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在幼兒心智發育過程中,游戲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游戲,孩子們能夠迸發出生命的激情。幼兒愛玩游戲,尤其是愛玩戶外自主游戲。但是在口常戶外自主游戲中,常常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要么教師游戲過程中過于“十預”導致幼兒的自主性沒能充分體現出來;要么就是教師過于“放任”游戲的進行,活動由于沒有規則意識,孩子們變得自由散漫,自然也就無法實現戶外自主游戲開展的目的。因此調查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觀察行為在自覺性、結構性、理論性和反思性四個維度上的總體特征及其各維度分布特征,研究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教師如何實現有效指導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戶外自主游戲;游戲環境;幼兒心智發育;促進作用;
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直接游戲中的一種,它倡導要在游戲過程中充分彰顯幼兒的自主性,是幼兒自由表露天性的過程。幼兒游戲包括區域游戲、體育游戲、戶外游戲等多種類型,由于研究時間和研究者個人力量的限制,選擇一個切入點作為研究內容才是切實可行的。因自主游戲作為當前教育的熱點,能為兒童個性的發展創造條件和機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展幼兒的潛能,從而達到促使幼兒主動學習、將知識內化和發展,成為學習的主人的目的。
一、合理設計戶外自主游戲環境
合理設計戶外自主游戲環境,這是戶外自主游戲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與基礎。首先,在對戶外自主游戲環境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幼兒園環境美化與綠化的關系,戶外自主游戲區域教育化與兒童化的結合,既要能夠滿足幼兒戶外自主游戲開展的需要,又要能夠使設計出來的戶外自主游戲環境能夠發揮吸引幼兒參與興趣和積極性的作用,以達到同時滿足教學需要和戶外游戲需要的效果。其次,戶外自主游戲環境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結構。由于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因此有時候雖然年齡僅僅相差一兩歲,但是幼兒們卻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游戲要求。對于小班幼兒而言,由于年齡還較小,因此應重點考慮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的安全問題,可以設置半開放的戶外軟游戲區。對于中班、大班幼兒而言,則可以適當對戶外自主游戲范圍子以擴大,可以允許其在草坪、山坡、樹林等更為開放的環境中開展自主游戲。最后,由于戶外自組游戲環境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季節局限 ,因此戶外自主游戲環境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季節對戶外自主游戲開展的影響,應盡可能設計具有全季的戶外自主游戲環境,以便在任何時候都有戶外自主游戲環境供幼兒們開展戶外自主游戲。
二、戶外自主游戲有效指導策略
(一)觀察先行
戶外自主游戲作為一種彰顯幼兒自主性的游戲活動,在其開展過程中,幼兒教師不應當是發號施令的命令者,也不應當是忙碌的穿梭者,而應當是耐心、沉靜的觀察者。通過觀察去獲取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游戲材料之間、幼兒與戶外自主游戲環境之間的信息,持續跟進幼兒自主游戲開展進程,以便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恰當的指導,以利游戲繼續進行下去。一方面,觀察戶外自主游戲環境、游戲材料以及游戲水平。具體而言,觀察戶外游戲場所是否適合幼兒開展戶外游戲,是否能夠激發幼兒參與游戲興趣,觀察游戲材料是否能夠滿足幼兒游戲需要,是否有助于調動幼兒游戲積極性,觀察游戲水平來衡量所開展的戶外自主游戲的內容的適宜性。一方面觀察幼兒的游戲興致、同伴之間的交流合作、幼兒的自主性。具體而言,觀察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表情、動作、情緒等來判斷幼兒的游戲興致是否濃厚以便對游戲方式、游戲內容適當調整、當然尤其要關注那此運動量太大的幼兒、能力偏弱的幼兒以及在游戲中不積極主動的幼兒。觀察幼兒與同伴之間交流合作情況,比如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與同伴發生糾紛的時候,此時教師才能夠通過事先的觀察做出正確的判定。觀察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自主性,在游戲中,有的幼兒獨立、有的幼兒自從、有的幼兒不停變換游戲區域與游戲材料,從這此表現中,都能夠觀察到幼兒的自主性水平。
(二)及時介入
通過前面的觀察,能夠為幼兒教師的及時介入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一次戶外自主游戲—車區活動中,當自由活動音樂響起來后,孩子們一窩蜂似的沖向停車處,推車、搶車、挑車鬧成一團。面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就應當及時介入。我先打了一個暫停手勢,然后說道:“孩子們,你們看,由于你們全都涌過去推車、搶車、挑車,導致現在大家都把車推不出來,那么我們想一想,應當怎樣擺放車子,才能夠使我們在推車的時候既有秩序又快呢?“于是孩子們開始開動腦筋,說:“我們應當將所有車子擺成一排,這樣就方便推車了。”于是幾個行動派的孩子立馬開始行動了起來,一會兒就將車擺成了一個長排。此時一個孩子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我們擺得太長了,將路都擋住了。”說:“老師,既然我們的玩具都應當分類擺放,那么車子是否也應當分類擺放呢?”于是孩子們開始分組,每個小組負責擺放一種車子,經過多次調整,車子終于被擺放好了。當車子擺放好后,游戲繼續進行,此時整個選車、推車過程變得井然有序。
(三)適當支持
適當支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精神支持。每個幼兒由于性格以及能力存在的不同,使得他們在游戲中也會有著不同的行為表現。尤其是一些膽小的幼兒,對于他們而言,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就很容易遇到很多障礙,不論是心理上的障礙,還是能力上障礙,幼兒教師應當及時介入,給予適當的精神支持,通過贊賞的語言、微笑的眼神、鼓勵的手勢,去幫助他們盡可能消除游戲存在的障礙,引導這部分幼兒勇于嘗試、勇于挑戰戶外自主游戲。二是行動支持。幼兒在游戲中有明顯個體差異,所以教師要站在幼兒的立場,根據幼兒的表現進行個性化的行動支持,從而最終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如對于膽小、不愛動的幼兒,要帶動他們一起活動,對能力弱的幼兒,重點在于方法示范引導。
戶外自主游戲雖然倡導幼兒自主選擇和開展游戲,但是受限于幼兒在當前年齡階段的特點,因此仍然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而教師如何掌握指導這個度,既達到指導戶外自主游戲有效開展,又能夠保障幼兒的主體性,是每個幼兒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通過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后,采用快速聚類分析法,聚類出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的類型,同時結合訪談法、觀察法和實物分析法綜合分析不同類型幼兒教師觀察行為及其行為表現。
參考文獻:
[1]孫夢思.幼兒自主游戲的組織與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5).
[2]王明芳.有效開展戶外幼兒自主性游戲的策略[J].才智.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