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道平 朱麗麗
摘 要:《白鹿原》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白嘉軒,即陳忠實的《白鹿原》寫出了清朝結束之后50年間的滄桑巨變。但是白嘉軒卻有著獨特的人物形象,有時他是貪婪,殘酷無情的。有時他又是仁愛寬容善良的。他就是一個矛盾綜合體。既具有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理想。但又承載了儒家文化負面的奸詐與貪婪。在他的身上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化,典型的體現出了傳統農民性格中的兩面性,發人深省。
關鍵詞:多重性;多面性;儒家學者;形象
作者簡介:苑道平(1970.2-),男,漢族,河南鄭州人,本科,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朱麗麗(1982.7-),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任職,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9-0-01
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淘盡浪花,你會發現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封建社會的歷史。白鹿原這部作品就是體現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使人們看到了隱藏在人性光輝后面的邪惡嘴臉——封建禮教的丑陋。著名作家陳忠實書寫了為世人所熟知的巨著《白鹿原》,而白嘉軒則是這篇小說中塑造的第一個人物形象,同時他也是在人們讀完整本書之后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小說寫出了他的大半生,可以毫不慚愧地說他是整部小說的男主角。但是,階級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我們無法給他貼上一個固定的標簽。因為他是在那個特定時期下所誕生的特殊矛盾人物。而我們讀者也正是在這些矛盾沖突中來領略他個人的“魅力”,來引發我們對那段歷史的深思。
一、白嘉軒具有多面性和多重性
他具有多重身份,在不同的身份中他都有舉足輕重的力量,而在他的身份又有不同的深思。在小說中,他是一個矛盾綜合體,他身上的復雜性與其他人物遠遠不同。他同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典型地主形象有所不同,但又不同于傳統的那種老實的農民形象。他的寬厚善良仁愛大度勤儉自律為他整個人增添了人性的光輝。
(一)農民與族長
他是一個農民,他換地遷墳,興辦學堂。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族,而且他做的這些事都體現出來了中華的傳統美德。與此同時,他有自己的道德操守,有一身傲骨。不依附權貴、有著遠離世俗、淡泊寧靜的超然心境。在他的身上顯示那代人獨有的特質,無論做什么事,都會以家族為重。他身上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他成為了人民心中最擁戴的人,成為了維持封建禮教的族長,他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他是祠堂中的執法者又是倫理道德的監督者。他的言行舉止具有威懾力,在百姓中他就是權威,在封建社會的小農經濟中不斷維持著封建秩序。但是,他又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在人們心中掀起波瀾,發人深思這種示范性與感召力在當今社會同樣需要。[1]
(二)擁有城府的豪紳
他有過人的心機與城府,善于巧取豪奪,能夠滴水不漏的設計別人,非法種植鴉片后聚斂財富,并且與鹿子霖明爭暗斗,能夠即維護自己的利益與名聲又損害別人,甚至對違反封建禮教的人痛下殺手,是封建禮教的忠實擁護者。[2]但他又是狡猾奸詐的,他在以封建衛士自居的同時,私下里又干著借嗣求種的勾當。表面上看他與封建宗法制度形同一人,但是仔細琢磨不難發現他又微妙的與現實政治勢力保持關系。他為了讓自己人財兩旺,哪怕是背上了敗家子的名聲也無所謂,成功的上演了坑害鹿三土地的戲碼。因此他是不折不扣的陰謀家,他的手段與智謀令人嘆服![3]這些都為他的人物形象賦予了獨特的魅力。
二、白嘉軒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白嘉軒的姐夫常給人提出的四個字是“學為好人”,而縱觀白先生的一生,他無時無刻不在努力踐行這四字箴言。他在一出生就注定了他是族長。他的出身與經歷使他有踏實沉穩的性格有高度的責任感。在他的身上不僅體現了傳統美德,更體現出了美德與時代矛盾,他是矛盾的結合體。它既具有儒家文化所熏陶出來的善良,仁愛與大度。又迷信,自私,狡詐,貪婪。
(一)他是寬容善良的。
白嘉軒對待工人鹿三如親兄弟一般。在困難時期,把孝武兄弟倆辛苦從山里搬來的糧食送給鹿三,幫助他們一家渡過難關,并且囑咐自己的孩子“孝武孝義你倆聽著,你三伯跟我相交不是瞅著咱家家大勢大,你三伯跟我交好也不是指望他欺人騙世,真義交客,如果你三伯要是死在我前頭,不用說有我會照看好,若是我走在你三伯前頭,就指望你兄弟倆照顧看好你三伯了。”在白嘉軒的身上,體現出了中華傳統美德的義氣與仁愛。而且他還有超人的大度胸懷。鹿三的兒子黑娃,他視如己出,以德報怨,其寬大的度量,就連圣人朱先生都贊嘆不已。他的腰就是被黑娃當土匪時指使自己的兄弟打的,使得自己走起路來,妞妞歪歪的,就算是這樣子,他也并沒有對黑娃懷恨在心。
(二)儒家思想的踐行者。
假如說儒家思想的領袖者是朱先生。那么,儒家思想的踐行者就是白嘉軒。他斗大的字不認幾個,卻一生任勞任怨;他從未上過正規的學校,受過正統的教育,骨子里確實忠實的儒家思想的踐行者。白嘉軒是一族之長, 是宗法制度的代表人物。為了增強村民的宗法意識,興修祠堂,提高人民對道德倫理的認同感。同時,他是非常敏感的。在1921年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制度慢慢瓦解,傳統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他以極快的速度做出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比如:推行鄉約,懲戒賭徒惡鬼,強大的震懾力在村民心中蔓延開來,達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但是他又狡詐,貪婪,他曾六娶六喪,為了體面的娶親他絞盡腦汁,用盡所有卑劣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晉.《白鹿原》中白嘉軒人物形象淺析[J].文學教育,2017(11).
[2]朱之潤.《紅旗譜》與《白鹿原》中農民形象的比較分析——以朱老忠與白嘉軒為中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3]蔣濟永.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斷裂——《白鹿原》創作方法的突破與價值重估[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