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市場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標準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就對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標準。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保證高職院校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安穩就業,但是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育之中都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了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有鑒于此,本文通過以就業為導向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模式的改革進行研究探索,期望能夠借此有效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為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未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專業 教育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a)-0-02
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將學生培養成適應時代需求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在高職院校教育之中,計算機專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專業。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現階段我國各行各業之中都需要計算機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但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之中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例如高職院校學生計算機基礎水平不同、計算機能力偏差嚴重以及教學內容沒有涉及到實際知識等等,這些問題都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了嚴重影響,不利于他們畢業后的就業與發展。有鑒于此,如何將上述問題解決就成為當前我國有識之士亟待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1 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高職計算機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現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市場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標準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了。對此,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就必須要對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實踐能力進行重點加強,借此有效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內容和實際就業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計算機教育的薄弱在于:第一,計算機教育局限在考工、考證,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不夠新,太過于陳舊;第二,沒有從產教結合出發,學生所學內容不能適應單位需要。由于計算機技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的領域范圍之中,因此計算機技術具備廣泛性的特征。而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應用的過程當中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這就使得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必須要具備廣泛性的特征,但是現今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直接導致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就業工作內容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在就業之后還要進行針對性的學習,這直接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同時這也導致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模式改革沒有明確的內容和方向,最終造成我國各行各業缺乏計算機專業人才。
2.2 嚴重缺乏實踐操作訓練
現今,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之中存在嚴重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之中絕大多數都是理論教學,實踐課程非常少,這直接導致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無法滿足企業、單位要求標準。但是現階段我國各行各業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首要要求標準就是實踐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想以就業為導向加快計算機專業教育模式改革工作的進程,就必須要結合企業單位的實際需求開展計算機實踐操作課程,借此有效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大大提升學生的市場競爭力,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學生計算機學習不專不精
學生計算機學習不專不精是造成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模式改革受到阻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計算機專業在當前我國屬于熱門專業,因此許多家長認為學生學習了計算機專業之后未來的就業就有了保障,但是計算機知識學習起來的難度非常大,不精不專體現不出計算機教育的真正意義,而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也沒有充分認識到自身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直接導致許多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知識點就開始進行計算機學習,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最終導致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高職院校要想以就業為導向加快計算機專業教育模式改革工作的進程,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不專不精的問題,加強計算機專業教育。
2.4 教師綜合素質不足
現今,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師都存在綜合素質不足的問題,這直接導致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模式改革工作進程受到嚴重阻礙,同時其中也出現了多方面的問題。對此高職院校應當積極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對于課程教學的教學熱情,借此有效促進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模式改革工作的進程。
3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教育模式改革措施
3.1 改革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應當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首先應當保證教學內容滿足當前我國市場對于計算機專業的相關要求。在教學內容之中有機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借此有效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此外,高職院校還應當注意讓學生掌握扎實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將計算機課程教學劃分為幾個板塊,有效激發出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為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的過程當中,還可以添加專門用途的計算機的教學內容,借此讓學生提前接觸到難度較高的計算機技術,有效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1]。
3.2 加強實踐操作訓練
現今,我國高職院校在開設實踐操作課程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就是計算機課程教學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但是許多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都不夠扎實,因此實踐操作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內部都缺乏專業的計算機教學實踐基地,這直接導致學生對于計算機相關的知識了解非常有限,同時也缺乏應用計算機技能的意識。有鑒于此,高職院校要想加強實踐操作課程,就必須要加強與校外企業的合作,讓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當中掌握實踐操作技能,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
3.3 加強計算機專業訓練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應當通過考核明確每一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并結合考核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技能訓練,有效訓練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使學生能夠對計算機專業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學通、學精,為他們未來就職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出學生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習興趣[3]。
4 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市場對于計算機人才的要求標準也隨之變得越高。通過以就業為導向對高職計算機教育模式改革方法探究,可以有效將高職院校學生培養成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饒正嬋,蒲天銀.高校計算機教育現狀分析及改革路徑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9):74-75.
[2] 沈小鋒.基于多媒體認知理論的計算機教育軟件開發方法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7):109-110,120.
[3] 王麗芳.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計算機教育模式改革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