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輝
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團體性合作學習模式,將其應用于初中美術教學中,能全面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實效性,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全面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文章對初中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初中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新課標要求:教師體會美術課程的意義和教學的多元價值,改變原有美術教學的專業化傾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那么,如何將合作學習運用于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呢?
一、初中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一)激發美術學習興趣
在初中美術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教育模式下,美術教學重視美術專業技能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審美過程的體驗和美術核心素養的培育,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要教學方式。由于沒有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教學內容的枯燥、教學方式的單一,導致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毫無興趣。基于此,若合理應用學生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合作中探索、合作中學習,強化學生過程體驗,注重學生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和自主性,一定能大大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二)提升美術核心素養
如何將美術知識與技能轉化為素養和能力是當前美術教育重要研究的重要內容。從當前的美術課堂教學來看,在缺乏合作學習應用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性不高,互動性較少,學生的主體角色沒有凸顯,嚴重影響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育。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在合作學習任務的驅動下,以探究的態度去完成學習,以交流、合作、分享、互動的方式去完成學習任務,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
(三)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合作學習作為以合作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美術教學中,除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作為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迫切需要強化團隊合作模式的探索,提升學生團隊意識和團隊能力。
二、初中美術教學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由于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模式理解不透徹,教師教學方法與學生合作學習沒有有機結合,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合作過程也沒有緊密圍繞教學主線開展,或沒有讓學生在合作中深入探究。
(二)合作分組不夠合理
合作學習分組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分組不合理。目前,常見的分組模式包括“前后桌”分組、“自由”分組、“學號”分組等,這些分組方式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個體差異,經常會出現某個小組學習能力特別強,某個小組學習能力特別弱的情況,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課堂秩序比較混亂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受身心特點的影響,貪玩、好動,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合作學習的意義了解不深刻,學習目的性也不夠強,在合作學習時,常常會把合作學習的寶貴時間變成交頭接耳的“自由活動”,很容易出現課堂秩序混亂的現象,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四)學習評價過于單一
評價作為教師對于學生學習行為的點評,其需要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認可和肯定,來對學生予以鼓勵,培養他們的合作學習自信心。但許多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評價時,只以學生最后的美術作品效果為標準,評價用語較為直白、死板,只有“對或錯”、“好或不好”,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學生得不到教師的認可,其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及學習效果等自然會有所下降。
三、初中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強化合作過程的探究
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充分利用合作學習模式,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和優勢,強化過程探究,豐富課堂內容,延伸課堂深度,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獲得“無限”的收獲。如:在學習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畫家筆下的色彩》時,筆者通過教材內容,使學生初步感知了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欣賞梵高的《向日葵》,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經過討論交流,學生認識到色彩對人的情感和視覺都會產生刺激,向日葵明亮的黃色,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領會了色相、純度、明度、冷暖對比、補色對比等色彩專業知識的概念和基本運用技法。接著,筆者組織小組成員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體驗色彩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小組成員大膽嘗試,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成功地突破了“運用色彩表達自己情感”這一教學難點。本課通過強化合作過程的探究,充分發揮了小組學習模式的優勢,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原本枯燥的色彩專業知識和基本技法,體會了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嘗試了運用不同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二)注重科學合理的分組
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分工不合理,很多合作無法進行,或影響合作效果。小組劃分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目的、學習心理特點、性格特點、性別特點等因素。每個小組民主選舉一名組織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擔任組長,協助老師統一協調小組的學習活動。這樣的分組有利于小組成員的優勢互補、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三)善用靈活巧妙的評價
新課標指出:美術課程學習評價的核心意義在于以學生發展為本,評價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學習的過程性,以評價促進學生知、情、意的全面發展。傳統初中美術教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教師通常采取語言上的評價,這種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長期發展下去學生便對美術學科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初中美術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既有面上的總體評價,又尊重學生的個性,結合學生實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既立足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又提升學生美術基本技能和審美能力。
(四)加強合作過程的管控
自主合作學習以小組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為主要特征。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營造一種民主、輕松、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然而,運用自主合作學習,如果使用和管理不當,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比如:課堂討論時,教師如果調控不力,可能會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學生爭論過多,浪費有限的學習時間。由于學習方法的原因,導致學生探索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出現探索活動偏離主題的現象,或因學生知識水平的限制,造成探索活動的“冷場”“卡殼”等。這就要求教師應加大對學習小組的管理和調控,保證合作學習按照老師給定的主題和內容順利進行。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把握合作過程的各個環節,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孟娟.初中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方式探討[J].中華少年,2015(17):166-167.
[2]高書平.合作學習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4(3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