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的召開強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節的重要性,當前我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較大短板,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從供給側角度出發,為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建議。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正式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改革不僅是一種經濟調節手段,更是一種發展的思維。民辦高校與市場有著天然的聯系,運作機制相對靈活,又有國家政策支持,具有實施改革的機制優勢,更容易實施供給側改革。因此,本文從民辦高校出發,以供給側為視角,探索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徑。
一、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存在的問題
(一)供給主體結構不合理,導致供給能力不足
供給主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輸出端,對于教育效果產生和教育質量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學生輔導員。供給主體比較單一,且在供給主體相對缺乏的困境下,現有供給主體也難以完全承擔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前絕大部分高校仍將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指標,這就意味著思政教師會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論文寫作和課題申報中,而忽視了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根本職責,在教學態度、教學能力、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上難以取得令學生滿意的結果。而學生輔導員雖然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群體,但是因為在工作經驗不足、專業不對口、學生管理人數過多等問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只能說是勉強完成任務。
(二)供給內容缺乏針對性,忽視需求側主體性
我國民辦高校普遍存在著生源質量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問題。而教學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學生的積極性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主動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出現了投入越來越少、產出重復率較高的現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內容單調、缺乏針對性,教師只是生搬硬套地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一套教案甚至重復使用數年,不考慮需求側學生的個性需求,不注重學生個人技能和能力的培養,缺乏實踐教學環節,消解了思政教育的魅力,教育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同時教師也很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雖然現在的課堂教學模式較以往有所改觀,翻轉課堂的推進使得學生不得不參與到課堂中,但是這樣的一種參與仍有很大一部分是制度的約束,而非主觀上的積極參與。
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路徑
(一)多元配合,協同教育,打造“1+2+X”高質量供給主體
供給主體多元化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有著重要作用。這里“1+2+X”的供給主體是指樹立一個示范、提升兩支隊伍和補充多個方面。樹立一個示范是指學校和分院黨政領導主動承擔思政工作,成為兼職思政課教師和思政輔導員。一方面可以加強黨政領導與相關班級的密切聯系,了解需求側最真實的聲音;同時領導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學校教師中起到引領和督促作用,這樣的示范在教師隊伍中有很好的帶頭作用。兩支隊伍是思政專業課教師和思政輔導員。這兩支隊伍是思政工作中的絕對主力,首先要以思政課為基地,以思政課教師為抓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給主體的質量。通過教研室研討、教師外出培訓交流、教師指導學生科技競賽等方式,提高思政專業課教師的授課水平,提高課堂專業化、實踐化改革成效,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要以輔導員隊伍為主力,通過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學工思政研討會、輔導員交流沙龍、輔導員專項課題等方式,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高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水平,提升思政教育實效。補充多個方面是指以其他相關主體為補充,形成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校內與社會相連接的多方供給模式。通過育人工作量的考核、班主任考核等制度,將專業課老師納入思政供給主體;團學社等學生組織中優秀的成員和學生干部,也能成為思政供給主體的一部分,思想引領和榜樣的力量也是思政工作推進的有效手段。
(二)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供有針對性的優質教育內容
如何實現科學有效的供給,有針對性的優質供給內容是關鍵。首先要從供給目標即需求側出發,切實調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發展過程中最迫切的問題和最關鍵的環節,對此進行梳理和研究,把難點問題項目化,重點問題品牌化,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當今民辦高校大學生普遍缺乏理想信念,精神上的缺鈣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項重大課題,因此首先要給大學生進行精神補鈣,可以此為載體,有針對性的開展榜樣交流座談會、課程研討會,激發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將自己的理想與祖國新時代事業的發展相融合。同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來,通過社會實踐、素質拓展等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設計和參與。
三、結束語
從供給側角度出發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平衡,對于不斷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對高質量教育要求有著關鍵作用,有利于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緒卿.“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民辦高校的發展思路[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6,16(04):1-4.
[2]呂金梅.民辦高校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基于高校轉型發展的視角[J].中國成人教育,2017(18):42-45.
[3]黃婷婷.基于全面發展目標的大學生逆商教育路徑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2):93-94.
[4]黃婷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綜合評價——基于AHP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J].赤子,2017(23):106.
作者簡介:黃婷婷(1990—),女,漢族,江蘇南通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寧波大紅鷹學院2017年校科研基金項目“供給側改革視閾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3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