用微笑和掌聲給予了肯定。
在引導學生探求長方體表面積的不同求法時,孩子們活躍的思維、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不時閃現。有的從長方體的六個面逐一去計算,有的把相對的兩個面為一組;有的把上面、前面和左面分為一組去計算;還有的孩子從長方體展開的平面圖去分析。活動中,我被孩子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所深深感染,同時,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情感意志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數學綜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然而,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需要在今后加以改進:一些學生動手能力較差,操作中不能把握要領,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以至于最后的幾道提升練習題來不及完成,這就提醒我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思維訓練和動手實踐的結合。
數學知識的學習如果由老師簡單機械的灌輸在學生頭腦中,不能夠深刻的理解和實際應用生活中。因此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建構需要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的獲取。學生們在課堂上既要充分發表自已的想法,同時還要聆聽別人的意見并作出合理見解。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引導、組織學生營造自主探究、討論的氛圍。本課教學中要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根據知識內在的邏輯關系和規律,設計有梯度的數學問題,逐步解決問題來提升,自己獲取建構出新知識,培養了新能力。
小明家中需要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已經告訴了我們長寬高,我們如何計算制作魚缸所用玻璃的面積。老師在教學時,學生要想魚缸食物的實際情況后出示簡易的模型。魚缸這一長方體與普通長方體區別在哪?空、無蓋。特征知道后如何計算制作所用玻璃的面積,從而轉化為求五個面的面積之和的問題,生活實際與數學問題有機地聯系了起來,學生順利解決同時有成就感和滿足感。一切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也應該為生活服務。學習就是一個發現問題,思考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數學就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利用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探究問題,尋求方法,同時生成出新的疑問,新的思考,并帶著這些問題、這些思考走出課堂,學會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榆次區長凝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