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給傳統數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發散思維;另一方面很多教師在運用微課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沒有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小學數學課程的邏輯性和形象性,從而有效運用微課教學。現本文就從微課教學趣味性、形象性和靈活性三個方面入手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小學數學貢獻自身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教學策略
所謂微課教學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以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針對某一數學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進行情景化設計的網絡視頻教學模式,具有針對性強、趣味性高等特點,有利于小學生快速掌握數學課程。隨著網絡的發展,小學生接觸到電腦、手機等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微課教學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因此,如何利用好微課教學,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應該高度重視起來,從而更好地為小學生服務。
一、借助微課趣味性,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視頻一般在5到20分鐘之間,主要是針對小學生學習中的重難點展開講解的,趣味性比較強。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微課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1.提出課堂教學目標,明確課堂任務,使小學生快速融入到學習中;
2.帶著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教師可以動畫熊媽媽分餅干為切入點,在講述熊媽媽分餅干故事的同時,使學生掌握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簡單理解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數的意義,并掌握平均數的概念;
3.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重現熊媽媽分餅干的整個過程,以使小學生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快速掌握分數認識部分知識。
小學生本身就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而且喜歡聽故事,模仿故事中的情境,而微課教學能夠滿足小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效率事半功倍。
二、利用微課形象性,提高小學生解題速度
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而且對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計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抽象思維尚未形成,學習起來難免會覺得有困難。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善于利用微課的形象性,幫助小學生提高解題速度。
例如在面對題目“同學們做早操,小明所在的位置從前面數是第五,從后面數是第四,從左邊數是第六,從右邊數是第三,請大家計算一下操場上一共有多少人在做操”時,單純靠抽象思維去理解,小學生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給出答案,而且正確率偏低。這樣教師就可針對該種類型的題目專門設計微課視頻,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清楚地知道小明所在的位置以及全體做操學生的數量。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講解,告訴學生為什么要這樣計算,以使小學生掌握同一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提高他們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
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微課教學的形象性對于他們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等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
三、運用微課靈活性,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
微課教學的內容和時間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安排的。很多教師在利用微課教學時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就是因為沒有靈活運用微課教學,只是一味地套用各種形式,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要求。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運用微課的靈活性,逐步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首先要在課前做好微課輔導,例如在學習“小數加減法”時,有的小學生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小數點對齊的同時,位數就對齊了呢?這樣教師就可專門針對學生預習過程中的疑問,設計微課視頻,消除他們的各種疑惑。其次要在課堂上做好微課教學,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高”時,對于隨意擺放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學生依然不會畫,錯誤率非常高,這樣教師就可安排探究活動,并借助微課來驗證學生的各種假設,促使他們快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高部分知識。最后是在課后做好微課教學,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例如在學習“認識鐘面”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給學生留下實踐作業,觀察家中的鐘表轉動,并結合微課進一步探究。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一言堂、滿堂灌等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得到改善,小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的能力都有所提升。但是微課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師生的不懈努力,才能更好地展開課堂教學,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以使他們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深化學以致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敖麗麗.微課多樣化教學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92+94.
[2]劉花.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