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琰
摘要:在現階段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中,運用實踐性教學的模式,對旅游行業的教學水平具有很大的影響,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整合教學體系,明確教學目標,探索出適合本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以此提高旅游專業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培養出符合旅游行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實踐教學;旅游管理專業;途徑
實踐教學模式是引導學生依靠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有計劃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課上所學的理論進行鞏固,從而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實踐教學模式能夠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專業的旅游行業人才,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
一、借鑒相關的成功案例,增大實踐教學的力度
教師在開展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時,應借鑒國內外相關的成功案例,從而有效地增大實踐教學的力度。例如,瑞士的一些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的學校,在重視專業技能的同時,更重視實踐的訓練,一些學校將地址選在飯店中,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一些學校將大部分的教學時間運用在實踐教學中,從而成為學校的教學特色,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澳大利亞的旅游管理學校,同樣重視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必須進行一年的專業實習,引導學生從事專業的旅游服務,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學生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崗位,進行管理性或者服務性的實習,只有學生經過專業的實踐活動后,才可以進行論文的撰寫,從而極大地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旅游專業的教學活動時,應結合國內外相關的成功案例進行實踐教學,由于旅游管理專業是實驗性較強的專業,因此,教師應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精心的教學內容的設置,從而培養出創新型的人才,符合旅游行業的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應引導學生增強自身的實際工作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到實際的崗位中獨當一面,真正的做到將校內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產活動中,進行校外實踐與校內訓練相結合,實踐活動與理論相結合,從而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活動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校外的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增強學生的外語能力,培養學生的涉外旅游行業的服務能力
由于旅游管理專業的自身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涉外性。但現階段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教材中,對于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不高,使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對外旅游行業的崗位,學生的說、聽能力不高,因此,很難滿足涉外的旅游行業的崗位需求。所以,教師在開展實踐性的旅游管理專業活動時,應增加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培養學生的外語能力,從而強化學生自身的英語能力。教師應將專業的教學內容與英語素養的培養相結合,開設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英語課程,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構建良好的學習外語的氛圍,使學生能夠運用英語進行基本交談,從而符合涉外的旅游行業的發展需求。
三、完善校內的訓練基地
教師要想提高旅游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應不斷的完善校內的訓練基地,從而能夠更好的開展仿真訓練教學和模擬訓練教學。學校應設置符合學生發展的模擬餐廳、模擬客房、模擬導游訓練室,完善專業的信息系統,使學生能夠在校內完成西餐、中餐的訓練項目以及調酒、客房、模擬導游的訓練項目,使學生能夠通過在校內的訓練基地,進行實踐學習,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同時,學校可以完善相應的教學系統,利用自身的資源,將學校內部的餐飲系統與宿舍系統相結合,成為學生的訓練基地,引導學生真正加入到管理以及服務性的實踐活動中,增強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從而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實踐操作的能力[1]。
四、加強校企合作,進行實踐教學
教師在開展旅游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可以增強企業與學校的聯系,促使企業與學校進行合作,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的能力,達到學校與企業的雙贏。促進企業與學校的聯系與合作,能夠真正的做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開展,教師引導學生將學校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企業的實習中,能夠不斷的完善自身的知識系統,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企業與學校的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參與到真正的旅行社、風景區和飯店的管理運營崗位中,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真正的做到學、產相結合。同時,為完善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學校應邀請實踐能力較強的專家走入學校,進行講座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實際的崗位需求,增強自身的素養,進行自主的專業技能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企業中的實習活動中,了解一些行業的要求,促使自身成為崗位所需要的人才,從而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的目標[2]。
五、開展開放的實踐性教學活動
教師在旅游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中,進行開放的實踐性教學活動,能夠增強學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可以使學生的實踐性活動不受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內容,進行自主的訓練,從而,真正的培養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活動,例如,西式鋪床、中式鋪床、調酒、擺臺等訓練活動,使學生在訓練中熟能生巧,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教師為學生提供模擬餐廳、模擬客房、模擬酒吧等訓練的場所,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訓練基地,能夠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需求以及時間,進行訓練活動,增強自身的服務意識,鍛煉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3]。
六、總結
旅游管理專業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因此,在教學中采用以往的教育模式很難適應旅游行業所需人才的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順應旅游行業發展的趨勢,培養出適合的人才,創新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采取實踐教學方式,加強教學的實踐性,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丹紅.旅游管理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152-154.
[2]汪京強.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旅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J].嘉興學院學報,2005,17(S1):15-19.
[3]林淑飄.基于服務地方旅游經濟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以咸寧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為例[J].咸寧學院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