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斌
摘要:本文針對發電企業資金運營效率的策略,結合理論實踐,簡要闡述資金運營效率對發電企業發展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限制發電企業資金運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最后通過深入分析,得出提高資金運營效率是保證發電企業實現持續穩定發展關鍵的結論,希望對相關單位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發電企業;資金運營效率;重要性;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電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電企業作為維持供電持續穩定運行的主要參與者,其資金運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發電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因此,本文基于理論實踐,對提高發電企業資金運營效率的策略做了如下探究。
一、資金運營管理對發電企業的重要性
資金運營管理是發電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其最終的目的是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利用,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實現發電企業資金的充分流動
資金是維持發電企業持續穩定運行的關鍵,科學合理的資金管理不但可以保持發電企業保持良好的償債能力,而且可以有效防止企業發生破產,增加企業的籌資能力,促進發電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1]。
(二)有利于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
大量企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表明,提高企業資金運營效率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對持有成本,實現企業利潤的穩定增長。比如:A公司和B公司生產同樣的產品,每年的經營利潤同為500萬,A公司拿出利潤的300萬來擴大生產規模,而B公司擔心資金遇到風險,并沒有擴大經營規模,A公司在第二年的經營利潤增加到800萬,而B公司由于產量比較少,在搶占市場時不敵A公司,第二年的經營利潤僅為300萬,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不利于長久的發展。
二、限制發電企業資金運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長期投資缺乏戰略性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發電企業越來越重視長期資金投資和籌集的重要性,但我國對長期項目投資研究的起步比較晚,和諸如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在長期投資管理和控制方面,仍然沿用傳統較粗放的經營方式。導致資金投入和產出嚴重不成比例,產生的收益比較低。比如:某發電企業在2012年7月,投資了一個1000萬的長期項目,預期從預計從2015年開始,每年可以獲得300萬的回報,但由于缺乏理性的投資分析,以及科學合理的論證。在具體管理中,也沒有建立科學、規范、標準的內控管理體系,到2015年年底時,1000萬的投資金額,僅回報96萬,造成了大量資金浪費。
(二)資金回籠比較慢
通過對20家發電企業的應收賬款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其中應收賬款超過500萬的發電企業有3家,200萬~400萬的發電企業5家,60萬~150萬的發電企業6家,10萬~50萬的發電6家。從這幾組數據中可以看出,應收賬款難以及時回收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發電企業資金周轉的效率。主要原因是沒有對因信用政策、客戶信譽、結算、管理、金融工具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2]。也沒有制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應收賬款難以及時回收的問題。同時由于庫存原材料存量過大,產成品積壓嚴重,也是資金回籠過慢的原因之一。
(三)短期投資回報效率低
在2017年3月,北京市聯合周圍10個省市,對65家發電企業短期資金的運營進行全方位根據調查,15家發電企業對短期資金運營沒有做深層次的分析和控制。20家發電企業沒有及時制定資金運營政策和融資政策,30家發電企業短期投資管理比較混亂,大大降低了發電企業資金運營的效率和及時性。
三、提高發電企業資金運營效率的策略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資金運營計劃,實現資金的集中控制
發電企業要及時催收電費,確保每個月都有資金流入,并把此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確保各項資金都能及時到位。主要原因是發電企業每月終了與國家電網公司結算當月電力,計算收入,增加應收款項,次月末,國家電網公司支付本月電費,所支付電費中含15%左右的銀行承兌匯票,如電費1000萬元,國網公司支付現金8500萬元。就發電企業自身結構而言,資金運營的流入和流出涉及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因此,發電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必須制定盡量詳盡的資金運營管理計劃,通過科學合理的預算達到計劃的目標,并合理控制施工目標的過程[3]。在預算管理中必須靈敏的跟蹤裝置,及時反饋資金運營的實施結果,避免相關單位拖欠電費費,要提前做好功課,在與相關單位簽訂用電及時繳費合同時就制定預收款條款,以避免日后發生拖欠熱費的現象比如:在2014年某發電企業,在資金運營管理中引進了ERP軟件管理系統,把發電企業的經營業務和財務管理統一結合到一起管理,實現了業財一體化管理,并及時把企業資金運營情況反饋企業領導者,及時調整資金使用方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資金運營的效率,同時,通過應用ERP系統也可以有利于保證發電企業內部財務目標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實現最大化的經濟利潤。
(二)強化運營資金管理,注重平衡資金的平衡運營
發電企業的項目建設除上級總公司注入資本金以外,其他均為銀行借款。因此,資金需求一方面是企業的日常經營和大型基建項目資金支出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償還銀行借款。財務部門要積極爭取與多家銀行簽訂流動資金貸款,根據需要不斷變化長短貸借款比例,同時加大票據化結算力度。發電企業在次月初,支付燃料、職工薪酬、繳納稅費等成本,在資金不夠的情況下,發電企業向銀行申請法人透支借款(隨借隨還的,一般不跨月),待月末收到電費歸還銀行法人透支借款,增加財務費用的代價,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
發電企業運營資金非常龐大,且結構復雜,在資金運營過程中,要根據發電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各個運營環節資金的的占比,實現企業運營資金定額、科學、量化管理和經營,才能最大限度上提升資金運營效率,促進發電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同時,要根據發電企業經營管理中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以及企業的融合能力確定各個部門和科室貨幣資金的需求量,科學合理合理的壓降資金沉淀,降低經營風險。
(三)加大收入款項的回收,提高存貨周轉效率
解決發電企業資金回籠慢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各個項目收入款項的回收率,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加強企業來往款項的管理。比如:甲和乙發電企業每年的盈利金額皆為1000萬,其中甲發電企業200萬應收賬款沒有及時收回,乙發電企業150萬應收賬款沒有及時回收。甲發電企業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在第二年追回了所有的應收賬款,而乙發電企業仍然沒有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則甲發電企業第二年可用資金為1000萬,乙發電企業可用資金為850萬,那么甲發電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高于乙發電企業。因此,發電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從嚴控制預付款項發生,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金周轉效率,改善企業現金流量。并根據目前電力市場情況和本企業經營管理發展中實際設定存貨需求量,才能最大限度上提高存貨周轉率,降低流動資金的占比[4]。
(四)資金經營動態管理,保證及時支付和償還債務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發電企業必須認真做好運營資金全過程動態管理,并科學合理的編制資金運營計劃在,及時消除影響資金運營的消極因素。對發電企業的運營資金進行動態實時監控,把資金運營的效果和存在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并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職能,減少存貨虛報問題,以及應收賬款不真實的問題發生。同時,發電企業也要加強對折舊資金、盈余資金的管理,明確管理標準,及時利用折舊資金與盈余資金歸還帶息負債。嚴控生產經營環節新增流動帶息負債。流動負債余額須與流動資產保持動態關聯,保證及時支付、償還債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分析了提高發電企業資金運營效率的策略,得出如下結論:
(一)高效率的資金運營,是實現發電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同時對提高發電企業資金的利用率也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對提高資金運營效率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因此在具體應用管理中還出存在諸如:長期投資缺乏戰略性、資金回籠比較慢、短期投資回報效率低的問題。
(三)資金是維系企業生存重要環節,只有真正建立和完善營運資金管理的運行機制和信息網絡集中管理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才能促使營運資金的良性循環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本運營效能。
參考文獻:
[1]宋宇.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發電企業財務管理策略[J].中國市場,2016(48):71-72.
[2]李明.新形勢下火力發電企業如何做好資金管理[J].經濟師,2015(12):113-114.
[3]王美玲,張國盟.資金運營管理模式深入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3):296-298.
[4]周敏,杜傲男.探索電力企業一體化管控的成功路徑[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4(05):16-18.
(作者單位:國電江西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