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試驗于2014年在賓陽縣黎塘鎮龍勝村委一位農戶的水田進行,目的是篩選適宜本地秋冬栽培的高產優質大白菜品種,為全區秋冬菜生產項目做好品種儲備。試驗設4個處理,3個重復,共12個小區,隨機排列,小區面積200m2,結果表明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 2個新品種具有葉色好,產量高,效益好,抗病能力強,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增產400~700kg/667m2,增收500~870元/667m2;綠筍葉色深綠,結球實,但667m2產量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低97.38kg。通過試驗得出結論: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具有葉色好、產量高、品質好、效益高、抗病能力強的特點,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增產效果顯著,值得推廣。通過試驗,為新品種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為全區秋冬菜生產提供良好的數據,主要試驗總結如下。
關鍵詞:黎塘鎮;大白菜;新品種;高產優質;對比試驗;推廣
中圖分類號:S63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07
1 試驗目的
通過品種對比試驗,篩選適宜黎塘鎮秋冬栽培的大白菜品種,為新品種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為全區秋冬菜生產項目做好品種儲備。
2 試驗設計
試驗地選擇地勢開闊,排水良好,無樹木、建筑物等遮蔭,地面平整,前茬一致,土壤肥力均勻的田塊。
試驗設4個處理,3個重復,共12個小區,隨機排列,小區面積200m2,以壟面寬1.2m,壟溝寬0.4m開壟,種植規格:株距為32.6cm×42cm,每穴栽1株。
定植后每5d進行1次記載,每個品種每個小區記載10株。
試驗地點:本試驗地點在賓陽縣黎塘鎮龍勝村委農戶水田,
參試品種:甜綠柱70d、甜綠柱68d、綠筍3個新品種與太原二青對比試驗。
3 試驗方案
3.1 品種物候期記載
主要有品種、播期、出苗期、真葉展、4~5葉期、移栽期、蓮座期、結球期、成熟期、生育期。
3.2 品種主要經濟性狀記載
主要有品種、調查株、種植規格、株高、開展度、葉片數、葉色、葉球形狀、球模徑、球重、株重、667m2產量。
3.3 施肥記載
主要有基肥(肥料名稱、每667m2施用量)、第1次追肥(肥料名稱、每667m2施用量)、第2次追肥(肥料名稱、每667m2施用量)、第3次追肥(肥料名稱、每667m2施用量)。
3.4 試驗實施
3.4.1 選地
選取地勢平坦,排灌條件好,肥力中等,有代表性的田塊作為試驗田;試驗田周圍沒有污染物和影響試驗的樹林和建筑物。
3.4.2 耕地整地
用拖拉機深耕耙平,采用人工開壟,壟面寬1.2m,壟高0.3m,壟溝寬0.4m。
3.4.3 播種
9月4日,采用塑料序育苗盤人工點播育苗,育苗土基質為南寧桂裕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育苗基質。
3.4.4 移栽
10月4日移栽,種植規格為32.6cm×42cm,每667m2種植4869株。
4 田間管理及記載
按照當地傳統的栽培方法管理,不施基肥,各項栽培管理措施一致,統一播種、統一移栽、統一管理,統一施肥,在同一天內完成。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試驗工作順利進行。
4.1 品種對比試驗物候期記載
4.2 品種對比試驗經濟性狀記載
5 試驗結果與分析
5.1 通過物候期的記載
9月4日播種,9月7日出苗,9月10日顯真葉10月4日移栽,4~5葉期為10月9日,綠筍品種11月2日開始座蓮,甜綠柱70d和甜綠柱68d品種11月4月開始座蓮,對照品種太原二青11月6日才開始座蓮,比其他新品種座蓮期遲4d;綠筍11月10日開始結球,甜綠柱70d和甜綠柱68d品種11月12月開始結球,對照品種太原二青11月15日才開始結球,比其他新品種結球遲3d;綠筍品種11月26日開始成熟,甜綠柱70d和甜綠柱68d品種11月28月開始成熟,對照品種太原二青12月4日才開始成熟,比其他新品種成熟期遲6d;從播種到成熟,綠筍品種為生育期為82d,甜綠柱70d和甜綠柱68d品種生育期為84d,照品種太原二青全生育期為90d,比其他品種生育期長6d。
5.2 通過經濟性狀記載
從株高看,甜綠柱70d新品種株高為46.2cm,甜綠柱68d新品種株高為49.5cm,綠筍新品種株高為36.2cm,對照品種太原二青株高為42cm,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兩個新品種分別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株高4.2cm和7.5cm;綠筍新品種比照品種太原二青株矮5.8cm。從葉色看,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兩個新品種葉色為綠色,綠筍新品種為深綠色,對照品種太原二青為淺綠色。從球重上看,甜綠柱70d新品種球重為0.93kg,甜綠柱68d新品種球重為0.87kg,綠筍新品種球重為0.76kg,對照品種太原二青球重為0.78kg,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兩個新品種球重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球重。
5.3 肥料施用記載
本試驗實行統一施肥、統一品種、統一數量,統一管理,種植時沒施基肥,種植后第1次追肥,每667m2淋施美豐尿素5kg;第2次追肥,每667m2施芬蘭三元復合肥15kg;第3次追肥,每667m2施芭田三元復合肥25kg、美豐尿素10kg。
5.4 產量分析
12月4日經本站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測產驗收,甜綠柱70新品種平均每667m2產4528.17kg,甜綠柱68新品種平均每667m2產4236.03kg,綠筍新品種平均每667m2產3700.44kg,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平均每667m2產3797.82kg,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兩個新品種分別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平均每667m2高730.35kg和438.21kg,綠筍新品種比照品種太原二青平均每667m2少97.3kg。
5.5 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對比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驗收和效益計算,按市場批發價1.2元/kg計,甜綠柱70新品種平均每667m2產4528.17kg,平均每667m2產值5433.8元,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平均每667m2產3797.82kg增730.35kg,增收876.42元;甜綠柱68新品種平均每667m2產4236.03kg,每667m2產值5083.24元,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平均每667m2產3797.82kg,增產438.21kg,增收525.85元;綠筍新品種平均每667m2產3700.44kg,每667m2產值4440.53元;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平均每667m2產3797.82kg,每667m2產值4557.38元。
6 小結與建議
6.1 小結
經試驗對比,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兩個新品種具有葉色好,產量高,效益好,抗病能力強,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每667m2增產400~700kg,每667m2增收500~870元;綠筍葉色深綠,結球實,但每667m2產量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低97.38kg。
6.2 建議
通過試驗發現,甜綠柱70和甜綠柱68兩個新品種具有葉色好,產量高,效益好,抗病能力強,比對照品種太原二青增產效果顯著,建議廣泛推廣。
7 結束語
基于以上的分析,對大白菜新品種進行對比和分析,并在期間進行試驗,對大白菜新品種的種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促進大白菜產量和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修崇基.夏秋季大白菜品種對比試驗[J].蔬菜,2014(12):11-12.
[2]吳海東,田云,王麗麗,等.沈陽地區春結球大白菜新品種引種試驗[J].遼寧農業科學,2014(5):77-78.
[3]范玉忠,范桂明,李志惠,等.優質大白菜新品種JB21-10不同栽培季節試驗[J].蔬菜,2016(12):16-17.
[4]王德勇,余江明.大白菜抽薹性對比試驗[J].農技服務,2015,
32(7):104.
作者簡介:邱藝(1969-),男,本科,廣西賓陽縣人,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