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茵
摘 要:為了不斷適應新課標的深入改革,學校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德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道德修養的重要時期,由于小學生的年紀小,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再加上他們也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習氣影響,所以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尤其要注意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法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滲透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既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教學應該切合教學實際,尋找合適的載體,而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可以表達情感的學科,蘊含著較為豐富的思想內涵,將德育教學滲透進語文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1.促進社會發展的要求
德育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可以為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可以塑造學生的健康品格。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該堅持德育為主,注重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小就對學生加強德育,才能防止學生走上歧路,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社會。
2.滿足語文課程標準的需要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所以,作為基礎學科的小學語文必須要加強德育的滲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感,讓學生形成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的意識。并且語文作為一門蘊含豐富人文內涵的學科,對于弘揚優秀品德,提高文化素養具有先天優勢,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勢在必行。
3.德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相輔相成
小學語文教師肩負著重要的任務,不僅僅要教給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情感體驗能力,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而高尚的道德品質同時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加強德育同樣可以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1.在課文閱讀中滲透德育
在長春版語文教材中編選的課文都是一些文字優美、富含教育意義的課文。許多德育的內容都可以從課文中找出來,所以在進行德育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七子之歌—澳門》這篇課文時: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啊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這篇課文是由聞一多先生所作,表達了澳門渴望回歸到祖國母親懷抱的迫切愿望。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將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放在首要位置,通過讓學生有感情朗讀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五年級上冊《高尚的行為》一文中老師說的話:“你們肆無忌憚地欺負一個從不打擾你們的同學,嘲笑一個可憐巴巴的孩子,打了一個毫無自衛能力的弱者,你們的行為是最卑鄙無恥的,實在是玷污了‘人這個美麗而又神圣的字眼!一群膽小鬼!”通過讓學生朗讀這段含義深刻的話,可以讓學生明白不可以以大欺小、恃強凌弱,與人相處要和善,做一個具有高尚行為的人。
2.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受到德育
教師在進行德育時,要做到以理動人、以情感人。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濃厚的情感情境,在情境中滲透德育會事半功倍。對此,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語文課堂當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會使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細膩。比如在學習《延安,我把你追尋》這首現代詩的時候,這首詩的特點本來就是感情飽滿,節奏鮮明,在講授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配樂朗誦,同時也可以在網絡資源上尋找一些表現社會快速發展的對比圖片,為學生營造一個感情豐富的情境氛圍,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感受“延安精神”,讓學生理解“追尋延安”就是“追尋信念,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溫暖,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光明,追尋火紅的太陽”。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和運用好情感教育,讓學生始終處于情緒激昂的氛圍中,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在良好的心態中學習,激勵和發掘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理享受,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進而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3.在寫作過程中滲透德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會有許多的寫作練習,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教育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生活素材,從生活實際中發現蘊含美德的事件,并將這些事件運用到寫作當中去。通過積累素材,將這些素材運用到習作練習中去,贊揚真善美,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自己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意義,在習作練習中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
總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有助于將新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德、智、體、美、勞”德擺在第一位,就已經說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加強德育可以幫助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水平,完成新課程的教育目標。另外,面對現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資源良莠不齊,小學生的年齡還小,很難有足夠的自制力抵抗那些不良信息的誘惑,加強德育可以幫助小學生抵御不健康文化的沖擊。
參考文獻:
[1]田潤愛.如何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J].學友文摘,2013(7).
[2]曹秀清.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12(Z1).
編輯 郭小琴