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產力的進步帶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對于預算管理的需求日益上升。隨著我國預算管理理論的不斷深入,中小企業預算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中小企業預算管理的必要性,然后介紹我國中小企業預算管理的現狀,結合預算管理的目標、組織、編制、執行與控制、分析與考核等要素,提出我國中小企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中小企業要不斷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必須重視其預算管理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 預算管理 管理體制
一、中小企業實施預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預算管理是指在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指導下,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充分、全面的規劃和預測,并且在執行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監控工作的開展,要將實際完成的情況與預算目標進行對比分析,及時的調整以后企業的經營活動,幫助管理者更加高效的管理企業,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我國中小企業現在存在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問題,迫切的需要建立與市場發展規律一致的預算管理體系。
(一)實施預算管理是我國中小企業擺脫困境的有效途徑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諸多困難,如管理不當、經營難以維持等。這是由于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管理水平較低導致的,對于外部復雜的環境應對能力不足。加強企業內部預算管理可以改善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已成為一種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模式,關系著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實施預算管理是我國中小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保證
預算管理的目標是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的,方向是與市場發展趨勢一致的,建立預算管理體系能夠在合理管理企業的基礎上提高企業決策的預見性,為更好的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實施預算管理是我國中小企業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必然選擇
我國的大多數中小企業是家族企業,其本身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不科學性。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管理工作不斷增加,家族企業在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劣勢,一些管理模式極大的影響了員工的積極性,阻礙了企業進一步的發展。要解決我國現今中小企業在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要轉變治理結構,將家族經營模式轉變為法人治理模式。
二、我國中小企業預算管理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中小企業預算管理意識薄弱,認識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國諸多中小企業存在一個錯誤的認識,僅僅將預算管理看做成財務部門的事,造成預算管理的失效。首先,預算編制不僅僅是一個部門、一個人員的工作,其內容涉及多個企業部門,需要個部門的全力協作,如預算工作包括成本預算、現金預算、資本預算和銷售預算等,這些工作并非單部門或單個人員可以完成,它涉及企業的眾多方面,各個內容環環相扣,緊密構成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同時,我國激烈的企業競爭環境導致了部分中小企業過分的重視企業的資金流轉、產品成本、市場占有率等數字,而對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了解不足,更不用說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中小企業預算管理機構不完整,科學規劃有待進一步加強
我國多數中小企業預算管理機構設置存在不完整的問題,這極大的影響了企業預算管理服務效能的發揮,令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作,造成資源配置的浪費。例如,一個企業在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結算環節都要申請行政審批,這令企業的管理效率大大下降,影響企業的自身利益,也降低了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中小企業預算管理對預算管理內容編制有待進一步豐富
多數中小企業在編制預算管理時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這容易造成權力的集中、預算內容的單一。而編制的方法,部分中小企業采用增減量的方法,只是把歷年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得出本年的預算數據,但這樣產生的數據與實際情況可能存在極大的差異。
(四)中小企業預算管理執行不嚴格,監督機制有待進一步建立
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的執行需要各個部門溝通、交流、對接,倘若執行過程不嚴格、銜接程序不暢通,就會導致企業的一些部門無法及時得到數據,進而影響企業決策規劃。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預算管理過程中缺乏監督,形成了預算管理的假象,在預算執行中出現不科學、不合理的情況,造成預算失控進而導致企業管理混亂的情況。
(五)中小企業預算管理分析不透徹,調節不及時
我國眾多中小企業對預算管理認識不足,在分析企業預算管理工作情況的時候,僅僅將預算數據與實際數據進行簡單對比,只看到數字表面的大小關系,而不注重分析數據所包含的深層次的意義,對于預算與實際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也毫不在意。同時,預算分析側重于財務部門的預算分析,缺乏其他部門的共同參與,缺乏對于原因的分析、改進措施的探討。當預算管理出現偏差,實際預算情況與預算方案不一致時,企業無法在合理的時間里結合實際情況改進、調節預算方案,影響了企業正常經營,造成管理混亂的局面。
(六)中小企業預算管理考評方法簡單,激勵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
預算管理不僅包括事前、事中,還包括事后預算。我國現今中小企業事后預算主要采取的是月末考核機制我國的中小企業事后預算主要是月末考評,就是預算期末對于各責任單位預算完成情況的分析評價。但是,我國的中小企業在事前、事中的預算執行情況存在問題,導致了部門預算和期末考核脫離,加之考核體系存在不規范、不科學等問題,考核結果并不能完全反應預算的執行情況,無法對下一個期間的預算指標的編制起指導性的作用。在執行事后預算管理時,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形勢,研究制定出具體的方法,例如激勵法。
三、結論與展望
加強中小企業的預算管理是增強中小企業市場應變能力的關鍵所在,是中小企業乘勢而上、發展壯大的必然途徑。只有將中小企業預算管理各項工作做好,才能有效確保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和決策目標的順利實現,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預算管理的科學規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中小企業的多方面的努力,要將預算管理目標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提高對預算管理的重視,要建立全員參與的預算管理組織結構、完善預算科學的預算管理體系,要豐富預算編制內容、做好預算編制工作,要加強預算管理過程中的監管、努力提高信息質量和數量,要加強預算管理分析、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功能,要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考核機制、充分發揮激勵作用,等等。雖然中小企業預算管理現在仍存在一些問題,但前景是廣闊的。只有堅持以預算管理為企業發展基石,制定科學規范的預算管理體系,才能提高企業效率、增強競爭力,早日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祥星,李舟,沈艷.全面預算管理要素框架及其基本目標.[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04).
[2]賀世強.論我國中小企業預算管理的實現途徑[J].中國商貿,2013,(20).
[3]劉玉梅.對中小企業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01).
[4]何雅萍.中小企業預算管理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13).
作者簡介:于穎倩(1991-),女,漢族,湖南永州人,長沙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