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合式學習有效地融合了網絡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突破了教學的短板,是當前國際教育技術發展的最前沿動向;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是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趨勢與熱點,對改革目前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混合式學習”所包含的思想,進一步闡述混合式學習對我們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一些啟迪。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研究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頒布了《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要求廣大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且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教育教學中。要積極創造條件,將多媒體教學走進課堂,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促進中小學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化。”
我們提出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整合、應用信息技術的成果,我們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初期,產生了很多的困惑,很多人錯誤、片面的理解了該理念,錯誤的產生了“電腦換黑板”、“凡課都用多媒體”等亂象,對現代化的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混合式學習是教育技術學界對網絡化學習進行深入思考,然后重新提出的一種新的理念。
一、混合式學習的定義和研究的背景
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網絡化學習和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互相結合起來,既發揮老師導引、啟迪、把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這個過程主體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
混合式學習是對“網絡化學習”經驗的總結和反思,何克抗教授認為“混合式學習是未來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是教學觀念的大提高和大轉變,是教育技術理念的回歸,是螺旋式的前進。”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質是在課程教學中實施網絡化學習,而作為網絡化學習的新發展,“混合式學習”對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對于混合式學習的研究,更多的應該是關注其應用層面,如何將學習活動融入到混合式學習中,如何在教學中開展以學習活動為驅動的混合式學習,并且坐車評價。整合課堂教學和網絡化學習,利用制定的評價體系和策略,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
二、混合式學習應用概述
混合式學習是吧課堂教學與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相互結合起來,從而共同為教學活動服務,這種結合不是簡單的一加一,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結合方法,它應該是結合了環境、資源、媒介等多種學習要素,從而通過這樣一種組合似的學習效果達到最佳化。
(一)混合學習模式研究
在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老師要組織好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通過圍繞學習這樣一個中心點,從學習任務的明確到實施到完成教學,老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教學活動中,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網絡化學習通過學習活動驅動的方式進行混合式學習
(二)混合式學習的優勢
混合式學習既有利于學生系統化學習結構化的知識,也能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老師能夠容易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了解學生課后反饋,也有利于學生對非結構化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其高階能力。
三、混合式學習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啟示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的就是在學習中實施“網絡化學習”,因此混合式學習也是網絡化學習的一種升級形式,作為網絡化學習的新路子,混合式學習對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
(一)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局限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學具有一定的促進性,不可否認它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有些老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時陷入了誤區,把有限的教學時間花在了具體的技術手段上,好像手段用少了,就體現不出是多媒體教學,就不出新,沒有新意,不夠檔次。
信息技術雖然本身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優點,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些局限。從國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來看,在教學中大量應用信息技術之后,教學質量不經沒有提升,反倒有所下降,分析之后得出結論,就是過高地估計了信息技術的作用,依據混合式學習的概念,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其依據就是信息技術在教學的作用是有其局限性的。因此在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時候,就不能過大的夸大信息技術的作用,而要在適當時候在適當的地方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不能泛泛地為了用信息技術而應用信息技術,這就顯得舍本逐末了。
(二)信息技術與其他技術取長補短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弊端之一就是將信息技術手段完全取代其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使用,一些傳統的手段完全可以適當的發揮他們的優勢,比如電視、模型、自制教具等。其實任何一種技術手段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信息技術手段完全可以和傳統的教學手段互相彌補各自的缺點,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因此,應該根據教學目的,根據每種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從而服務于教學,而不是片面的用信息技術把所有的都包了,多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的相互融合,也就體現了混合式學習的思想。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成敗的關鍵
老師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能力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在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出現的一些亂象如“錯用”、“濫用”等,歸根結底在于老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能力的缺失和匱乏。
在常規的教學模式下,老師一般均具有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組織能力,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老師普遍缺乏相應的信息技術素養,不能適應新環境下的課堂,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教學內容的呈現、教學媒體手段的選擇、教學策略的使用、師生間的互動交互等都有著與傳統教學所不同的特點。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理論目前相對較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總之,混合式學習的理念和模式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只有充分利用混合式學習,才能更好的將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融合。
參考文獻:
[1]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1-2.
[2]何克抗.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0),102-117.
[3]祝智庭.遠程教育中的混合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3(19).
作者簡介:楊瑞(1980—),男,江蘇泗洪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