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燕
摘 要:頂崗實習是職業類院校學生學習任務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我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頂崗實習時間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學年整年。其所占學時之長,遠超其他任何一門理論課程。本文試圖從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出發,結合我省選擇型課程體系建設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思路,以我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安排為例,通過對頂崗實習管理模式、實習目標、實習內容以及評價體系的課程化研究,探討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如何建設頂崗實習課程方案,提升職校生頂崗實習的成效。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頂崗實習;課程
一、現代學徒制
近代以前,“學徒制”或者說“前學徒制”一直是東西方職業教育與培訓的主要形式。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發展,傳統學徒制面臨崩潰的邊緣,更適應工廠制生產方式的學校職業教育逐漸取而代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校職業教育為工廠生產培養了大批初級技能勞動者。然而,學校職業教育與工廠生產實踐脫節這一根本問題,越來越受到包括職業教育界在內的社會各界的質疑。“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生(學徒)的培養為核心,以課程為紐帶,以學校、企業的深度參與和教師、師傅的深入指導為支撐的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應運而生。
作為一所具有將近40年歷史的綜合性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是我校的骨干專業。2009年,該專業被批準為浙江省示范專業,2013年列入國家中等職業改革發展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2016年,我校被確立為浙江省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學校,經過多次省市級培訓并總結之前校企合作經驗,我校決定率先推行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
二、頂崗實習課程化研究具體內容
目前,經多方考察與洽談,學校與元立集團確立深度校企合作關系,并簽訂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協議。元立集團全稱浙江元立金屬制品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礦山開采、煉鐵、煉鋼、軋鋼及金屬制品深加工于一體的國家大型工業企業 ,下轄30余家分公司及子公司,擁有近16000名員工。2017年四月,我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共41人,在學校就業處和班主任的組織安排下,完成崗前培訓和體檢工作,簽訂了學校、企業、學生、家長四方協議,進入浙江元立集團開始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隨著這批學生的上崗,我校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頂崗實習正式啟動。
1、探討頂崗實習管理模式課程化
建立健全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制訂學徒管理辦法,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和學生實習意向,科學安排學徒崗位、分配工作任務,保證學徒合理報酬。頂崗實習由學校、企業、學生、家長四方共同參與完成。
(1)學校是組織者,在頂崗實習運作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企業是四方中關鍵的一方,負責學生崗位和相關帶教師傅的落實。
(2)學生家長協同學校和企業做好子女的思想溝通和生活管理工作。
(3)企業技術骨干作為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負責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組織管理、技能訓練等工作。
(4)學校就業處和機電學部分別安排學業生涯規劃和專業理論指導教師,定期到實習企業了解學生實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企業領導和有關部門共同協商研究解決,保證頂崗實習順利進行。
(5)實習生組成實習小組,設組長或正、副組長各一人,在雙導師的指導下,負責本組學生的學習、實習、出勤和生活管理及聯系工作。
2、明確頂崗實習課程目標
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在校內已接受部分或全部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安排到校企合作單位主要進行專業綜合生產實習,由企業提供崗位,并配備崗位指導師傅,學校安排專任教師定期巡回管理。作為機電專業學生,除了在實習崗位體驗工作、認知崗位,更應該側重其專業綜合能力的培養。企業和學校導師應通力合作,促使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全面熟悉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規范,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覺認識社會,熟悉自己即將從事職業的工作氛圍,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增強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實現畢業與就業的零距離過渡奠定良好的基礎。
3、明確頂崗實習課程內容
根據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試點工作實際情況,由雙導師共同協商,按照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資格標準設置頂崗實習課程項目,逐步完善課程相關內容。
沿用我校頂崗實習慣例,要求學生完成頂崗實習課程任務書。頂崗實習課程任務書包括:崗位實習任務,畢業設計(論文)任務,頂崗實習報告等主要內容。通過任務書的填寫實現崗位實踐向專業理論的轉化。學生應根據實習任務書要求,結合自身實習崗位,制定詳細的實習計劃,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及時完善實習記錄,按要求撰寫實習報告。學校和企業可以學生的實習報告為依據,考察學生實習效果,制訂相應調整對策。
目前我校現代學徒制機電專業學生主要分布在元立集團下屬7個分廠,實習模塊主要有:機電設備檢修,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機床機械部件裝配與調整、產品加工、質量檢驗、倉庫管理等。通過帶隊教師隨崗回訪和問卷調查分析,關于頂崗實習內容方面已獲取以下信息:在上崗情況方面,所有同學都有相應實習崗位,大多數同學都有動手操作機會。同時,有85.8%的同學認為崗位工作過于簡單機械,缺乏創造性。有98.2%的學生認為崗位與本專業對口或相近,并希望在此基礎上可以考慮崗位輪換。結合學生專業發展,擬與企業商定盡量保證學生在一年時間內能夠實現與專業相關崗位的輪換,讓學生既能體驗學以致用的樂趣,還能夠做到一專多長。
4、制訂學生頂崗實習課程評價體系
健全共同管理的“多元”考核評價機制。創新考核評價制度,制訂以育人為目標的頂崗實習考核評價標準,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師傅評價相結合,積極構建第三方評價機制,由行業、企業、協會對學徒輪訓崗位群進行技能達標考核。
(1)建立頂崗實習考核制度:
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指導,校企雙方要加強對學生的工作過程控制和考核,實行以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的校企共同考核制度。頂崗實習結束,組織學徒申請輪訓崗位群技能達標考核,頒發相應技能等級證書。
(2)加強過程考核,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分階段分目標考核。
考核成績由三部分組成:一是企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考核(占60%);二是學校帶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占20%);三是學生的實習記錄、實習報告、自我評價(占20%)。考核方式為等級制,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個等級,學生考核合格者,視為完成頂崗實習。其中,考核優秀的學生數不得超過總人數的40%。未通過評價的學生,指導教師應分析、診斷其原因,并及時實施補救措施;對于資質優異或能力強的學生可增加拓展性學習內容,使其潛能獲得充分發揮。
總之,通過對我校機電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課程化研究,力求探索和總結適合我校學生頂崗實習的現代學徒制模式,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奠定扎實的基礎。作為學校機電專業教師,今后應繼續通過各種渠道,加強與企業、家長、學生的溝通,深入校企合作,為實現“提升內涵、提高質量、打造品牌”的學校工作目標提供一部分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關晶.新背景下中職教育怎么辦——基于浙江中職課改的思考[J],職教通訊. 2015(1):78-80
[2] 彭定,江熒.基于企業化運作模式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工作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9, 30(29):48-49
[3] 林開洲.中職學生頂崗實習效果評價方法的實踐研究與理性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0.10
[4] 胡秀錦.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