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董良快

摘要:本文以S公司為例,闡述了創新型領導的基本內涵和打造創新型領導干部的重要意義,通過研究領導干部創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出打造創新型領導干部實現路徑。
關鍵詞:創新型領導干部;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環境;創新成果
中圖分類號:D630.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02
一、引言
打造創新型領導干部,是由領導干部所處的重要位置以及肩負的重要職責所決定的。在行業和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中,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延續老思路不行,憑借老經驗也不行,依靠老做法更不行,只有勇于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慣性,不斷提出新思路、創造新經驗、推進新做法,才能使各項工作始終走在前列、取得新成就。領導干部創新意識的強弱、創新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著領導干部所在單位、所在部門整體創新水平的高低,甚至關系到一個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敗。
二、創新和創新型領導干部的內涵
創新的一般特點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變”,即思變求變,打破思維慣性和思維定勢,轉變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傳統觀念,善于運用逆向思維、求異思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從而達到“以不變應萬變”的境界;二是“新”,即破舊立新,革故鼎新,勇于發揚“闖、創、冒、試”的精神,善于在謀劃發展思路中開拓新的視野和境界,善于在貫徹落實工作中采取新的措施和辦法,善于在破解發展難題中運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出新亮點、做出新特色。除了具備創新的一般特點之外,領導干部創新與普通職工創新相比,最大的區別是領導干部站得高、看得遠、謀得深,掌握的創新資源相對較多、接觸的創新題材相對廣泛,能夠創造出更富效益的創新成果,更為重要的是,領導干部在創新工作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能夠帶動廣大職工開展創新活動,輻射出更大的創新效應。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既要率先垂范、當好創新的先行者,又要善抓真管、當好創新的組織者,即“抓好領導創新、領導抓好創新”。因此,自身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又能帶動、組織、抓好本單位、本部門創新工作的領導干部,就是創新型領導干部。
三、S公司創新現狀
1.創新意識不強
有的領導干部認為創新是噱頭,中看不中用,認為把本職工作做好才是實實在在的;有的領導干部長時間處于一個崗位,工作上輕車熟路,眼界視野變窄,認為創新余地很小。
2.創新精神不足
有的領導干部認為創新有風險,不敢打破常規大膽探索,缺乏擔當精神;有的領導干部存在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滿心理,對已經取得的工作成績沾沾自喜,缺乏進取精神。
3.創新能力不夠
有的領導干部承擔的一些課題,在年初立項的時候,經評審含金量很高,研究價值很大,但到了年終的時候,卻發現沒有研究出成果來,或者說,根本沒有達到課題立項時候的研究目標,最終流于理念,背后反映出來的就是創新工具不對或者創新方法錯誤。
4.創新水平不均衡
機關與機關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職工與職工之間,存在創新意識程度不均衡的問題,沒有形成上下聯動、整體創新的濃厚氛圍。如下表1所示。
四、打造創新型領導干部的途徑探索
1.不斷強化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才可能產生創新動機、推動創新實踐、獲得創新成果。創新意識強不強,直接關系到創新成敗。打造創新型領導干部,首先應解決領導干部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
(1)破除惰性思維。領導干部對自己崗位上的工作,最初可能是具有創新意識的,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慣性的、固定的思維模式,被各種框架束縛,最終導致各項工作“原地踏步走”,時間長了就會落伍、掉隊,當發展機遇來臨的時候,也就會與之擦肩而過、失之交臂,從發展的量上是擴大的,但從發展的質上卻很難產生飛躍。作為領導干部,應克服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理清發展思路,贏得發展先機,實現各項工作跨越發展。
(2)破除求穩心態。創新意味著風險,難免有失敗,如果“怕”字當頭,害怕失敗,怕擔責任,最終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各種問題和矛盾越積越多。不敢承擔風險的領導干部,當然也就不會有任何創新之舉。作為領導干部,應具備不怕失敗、屢敗屢戰的毅力和不畏艱險、敢于碰壁的勇氣,對一切有利于企業改革發展的事情,大膽試、大膽干,放開手腳進行創新,使思想和行動自覺跟上時代步伐,不斷適應改革發展新形勢的需要。
(3)破除自滿心理。創新意味著超越和突破,既包括超越他人,更包括突破自我。與超越他人相比,突破自我更難,因為突破自我需要自我否定,作為領導干部,應樹立歸零心態,克服“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滿心理,對已經取得的工作成績,不能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更不能做“井底之蛙”,把已經取得的工作成績當作是不可逾越的邊界,而是要增強競爭意識,放寬視野,瞄準先進,找準差距,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朝著更高的目標快追快趕。
2.持續提升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創新的根本和關鍵,創新型領導干部必須具備持續的創新能力,否則就是空有滿腔熱情。
(1)在加強學習中提升創新能力。知識越廣博,經驗就越豐富,就越有助于創新思維的發散。作為領導干部,應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多學習新知識、新思想,多學習新方法、新技術,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從而開拓創新思維,筑牢創新根基。
(2)在勤于思考中提升創新能力。發現問題是水平,提出問題是覺悟,解決問題是能力。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領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這些重點、熱點和難點,就是進行創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著力點”。作為領導干部,應經常不斷地認真審視本單位、本部門各項工作,實施全方位的“自我診斷”,對本單位、本部門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查擺,對在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的過程中需要提升的方面進行思考,從而為找準創新的突破口提供大量的“劇本”和豐富的“素材”。
(3)在不同的創新載體中提升創新能力。作為領導干部,應做一個有心人,善于開動腦筋,圍繞企業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崗位實際,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載體。對企業競爭力整體提升有全局性影響、帶動性強的問題,以科技項目立項形式進行研究;對企業管理中的難點和瓶頸問題,運用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以精益課題攻關的形式進行研究;對日常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帶動和發動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崗位,采取QC小組活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等形式進行全員創新。
3.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會對一個人創新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反之,就會起到消極作用。領導干部只要帶頭創新、重視創新、鼓勵創新,這個單位或部門的創新氛圍就不會差。
(1)大力倡導“尊重創新、寬容失敗”理念。領導干部應創造有利條件,充分激發廣大員工“勇于創新、樂于創新”的熱情,激勵全員由“要我創新”向“我要創新”轉變,打造上下“競相創新、爭先創新”的生動局面。當在創新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積極鼓勵職工,與職工一起找原因、想辦法,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和勇氣;當取得階段性創新成果時,及時肯定職工成績,并引導職工取得更大的創新成果。
(2)深入發揚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我們的一切創新都源自于實踐,最終也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需要花大量時間,沉下心來,付出艱辛、長期的努力,去驗證創新的成效。同時,創新的成功,僅僅依靠單打獨斗的個人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內部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密切配合。作為領導干部,應帶頭深入發揚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不怕吃苦,不計名利,不講個人得失,深入調查研究、反復實踐論證、不斷總結提升,確保創新成果符合客觀實際的需求。
4.積極鞏固創新成果
創新成果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直接表現形式,也是衡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尺。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最終目的是要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通俗地講,創新應“落地生花”,看得見、摸得著,否則就是“空中樓閣”。不能轉化為成果的“創新”只能算是“創意”,創意可以激發創新,但創意不等于創新,只有轉化為成果的創意,才算得上是創新。因此,領導干部應積極推廣應用創新成果,促進創新與企業改革發展深度融合,勇做創新成果應用的“試驗田”,爭做創新成果應用的“示范田”,充分發揮創新成果“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使創新成果真正助推企業發展,形成“企業支持創新、創新回饋企業”的良性循環,讓廣大干部職工不僅成為創新項目的參與者和創新成果的創造者,更成為創新成果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1]王偉.論領導干部創新能力的培養[D].吉林大學,2009.
[2](美)克里斯坦森/邁克爾·雷納 .創新者的解答[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彼得·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