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長龍 周敏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科技教育逐漸滲透到小學教育中,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還對開發學生潛能也產生了積極意義。本文探討了小學科技教育對學生潛能開發的意義,為我國小學科技教育發展和學生潛能開發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方向。
關鍵詞:科技教育 學生潛能 開發 意義
現代教育理念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潛能作為能力的一種,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教師的關注。如何開發小學生潛能成為各科教師工作的中心。所謂開發小學生潛能就是在學生小學階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從而促使其生理、心理不斷成長變化,完成由“可能”而變為現實的“能”。
每個人都具有巨大的潛能,只是由于種種原因而被埋沒或“沉睡”,如果任其發展,那人生無疑會錯失很多精彩,也是人生中的遺憾,更是教育的失職。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多種方法或手段開發人的潛能,使人通過教育,實現自我價值,向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小學科技教育是一門獨特的學科,不僅包括理論知識,還包括實踐應用。在眾多學科中,其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我國的小學科技教育已經滲透到小學教育的諸多方面,其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電腦、花木栽培、動物、空氣等。教師在進行科技教育教學時,不僅要在課堂進行知識講解,還要將教學搬到課堂之外,設立科技實踐活動。學生想要弄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就需要對科技活動的各個環節查閱大量的資料進行設計、制作等,有時候還需要幾個學生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科學實踐。這一系列的參與過程,既能提升學生學習科技教育這門課的興趣,又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對新知識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潛能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開發。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科技愛好者的潛能如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都要比普通學者更強一些,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激發學生的潛能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科技教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個人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具備對未知事物進行主動探索的精神和意愿。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能不被困難嚇到。主觀能動性是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他們學習潛能的重要途徑。科技教育對于激發學生潛能具有諸多的優勢,主要表現為其內容和形式與學生更為貼近,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便可驗證結論,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也能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小學科技教育教師想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具體實施中應將學生列為課堂的主角,自己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他們大膽猜想,積極動手,通過實驗去了解未知的事物,探索事物之間的復雜關系,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激發其內在潛能。教師在具體實施中,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鼓勵學生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加生生互動。
如我在教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身邊的動物時,就采取了分組合作教學法。在上課時,我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每組有不同的觀察任務:如有的小組的任務是烏龜和小魚它們有什么共同點?有的小組是螞蟻會不會迷路?每個小組領到任務后,便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始了積極地探討、查找資料等,通過問題設置,既吸引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也讓他們開始了主動思考,為開發他們的潛能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科技活動為開發學生潛能提供了基礎
科技活動是科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通過一系列自主行為去探究、發現科學活動中蘊藏的真理的過程。科技教育為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機會,使學生通過參與科技活動不僅擴展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還提升了動手能力,更培養了他們不畏困難、勇于探索、積極主動的個性品質,這些品質則是一個人潛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我在教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4跟小鳥學飛翔時,先是利用多媒體展示飛機飛行的畫面和小鳥飛翔的畫面,當學生觀看結束后,我先以問題導入:“同學們看了后有什么感想?”雖然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但通過問題已經把大家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為了探究小鳥飛翔的秘密,我依然采用了合作教學的模式,向學生們提出了幾個問題:“翅膀是怎樣幫助小鳥飛翔的?各種翅膀有什么相同點?飛機的翅膀與鳥的翅膀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小組成員通過討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在開始研究前先由組長制定本小組的研究步驟和方法,如有的小組選定翅膀是怎樣幫助小鳥飛翔的這個題目之后,便制定了下面的活動步驟:大家先通過網絡搜索鴿子的照片,觀察鳥是怎樣飛翔的?然后小組成員合作制作翅膀模型,進行實驗研究。
這樣一堂課下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激發其創造設想。
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每個個體的潛能是教學的偉大使命,也是每個教師應盡的教育職責,因此各科教師尤其是小學科教教師應不斷創造新方法,使小學生們在最好的生命階段其智力潛能得到挖掘和開發。
[1]盧勤.把孩子培養成財富[M].漓江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