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萍
摘 要: 校園網正逐漸成為各學校必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其規模和應用水平將是衡量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要想組建高性能、低成本的校園局域網,綜合布線的好壞至關重要。好的綜合布線系統如同給校園網打了一個好的地基。
關鍵詞: 局域網;構建;綜合布線
一 、局域網的概念
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在一個局部的地理范圍內(如一個學校、工廠和機關內),將各種計算機、外部設備和數據庫等互相聯接起來組成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LAN。
二、校園局域網構建
(一)、局域網簡單構建思考
對局域網的一些認識,我覺得構建局域網應從以下著手:
根據機器的臺數來決定用HUB或者交換機的數量,如果幾臺或者十幾臺就可以用HUB或者交換機都可以,裝上網卡,連上網線,分配一個網段的地址,例如192.168.0.1到192.168.0.254,掩碼使用255.255.255.0就可以;如果數目在幾十臺,就最好使用交換機,將機器分成幾組連到HUB或者交換機上面,然后在將這幾個HUB或者交換機級連到一臺交換機上面。如果更多機器,可能需要在交換機上面劃分vlan,然后再連接即可。
一般說來,局域網是同一公司、同一學校或幾公里范圍內的專用計算機網絡,它在較小的范圍內利用通信線路將眾多計算機連接起來,達到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的目的。如下圖所示(校園網絡圖):
在局域網中,決定它的特性主要技術要素是:網絡拓撲、傳輸介質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二)、校園局域網組建方案
本方案的主要目標是根據某中小學校園區局域網建設需求,以滿足中小學校園網大多數應用為目標,在現有獨立信息教室的基礎上,將對學校辦公樓、教學樓和平房輔助管理部門等幾座主要建筑物構建校園網絡。所包括的主要內容有:
1、根據學校對信息點的安排和網絡應用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校園網總體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
2、對學校辦公樓、教學樓和平房輔助管理部門等幾座主要建筑物實施局域網結構化布線;
3、完成從辦公樓的網絡中心分別到教學樓和階梯教室主干網光纜的敷設。
4、實現學校核心交換機與二級交換機的連接、安裝、配置和調試;
5、實施對新購服務器和部分微機網絡工作站的連接和入網調試。
三、綜合布線
(一)、布線特點
特點采用星型拓撲結構、模塊化設計的綜合布線系統,與傳統的布線相比有許多特點,主要表現在系統具有開放性、靈活性、模塊化、擴展性及獨立性等特點。
1、開放性
綜合布線系統采用開放式體系結構,符合多種國際上現行的標準,它幾乎對所有著名廠商的產品都是開放的,并支持所有的通信協議。
2、靈活性
綜合布線系統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靈活組網、靈活變位和應用類型的靈活變化。
3、模塊化
綜合布線系統的接插元件,如配線架、終端模塊等采用積木式結構,可以方便地進行更換插拔,使管理、擴展和使用變得十分簡單。
4、擴展性
綜合布線系統(包括材料、部件、通訊設備等設施)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因此,無論計算機設備、通訊設備、控制設備隨技術如何發展,將來都可很方便地將這些設備連接到系統中去。
5、獨立性
綜合布線系統的最根本的特點是獨立性。最底層是物理布線,與物理布線直接相關的是數據鏈路層,即網絡的邏輯拓撲結構。
(二)、綜合布線原則及方式
1、性價比原則選擇的線纜、接插件、其他設備應具有良好的物理和電氣性能,而且價格適中;
2、實用性原則設計、選擇的系統應滿足用戶在現在和未來10至15年內對通信線路的要求;
3、靈活性原則做到信息口設備合理,可即插即用;
4、擴充性原則盡可能采用易于擴展的結構和接插件;
5、易管理原則便于管理,有統一標識,方便配線、跳線。
(三)、綜合布線方案
以交換式千兆以太網作為校園網的主干,按10M/100M交換式子網方式接入(如圖)。校園網布線設計一般采用多級物理星型結構、點到點連接,任何一條線路故障均不影響其他線路的正常運行。網絡采用分散式三層交換體系,二級交換機具有第三級交換能力,主干線路壓力小,而且全部實現百兆交換入室。三級交換機可以堆疊,能將一個主干和桌面交換機組成一個整體,提供足夠的交換口,可擴展性好。
1、主干網選用千兆以太網,其第三層以太網路由器交換機大都滿足IEEE802.3Z標準,技術成熟,具有流量優先機制能有效保證多媒體傳輸時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
2、千兆以太網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在ATM技術成熟時,可平滑集成到ATM網絡中,作為ATM網的邊緣子網。
3、工作組子網可選用100M交換模式。使用戶終端獨占100M帶寬的數據交換。在核心交換機與工作組交換機之間,采用100Mbps傳輸帶寬,當使用全雙工時,傳輸帶寬為200Mbps。
(四)、綜合布線過程
1、布線前詢問客戶網絡需求,現場勘察建筑,根據建筑平面圖等資料結算線材的用量,信息插座的數目和機柜定位、數量,做出綜合布線調研報告。根據前期勘察數據做出布線材料預算表、工程進度安排表。
2、布線中協調施工隊與學校進行職責商談,提出布線許可,主要是鉆孔、走線、信息插座定位、機柜定位、做線纜標識等。安裝信息模塊、配線架及機柜內部。
3、測試線路測試是在完工后用專用儀器按EIA/TIA TSB-67《非屏蔽雙絞線系統與性能驗收規范》對系統進行全面測試,并提交測試報告。信息點測試一般采用12點測試儀,主要測試通斷情況。深度測試用美國Fluke DSP-100線纜測試儀,根據TSB-67標準,對接線圖(Wire Map)、長度(Length)、衰減量(Attenuation)、近端串擾(NEXT)、傳播延遲(Propagation Delay)五方面數據測試,可打印出詳細的測試報告。
4、布線后鏈路測試后,選擇若干節點,聯接網絡設備進行聯通測試并提交。施工后打印出測試報告,學校以測試報告為標準對整個布線作出判斷和結論。在施工質量達到合同要求、性能測試合格和軟件驗收合格的前提下,雙方簽字認定工程驗收合格。
(1)網絡硬件系統驗收:校方可以在線路測試和系統聯調階段派技術人員參加測試驗收。也可在施工方提交測試報告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復測驗收。
(2)網絡軟件系統驗收:檢查應配置軟件是否齊全,并逐一進行操作檢驗。軟件應運行暢通,圓滿實現各種功能。
(3)技術資料移交驗收:承建方向校方移交設計、施工、配線等全部資料,校方由專人清點接收入檔管理以備查。
(4)培訓:承建方按有關條款要求為校方進行布線方案、結構等方面的培訓。■
參考文獻
[1]《局域網組網、管理與維護教程》 郭玲文、徐建平編著.
[2]《校園網系統集成技術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