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娥
摘要:本文從高校會計和財務復雜性入手分析了高校會計和財務復雜性的體現與歸因因素,從教育成本變動、改革體制、公共預算、財務工作目標五方面進行了發雜性分析,為解決高校的會計與財務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會計與財務;復雜性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2
在高等院校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會計與財務的復雜性方面,高校的本質是學術,由學術形成組織,這個組織有兩方面構成,一學術權利,二行政權利,雖然這兩個權利在本質上存在一定差異性,但是,高校的本質是非盈利性的,同時高校也是利益相關組織,而這個組織又在各方面的影響之下存在很多無法確定的因素。
一、高校會計和財務復雜性體現
(一)出臺會計制度難
從2002年開始,一直到2013年7月5日,財政部三次頒發《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征求意見稿,由此可見,我國高等院校在會計制度上還有待完善,到2013年12月30日,《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頒發,標志著我國高校會計制度正式出臺,即使如此,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以及《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實施的過程當中,仍然會出現沖突的情況,這種沖突具體表現為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沖突。
(二)界定財務目標難
1.高校價值最大化
2006年,林國權指出具體的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該目標主要是讓學校綜合價值和綜合辦學實力達到最大化。2008年,黃蘭霞指出,在當今的形式之下,高校財務管理需達到一定目標,而這個目標便是價值最大化目標。
2.社會和經濟效益最大化
2005年,張海蘭指出,社會效益最大化和經濟效益最大化,是高校財務管理的追求目標。2006年,李永寧指出,高校在整體財務管理的目標上,當前,傳統的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已經被淘汰,現如今已經轉變為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3.高校財務管理目標
2003年,曲嶺指出,投資利益的最大化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首要目標,在2005年,張海蘭也有同樣的闡述,從上述他人所闡述的內容來看,在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上,眾說紛紜,由此可見,高校財務目標的界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預算復雜
在高校中,績效預算與滾動預算有兩個方面的問題,有些高校在這兩個方面才剛剛起步,而有的學校至今還處在探索的時期,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58條明確提出,若想構建精細化的預算管理機制,使預算能夠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用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高校預算運作效率,在具體實踐的過程當中,與所提出的管理機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而在個別高校中,效率理念太過片面。
(四)改革財務管理制度難
2007年1月15日,財政部辦法《關于十一五期間逐步加強高等院下財務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第2條明確指出,逐步進行深化改革,建立與公共財政體制和現代大學制度相匹配的高校財務管理機制與運營機制。
在2008年8月17日,我國教育部下發《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辦法》文件中,在第16條中明確指出,若想讓高校財務管理體制得到改革,在當前高校中,還沒有建立現代的大學制度,財務適應公共財政體制,因此,若想使高校財務管理機制和運營機制同公共財政體制和現代大學制度相匹配,現如今,仍然需要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五)管理會計應用難
在2014年1月29日,財政部頒發《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到,管理會計是會計重要的分支,管理會計主要服務于單位內部管理,借有相關信息,將財務和業務活動進行有效整合,充分將其在單位決策與評價和規劃中的作用,然后,在我國建設會計標準中,太過重視利益,而且利益總是圍繞在公眾、投資者和債權人方面,在單位內部管理和決策方面,則缺少一定的支持力度,管理會計發展相對來說,比較落后,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化改革。會計學會副主任于增彪曾經說過,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會計是空白的,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管理會計本身能夠提供社會各屆的服務,本身的服務能力既是財務資源的總量,又是對應非財務資源的利用率,而在預算、成本、績效這三個方面,實施具體的會計舉措,可進一步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高校會計和財務復雜性因素分析
(一)會計制度出臺難
從我國財政部發布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方面進行分析,該會計制度在2009年發布第一稿,第二稿在2010年,在2013年,發布修訂版的征求意見,一直到2013年年底才最終確定出臺,在整個制作的過程當中,經歷了四年之久,由此可見,制度所涉及到的步驟有多繁瑣。
(二)教育成本變動大
在高等學校中,本身所需要的教育成本,是政府進行財政撥款和收取費用的標準,同時也是極為重要的依據,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政府并沒有制定相應的財政撥款和收費標準,究其根本是學校教育成本沒有辦法進行精確的計算,我國有相關的法規嘗試對教育成本進行確定,比如,在1986年,我國教委與財政部聯合發布《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改革實施辦法》中,27條明確指出,對現有的會計核算制度進行改革,并對高等學校會計核算體系進行研究與建立,除此之外,對投資效益分析指標體系研究和建立,有效做到費用的正確歸屬,對間接費用進行合理分攤,從而為核算人才培養成本創造有利條件,讓會計核算能夠與學校的管理要求相適應。在2012年,我國財政部與教育部聯合發布《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62條規定,高等院校應根據當前的實際需求,對成本核算進行系統性、科學性的逐步細化,有效開展學校、院系、專業的教育成本和平均學生成本核算工作。
(三)改革體制有困難
從當前的形式進行分析,在我國,高校相關的會計和財務管理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何有效將這些問題解決,便成為高校的一大困難,高校會計與財務管理方面,本身的工作存在一定復雜性,甚至個別高校之中,管理人員的素質過低,造成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在學校沒有重視會計和財務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之下,便造成相關人員缺少培訓,各個部門之間沒有進行有效溝通,對工作造成阻礙,同時也無法正確落實我國的相關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高校的發展。
(四)公共預算存在復雜性
在高校中,公共預算工作存在一定復雜性,而且步驟非常繁瑣,在我國,關于公共預算方面的研究和實施,仍然處在起步的階段,高等院校的會計和財務工作,在公共預算工作當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滾動預算和績效預算當中,也仍然處在起步的階段,各個方面還有待完善,面對如此情況,我國需要充分吸取國外的經驗,通過借鑒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讓我國高校實現健康發展。
(五)財務工作目標不明確
當前,在我國高等院校中,對財務工作還沒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界定也不夠清晰,從而使工作更加復雜,高校在制定工作標準的過程當中,有人提出追求最大化,有人提出經濟與社會效益兼顧,由此可見,個人思想的不同,在理解高校財務工作中也會存在不同,理解不同、認識不同,從而導致高校難以制定明確的財務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在我國高等院校會計與財務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復雜性,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學校自身需進行改進,我國政府方面,需同學校一道,兩者進行有效結合,將問題有效解決,我國針對此種情況,需出臺一些有針對性和時代性的政策,還需要特別注重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使我國高校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佘祥云.高校會計與財務復雜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26):350.
[2]宋志軍.解析高校會計與財務的復雜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22):25-26.
[3]劉睿.高校會計與財務管理中的復雜性分析[J].商,2015(12):156.
[4]喬春華.論高校會計與財務的復雜性[J].會計之友,2014(36):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