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銘
【摘要】印章管理是商業銀行管理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內實施管理手段的有效工具,同時作為對外進行社會經濟活動的關鍵憑證,在有爭議事件發生時提供法律依據。商業銀行印章管理直接關系到銀行正常業務的管理活動及工作效率,帶給銀行以運行風險損失,因此,加強印章管理是新時代下對商業銀行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立足于現實首先分析印章管理存在的主要風險,其次針對如何加強商業銀行印章管理風險提出防范對策,以期提高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 印章管理 風險 防范對策
一、前言
隨著新時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金融行業不斷取得長足進步。商業銀行機構的印章具有指示、象征及證明功能,為驗證身份及核實權利、等級提供法律行為效力。從法律范圍內看,印章代表著法人的行為,代表著整個商業機構,但不作為自然人的行為指示。銀行向社會出具的各類報表及文件都使用到印章[1],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商業銀行印章管理也已經實現了智能化科技管理。但是受到科技發展本身的缺陷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印章管理活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帶給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以消極影響,因此,提升對商業銀行印章管理中含有風險的防范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商業銀行印章管理存在的風險
(一)印章崗位制約失效風險
我國金融體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改革變化,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挑戰的同時遇到了發展的新機遇。由于印章管理涉及到簽字人、用印人和監印人三方主體,在每項業務獨有蓋章及貸款合同用章時,不相容崗位沒有進行隔離,工作人員利用職業崗位漏洞私自使用印章辦理簽發銀行匯票業務、個人貸款業務以及缺證少證抵押擔保業務等,這種風險存在于商業銀行操作過程中,有一定道德風險因素。
(二)印章保管風險
印章保管一般都要實施雙負責人制度,由于管理人員自身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因此在管理行為中會有不恰當情況。柜員因為緊急情況暫時離崗沒有隨時對印章上鎖入柜,印章的保管環境受到挑戰,或者是使用簡易密碼鎖安全設施保管印章等[2]。商業銀行屬于高風險高回報行業,印章代表著銀行最具有權威的象征物件,具備法律規定的效力,其重要性關乎整個銀行的發展命脈,存在著潛在誘發的操作風險、道德風險及法律風險。
(三)印章使用風險
首先是預用印風險。商業銀行的發展會有多個分級,而基層銀行機構在實際運轉過程中違背總行制定的印章使用規定,存在空白協議、合同、單位領購單及業務合同協議上預先蓋章,造成合同、協議等專屬法律文件失去監管控制,存在潛在的風險隱患。其次超出職權范圍內用章風險。商業銀行在法律文件規定的范圍內加蓋印章,但是這一規定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面臨糾紛,損失資金及信譽風險存在。最后印章使用程序存在缺陷。印章工作人員混合使用印章,隨意保存擺放沒有呈現有序狀態,尤其是在交接過程中程序混亂,存在違規操作行為,帶給印章作案人員縫隙。
(四)印章管理方法風險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行業領域都在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以現代化管理手段對印章監管,但是仍然有諸多商業銀行采取手工操作的印章管理方法,相關部門根據現場檢查及抽查的方式進行管理了解,無形中增加了印章管理難度。此外,印章加蓋后不能實施合理有效的監督審核程序,這種情況加劇了印章管理風險。
三、商業銀行印章管理的防范對策研究
(一)加強培訓,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由于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自身規模,在不同地區具有多個分行,因此必須健全建立印章管理崗前培訓制度,定期對各個分行的印章管理人員來總行培訓考核,只有考核通過的管理人員才能上崗就業,允許從事印章管理程序工作[3]。同時完善印章管理人員檔案登記工作制度,實施對印章管理的實時監管,避免因工作人員交接時間出現管理差錯。通過對上崗人員的定期培訓,認識到印章管理對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作用,從印章管理各個環節存在的風險出發,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督促管理人員學習最新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從自身出發增強管理責任意識,提高印章管理風險控制能力。
(二)規范操作,科學使用各類印章
首先從意識層面樹立“小印章、大管理”的思想觀念,立足于工作實際的需要,不斷發現印章管理中的漏洞問題,完善用印程序。印章管理人員尤其注意重視印章使用環節的風險控制對策,比如對于合同、協議類文件的用章,在法律部門進行審查后保證內容的合法性及公平性,嚴格遵守審批程序對相關部門印章。根據“誰保管、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查出問題追究到印章使用個人的責任制度,培養工作人員在規范操作程序之下良好的用印習慣,在統一的制度運營下保證各項商業銀行業務穩定正常運行。
(三)提高印章管理使用的信息化技術水平
銀行總部根據在實際情況中的調查研究和管理出現的問題,了解到銀行分部對現代社會印章管理信息化技術運用的需要,制定出完善的運營系統來加強對印章管理的有效手段,借鑒到先進銀行印章管理做法,不斷利用先進的管理經驗來支持自身工作的發展控制,最終提高印章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切實履行督查職責
印章管理部門著眼于商業銀行發展的全過程,遵守總部規定的督查要求,將印章管理統一于實際工作過程中。從印章管理的組織領導、制度建設、保管收納及使用流程等環節入手,加大對履行督查的力度,延伸導致橫踢業務檢查的覆蓋范圍[4],尤其是重視到各個分部義務權利的督查情況,切實從履行職責的管理實際做起。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現代商業銀行有關的案件中看到,很多是由于印章管理使用不當或者是違規操作而造成的重大風險事件發生,而印章管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需要引起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的關注。從實際印章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不斷提出防范研究對策,從而為我國的商業銀行印章管理提供幫助和借鑒。
參考文獻
[1]余洋.論商業銀行印章科技管理風險及防控[J].時代金融(中旬),2015,(4):94,97.
[2]靳曉鵬.銀行行政印章管理不容忽視[J].中國城市金融,2003,(12):8-10.
[3]顧偉娟.基層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成因與防范[J].浙江金融,2006,(8):64,60.
[4]范傳東.商業銀行運鈔管理系統解決方案探析[J].中國金融電腦,2009,(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